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探究

作者:程 燕




  【摘要】西和县的“乞巧”活动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神奇的历史文化为这里形成了富足的现代旅游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乞巧节;保护发展;乞巧文化;文化之乡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粱。”古人仰望浩瀚星空展开美好的联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七夕”牛郎与织女的鹊桥相会便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传说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把农历七月七日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同时,民间还有在七月七向天上的神灵乞求幸福、讨要智慧的传统,被称之为“乞巧”,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古老民俗,其中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乞巧节风俗保存最为典型。西和乞巧是流传在甘肃西和县漾水河流域的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和劳动技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当地都要举行上万人参与的乞巧活动,时间长达七天八夜。由于参与者全部是女性,并以成年未婚女性为主,因而这一流传至今的乞巧活动,又被称为“女儿节”或“女节”。
  西和县的“乞巧节”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2007年3月4日,西和县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以促进当地抢救、保护和传承如此完整的乞巧文化。
  本文意在与大家一起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乞巧风俗在西和县可以久传不衰,成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二是西和县乞巧活动的各种仪式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希望唤起大家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与关注,共同探索一条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存的发展之路。
  
  一、乞巧风俗盛行于西和县的原因探究
  
  乞巧节的风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全国各地都曾有流传。明朝学者朱曰藩就曾撰文记载了滇南少女乞巧时的情景,可见乞巧风俗在当时已遍布全国,风靡一时。但如今,大多数地区这一节日风俗已经淡化,有的也只是在七夕之夜有一些简单的祭拜与乞巧活动。但西和县的这一传统风俗则不然,它的活动从古代传承至今,如此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遗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所著《汉水以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中说:“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的。因系氏族的始祖,又有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故成为名星(织女星)。”又说,“先秦之时,称银河为‘汉’、‘云汉’、‘天汉’乃源于秦人关于织女的传说。”据此该文又说:“西、礼两县(仇池地区)隆重的七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 西和县地处甘陕交界,是古代秦文化的核心地带。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乞巧风俗在甘肃西和县得以源远流长、久传不衰。
  另外,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具有连贯的历史传承关系。乾隆三十九年的《西和县志·岁时纪》中说:“七月七日,夕,人家室女陈瓜果,拜献织女星以乞巧。”民国三十六年的《重修西和县志·民族卷》中说:“七月七日,儿女设香案,陈瓜果,拜织女星以祈(乞)巧,是夕于灯下折豆芽置水碗中,察影卜巧拙。”这些历史典籍所记载的仪式与今天的乞巧基本类似,由此可见乞巧风俗在西和县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势发展传承,使之能够流传至今。
  一种风俗,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又以一定的形势稳定发展,在未受强烈外源文化影响时,是有可能久传不衰,并维持原有特征的。西和县的乞巧节正是符合了这样的一些规律,在全国范围内乞巧风俗濒于消亡的大环境下,却以如此完整的原貌保留了下来,使其成为了中国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二、西和县乞巧节的过程与特点
  
  西和县的乞巧活动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通过一系列的复杂有序的仪式和活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颇具古风的民俗风情画卷。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乞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于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业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红、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
  乞巧前的准备即坐巧,包括巧点的选定、费用的筹集、歌舞的排练、生巧芽、制作纸偶作为巧娘娘像。这里的巧娘娘就是指织女,传统习俗中人们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如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等,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抒”,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坐巧一般从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开始。
  乞巧活动的第一个隆重仪式是迎巧。农历七月一日前夜,参与乞巧的姑娘们盛装列队,来到村外路口或河边对着巧娘娘像祭祀、跪拜,迎接巧娘娘下凡,然后边走边唱,将巧娘娘请往坐巧处供奉。然后进行祭巧,给迎来的巧娘娘摆上巧果、巧芽,按传统仪式点蜡、焚香、鸣炮竹、跪拜,祭巧是乞巧活动期间每天要首先进行的仪式。邻近的乞巧队伍之间还会开展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拜巧从初二一直持续到初六。这时姑娘们穿戴一新、排列成队到邻村的乞巧点拜访,不同乞巧点的姑娘们坐在一起互称姐妹,问长问短。拜巧一方的姑娘们还要表演节目,主要是舞蹈和唱歌。这样的拜巧方式不但有观摩、交流、促进乞巧的作用,还为邻村、邻街的姑娘搭建了增进友谊的平台,又为未婚青年寻找配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娱巧是最基本的乞巧活动形式,乞巧的姑娘们每天昼夜齐集乞巧点,在巧娘娘像前唱巧歌、跳巧舞,来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现才艺。其中跳麻姐姐最为奇妙,“跳麻姐姐”,是请麻姑附体祈祷问事的活动,现在这样的活动已不多见了。七月初七是乞巧活动的高潮,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卜巧,姑娘们早上到村边或村外的泉边或河边迎水(汲水),这时的姑娘们特别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生怕比不上其他乞巧点的姑娘,在观众的品头论足中处于下风。在晚上九点钟左右将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早上迎来的水中的投影图案卜问自己的巧拙、祸福。当天深夜要送巧,姑娘们将端午节挽在手腕上的红头绳解下(在西和县这红头绳被称为手革半),再一条一条的接起来像一座长桥,即手革半搭桥。然后送巧娘娘出门,人们手捧香蜡缓行至河边,列队跪拜,在送巧歌声中点燃巧娘娘的像,依依不舍的送巧娘娘上天。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就在这种伤感的氛围中结束了。
  西和县的乞巧民俗被誉为中国乞巧风俗的活化石。许多特征性仪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里概括出几点:
  第一,巧歌。汉民族并不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绝少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的歌舞才艺。然而在西和县乞巧节期间,几乎所有的仪式活动均载歌载舞,而且多为集体的合唱。譬如,在迎巧时乞巧的姑娘们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迎巧歌》: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再譬如祭巧时,大家齐唱《转饭歌》:
  大姐娃转饭把香插,二姐娃转饭点黄蜡。
  三姐娃转饭三作揖,四姐娃转饭烧表纸。
  五姐娃转饭点心甜,六姐娃转饭仙桃圆。
  …………
  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她们所唱的曲调,主要有两句调、三句调和数板调三种。两句调和三句调比较自由、流畅,不管歌词有多长,总是两句或三句为一节,最后用“巧娘娘,驾云来,(此三字或作“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这个副歌作为结束。只有在唱“送巧歌”时,其副歌的词才变为“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数板调则是按照唱巧时双脚跳跃的节拍,像说快板一样,将歌词逐步加快地说唱出来,气氛热烈、欢快。在“泼又泼”、“跳麻姐姐”等活动中都用数板调来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