>>> 2008年第3期


由“禁播令”引出的动画艺术想象力思考

作者:梁恩瑞




  【摘要】文章就在国产动画在广电总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禁播令”的保护下如何抓住契机迅速发展这一问题指出,提升国产动画的质量,重在如何提高想象力。
  【关键词】动画艺术;想象力;动画片创作
  
  近年来,动画片创作得到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业界前所未有的重视。2000年,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台引进动画片必须得到审批,必须有比例限制;2004年,广电总局下发文件要求,1/3以上的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要开办少儿频道,国产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数量不少于动画片总量的60%;与此同时,广电总局还建立了15个影视动画基地。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动画领域,导致2005年动画片生产量的飙升。2006年6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中规定自当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到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频道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自制的少儿节目。对于动画片而言,17时到20时是真正的黄金时段。此时禁播境外动画片,主要的目的是扶持国产动画产业。
  随着“禁播令”的加强,这不但给中国原创动画提供了“优待”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市场需求扩大的情况下,国产动画片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撑起整个黄金时段,若不能在机遇中博得更多的认可,那将导致广大受众更多的抗议。有人就担心“禁播令”让国产动画片源告急,片源紧将导致泥沙俱下,使那些以次充好的动画片充斥中国受众的眼球。
  据了解,2004年1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终票房只有30万元,不及前一年好莱坞动画《海底总动员》的4%;2006年8月推出的号称耗资1.3亿元、历时5年,被称为“中国动漫史诗”的中国首部电脑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但却遭遇势头强劲的《加菲猫2》,至今票房收入仅300万元,而后者则已超过3500万元。
  因此,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我们的动画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保障;创作手段上也不断地完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动画,不能象迪斯尼动画电影或日本动画电影那样,广泛地在世界上获得认同呢?究其根本,乃是中国动画缺乏想象力。
  
  一、缺少想象力是国产动画的致命伤
  
  动画片因其高度的假设性,成为能够给观众这种“审美想象”的重要的媒介之一。所以,在动画创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不管面对的是哪个年龄段的观众,提供“审美想象”,始终是动画片创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纵观中国动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物特别受到动画创作者的喜爱就是孙悟空。他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神话、小说中的人物。从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开始到中国动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大闹天宫》;从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人参果》、《金猴降妖》到2005年台湾宏广公司推出了《红孩儿大话火焰山》,这几部动画片都以他为主角。20世纪末的动画长片《宝莲灯》还请了孙悟空来助阵。近年来的52集电视动画系列片《西游记》,也是以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改编而成。我们在中国古典作品中,那神奇奔放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这个人物长时间的占据中国动画银幕?为什么我们总要改编古代的故事,是不是我们的想象力远远赶不上古代的创作?是不是我们的想象力正在走向枯竭?
  不可否认,传统题材和动画创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题材包括历史记载的史实、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乃至诗歌、成语、谚语等等,这些都为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灵感来源。但有关专家认为,国产动画的致命缺点就是想象力不够,限于“平铺直叙”过多,当《西游记》的故事被日本的《最游记》、《龙珠》等演绎的面目全非时,我们的《西游记》系列作品却仍停留在“忠实原著”的水平上。国产动画片剧本总体感觉缺乏灵性,单线结构,弹性跳动的调度太少,妙趣、意外、跳荡、愉悦不足。
  虽然通过多方的努力,国产动画拥有强大的绘画与制作力量。我们的动画制作技术,越来越高明;设计出来的场景也越来越优美;角色的性格特征也越来越立体;情节的设置也越来越变化多端……但创意和故事大都是国外的,而中国动漫企业绝大多数在为外企做后期加工,做低端制作。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技术从来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创意贫乏,再好的技术和再多的喋喋不休也是枉然。日本动画虽然仍用着传统的手绘2D技术制作动画,因为其作品内潜藏的东方人文气息和细腻丰富的想象力,倒反过头去征服了美国的观众。因此,在原创编剧上,想象力不足成为中国动画的瓶颈。
  
  二、动画想象力的三重含义
  
  人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你运用你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你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想象力的伟大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动画的想象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超现实动画形象的具体构想,比如比如《千与千寻》中全身是手的锅炉爷爷,以及汤婆婆、无面人;《幽灵公主》中的麒麟神;《怪物史莱克》中的绿色怪物“史莱克”等形象;二是设计并表现动画形象的超现实行为和动作,比如孙悟空亦人亦猴、泰山亦人亦猩,史瑞克亦人亦怪;斑比是拟人化的鹿;玉皇大帝是人化的神;白骨精是人化的魔鬼;胡迪和巴斯光年是拟人化的玩具……它们具有两面性格,即人性和各不相同的兽行、神性、怪性、物性等存,这就决定了它们行为动作的共性和个性。具有共性即人性的行为逻辑,才能被观众所理解,具有不同的个性恰恰是各个动画形象的个性化特征;三是营造超现实的环境,比如这魔鬼的生活环境和细节等都是根据魔鬼世界的物理法则、道德规范、生活逻辑等等状况。使超现实的动画形象及其行为动作生活在超现实的环境里,构成形象、情节、环境三要素在超现实的形态中达到整体吻合。如《大闹天宫》在孙悟空出场时,小猴子用叉把水帘洞的瀑布像挑布帘一样卷了起来;《虫虫特工队》蚂蚁菲利坐上了蒲公英的种子当飞行工具“飞艇”;《虫虫特工队》中昆虫马戏团跳蚤团长用两只蜈蚣来给马车架辕;《千与千寻》中汤婆婆施展魔法可以把千寻的名字抠掉,只剩下“千”等等,这样,所塑造的角色就会在其特定时空中“活”起来。
  
  三、动画想象力的培养
  
  注重个体想象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已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一些学校的教育往往更多地强调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启发和创造性潜质的开发,这对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是不利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其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能力作为基本的思维能力对于个体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校教师必须结合所授课程的特征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在高校动画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画想象力?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一)引导学生的艺术个性
  想象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又超越其上。动画创作过程是动画家对客观世界里的生存状态、行为规范、生活细节等人类生活状况的归纳、概括、组合、变形等。这些方式都明显的体现着自己的主观意图,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正因为如此,动画既是超现实的,又是主观表现的。动画家对生活独特的思考就体现出动画家的艺术个性。我们从许多艺术作品中,能够看到艺术家的这种“个性”。这种个性,在宫崎骏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爱与和平的向往;在大友克洋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机械的迷恋,对未来的神往和质疑;在押井守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对网络的深思,及直达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的质问;在今敏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梦魇无止境的追寻,对情和爱归宿的探索。中国一直缺乏动画片“大师”级的人物,早期的动画导演如特伟、王书忱等所探索的“民族化”,更多的是在“民族化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而缺乏“民族化的精神”的挖掘。
  (二)培养奇妙的观察能力
  储存在动画家头脑中的许许多多意象必须在想像的激发之下才能组合成为动画作品中新的形象、动作、情节、结构以及背景、环境等,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艺术整体。动画家要用一种不同于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沃尔特·迪斯尼就是在对平凡老鼠的观察中创作了举世睹目的“米老鼠”形象。
  (三)营造创新环境
  动画院校是培养动画人才的重要场所。如果现在的动画创作者,在填鸭式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在受限制的环境下创作,那么,对于动画作者想象力的挖掘和培养,似乎不容乐观。因而,动画院校必须提供较为自由开放的创作环境,鼓励培养人才自身对动画艺术的认知感受和个性表现,避免“大一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动画创作型人才辈出,中国动画腾飞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佟婷.动画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
  [2]许航.展开想象的chipan翅膀——谈国产动画想象力的缺失[J].中国动画,2006,(7).
  
  【作者简介】梁恩瑞(1980-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