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浅谈南京传统春节习俗

作者:潘彬彬




  【摘要】南京的春节习俗自六朝以来逐渐形成崇祥和、重礼仪、讲实在、避浮华的文化特征,多姿多彩,仪态万千。
   【关键词】春节习俗;文化特征;送年礼;贴春联
  
  节日习俗是一轴历史画卷,多姿多彩,仪态万千。南京人过节有自己的时尚,吃、穿、用、娱都有一套规矩,自六朝以来逐渐形成了崇祥和、重礼仪、讲实在、避浮华的纯厚民风。一年诸多节令中的春节,被人们视为最隆重的节日。放爆竹、贴“福”字、贴门神、贴春联、拜年、送年礼等年俗,展现了过去南京人春节民俗的丰富多样、各具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俗这种在一定社会氛围下传承的行为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变和发展,但是南京的春节民俗始终体现出上述民风的文化特征,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旧时南京的一些年俗:
  
  一、崇尚祥和
  
  中国人的年俗源远流长。上自宫廷显贵,下至寻常百姓,家家要过年,人人要过年。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其热闹气氛从繁华城镇弥漫到乡村僻野。
  在谈年俗之前,我想先对“春节”作一解释。今天说的“春节”,俗称“过年”,旧称“元旦”,时间为阴历正月初一。古代的“元”意为始,“旦,日之出者”,“元旦”就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早晨。一年的第一天,起初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才逐渐确定下来。夏代以孟春之月(即现在阴历的正月)为岁首;商代以季冬之月(即现在阴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仲冬之月(即现在阴历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孟冬之月(即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经验越来越丰富,侍郎邓平、方士唐都等人编造了《太初历》(见《汉书·律历志》),确定了夏历正月(即阴历正月)为岁首,随后在一些古籍中才开始有了关于年俗的记载。
  数千年来,我国虽然多次改革历法,但一直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前后,所以就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至于年俗中的“年”的解释,中国人起初把它叫作“稔”,以寓谷禾丰稔之意。《吕氏春秋·季冬纪》上把“年”说成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传说古代有个叫“夕”的恶鬼,每隔360天就出来伤害人畜,人们又叫它“岁”。一位名叫年的人摸清了夕怕红、怕激烈响声的弱点,便发动民众在这恶鬼来临前夕,各自在门前挂上红色桃符,并燃烧青竹,使之发出“噼啪”的爆裂响声,以此来满足驱邪辟恶、祈求平安的心理追求。
  爆竹在唐代主要是以燃竹发出响声。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使用,爆竹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以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引线,点燃引起火药爆炸的现代爆竹。因其响声如炮,也称“炮仗”。南宋时出现了以麻茎将炮仗编索成串,称“鞭炮”。人们认为新燃放鞭炮,既可以驱邪辟恶,又是来年生活兴旺、蒸蒸日上的象征,还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因此宋代以后,爆竹广泛流行,全国各地均有专门生产爆竹的作坊,形成燃放爆竹的习俗。
  过去不论是南京市区还是乡村,人们习惯于午夜饭前放一通爆竹,俗称“闭门炮仗”,然后关上大门,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坐在一起,饮酒谈笑,辞岁迎年。到了岁更的子时,更是鞭炮大作,满天震响,人们以猛烈的爆裂声代替自己对春天和对新年与幸福的呼唤。新年伊始,首次开门往往又是燃放一通爆竹,叫做“开门炮仗”,让炸碎的鞭炮纸屑覆盖自家的门前,称作“满地金钱”。爆竹不仅早已成为新年节物,而且在店铺开张、乔迁、新居、寿诞庆贺、迎娶新人等喜庆之时,也是长见燃放。近年随着南京等大中城市烟花爆竹的有限解禁,又给春节增加了喜庆的色彩和浓浓的年味。
  说起门神,大家并不陌生。旧时岁未,人们都将旧的门神画像揭下,在门上张贴新的门神,以此驱邪避恶、祈福纳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收藏了两张传统的门神画像。画中二人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武将——秦琼和尉迟恭。他们足蹬虎头靴,身穿大叶锁子连环甲,手持兵刃,怒目圆睁,威风八面,相传有万夫莫当之勇。二人作为门神已被后人崇拜了近千年。
  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多元的,同时又具有神秘性和复杂性。秦琼和尉迟恭虽是民众公认的门神,但并不是门神中的惟一。古人认为:门神与家宅中的各类门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旧时南京农村地区的人家都会在进出的各道门上张贴不同的门神画像。如家宅大门上贴的是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后门贴的画是玄坛,取赵公明形象,黑脸手执钢鞭或画戟;房门(即卧室门)则会贴“麒麟送子”和“和合二仙”……这些文化现象都是主人幸福追求和吉祥愿望的反映。人们在大门处张贴武将画像是为了求得家宅平安;赵公明为武财神,民间传说他可使主人公诉冤抑,买卖求财,万事如意;房门上的“和合二仙”、“麒麟送子”则寄寓了主人家平安幸福、夫妇相谐和早得贵子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正月初一的早上,南京人必饮屠苏酒。王安石曾在《元日》一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屠苏究竟为何物?《通雅》上说“大叶似蒿者”,可以解释为草药名。《金陵岁时记》中记载着屠苏酒方。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它。人们饮此酒有个习惯,就是要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金陵岁时记》)。年少者先饮,年长者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此俗始于南朝,至清末民初渐废。从上述几个习俗中我们不难看出南京的春节民俗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崇尚祥和是其首要的文化特征。
  
  二、重视礼仪
  
  春节前夕贴“福”字、贴春联几乎是每个家庭必做的事情。老南京人讲究见红有庆。大年初一清早一睁眼不作兴看到一处露“白”——指没有贴上红纸的门窗或什物。红纸上一般写着对新年的期盼祝颂之词。人们写得最多的当然是斗方“福”字,任何物品如果讲不出具体的期盼祝颂,就贴上个或大或小的“福”字。
  “福”就是生活幸福,俗话说的“福运”、“福气”。自古及今,国人对“福”的追求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民间广为流传的“福星”更是奉为神明,敬祀有加。旧时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乏种种求福礼俗。如民间戏班子开场必演“天官赐福”戏。妇女行礼要屈膝弯腰,双手按住右腹,口称“万福”。亲友分别要恭手相送,祝其“一路福星”。生活中称人有“福相”、“福气”是对人很好的赞颂。颇有趣味的是,逢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大门、房门上贴起倒立“福”字,意为“福到门庭”。由此可见,南京人是通过一系列的礼仪规范来实现“福”的文化内涵。
  南京城中民居的大门上很少贴门神,大都是贴春联。其中的联语是多种多样:商家多讲财源、生意,居家则多为礼仪、诗书。家里各道门的联语变化不多,房门上多用“喜见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笋”;厨房门上常见的是“一人巧做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
  最能渲染节日气氛的还是镂空的门笺,它一般是由书本大小的红纸片,刀刻出的花纹、图画,以及“四季平安”、“招财进宝”等吉祥语所组成。每道门楣上贴五张,随着人进人出,飘荡起伏,显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按照旧制如果家中有亲人去世的,要守孝三年,这是连头连尾算的。故在春节时,家中的春联、门笺等不能用红色,要用黄色或淡绿色。门上的春联大多为“思亲一世,守孝三年”。第二个春节,则用梅红色,预示守孝期届满了,春联大多为“天下皆春色,我户独素风”,以后则照旧用红色。这样做主要是思念亲人守孝道之故,同时也告诉亲友,重孝在身,多有不便,诸事望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