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湘西苗族鼓舞的内涵与价值

作者:丁 洁 吴修林 高 妍




  【摘要】文章以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与发展为切入点,从湘西苗族鼓舞的内容、节奏、步伐和着装等方面研究了湘西苗族鼓舞的内涵,探讨了湘西苗族鼓舞反应于历史、民族、艺术、外交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湘西苗族鼓舞;舞蹈艺术;内涵;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在湘西,苗族鼓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利作用。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与发展
  
  有关苗族鼓舞的传说在苗区有很多,但“艺术来源于生活”,由于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荒山峡谷之间,山高人稀,过着原始农耕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生活滞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斗争中,人们为调节劳逸,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创造出“苗族鼓舞”艺术。它完全是人们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产物,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苗族鼓舞中,有很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反映生产生活和巫俗祭祀动作的,如犁地耕田、播种插秧、挖园种菜、收割打谷、美女梳妆、绣花数纱、纶麻织锦等。有些鼓舞动作则是从摹拟动物的动态与神态创作而来,如大鹏展翅、公鸡啄米、黄牛摆尾、猴子摘桃、抓痒挠腮等动作。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打四方”、“懒姑挑水”、“雪花盖顶”等。这些舞蹈动作都较好地保留了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动态,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劳作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从苗族鼓舞的起源可以发现其发生、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当中。苗族鼓舞祭祖活动中的“牯脏节”,“牯脏节”又称“吃牯脏”,该活动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反映出吃牯脏、杀牛祭鼓、鼓社祭等内容,其中有鼓舞活动和民间舞。苗族的这种祭祖活动,反映了苗族人民来年寄望于祖先消灾灭病、生活安康、家道兴旺的这种心理。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内涵
  
  湘西苗鼓演奏最突出的形式为打鼓和打边,这是其他民族鼓乐所没有的表演方式。打鼓和打边是鼓点和鼓边相互配合的演奏方法,一人打鼓,一人打边,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在打鼓面时,在鼓点节奏中可以找到其基本规律,鼓点的基本节奏型有“一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七点鼓”、“九点鼓”、“十一点鼓”及“六槌”,所有苗族鼓乐基本演奏形式就是这样。苗族鼓点有时会有些变化,但其节奏大部分还是属于其基本节奏型。打边是一种固定节奏,起着指挥鼓乐的作用,打边分为单打和双打,它能渲染整个鼓乐的情绪和气氛。湘西苗鼓技法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体载形式而言,它有单人鼓舞、双人花鼓舞、四人跳鼓、团圆鼓舞。就击鼓槌法而言,可分为握槌、卡槌、抓槌、松槌等多种击法,在与舞蹈动作的配合中,苗鼓具有规范的套路,它能模仿猴、鸡、雀展翅等动作,体现了苗族鼓乐的表演性和叙事性。
  (一)鼓舞的内容
  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生产劳动动作如犁田、挖土、种地、插秧、挑谷、晒谷、挑煤、扯炉、送粮、上山、下山等;生活习俗动作如打粑粑、梳头、挑花、织布、纺织、推磨、洗菜、淘米、煮饭、洗衣等;武功拳术动作如雪花盖顶、舞挡、背箭、拳术等;动物动作如猴子上树、猴子打包谷、抓痒、猫儿洗脸、抖痒、狮子滚绣球等。如表演《踩鼓舞》中的“调年鼓舞”时,双手左右自然摆动,做纺线、耕地等动作;“花鼓舞”表演动作有美女梳头、照镜、穿衣整容、铺床理被、包头、洗脸、刷牙漱口、烧菜煮饭、鸡娘啄米、清洁扫除、摘花、戴花、左右插花、挖耳、扯须、爆竹、狮子流球、打粑粑等。苗族鼓舞的内容十分丰富,从这些动作我们可以看出,有反映民族精神和激励斗志的、有反映人民勤劳勇敢富于理想的、有反映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同心的。湘西苗族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也是通过鼓舞形式表现出来,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苗区社会生活画卷,成为文本化的苗族史诗极好佐证。
  (二)鼓舞的节奏
  在湘西苗族中鼓舞的节奏各地不同。如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一拍,打到高涨时,敲边鼓也随之加快。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节奏极为复杂,敲边左手节奏为2/4拍,右手则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右手第二拍,左手停,右手打第三拍与左手打第二拍同时进行。这种千变万化的节奏主要用于鼓舞表演中的拳术动作。因动作复杂,会打这种鼓舞的人不多。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爆。
  (三)鼓舞的基本步伐
  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3.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四)表演鼓舞的着装
  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衣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幅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演会,更是一道五、鼓舞的传承价值。
  
  三、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历史久远,对于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产、爱情、民俗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湘西苗族虽然长期生活在一种刀耕火种、自主自立的氏族部落状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时有发生。特别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十六年之久,明朝廷调集京城及四省十余万兵力的征剿就有数次,像明朝始建的湘西南方长城就是直接镇压、限制苗族的历史见证。苗族人民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朝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去形成强大的战斗集体,才能使他们这个民族生存下来,在这样的民族力量的凝结过程中,在民族的生死关头,苗鼓和号角一样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鼓舞作用,它能够穿山越岭、唤醒那沉睡于深山壑谷的古老苗寨,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