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论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

作者:李木新




  【摘要】路遥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喜爱,这与他作品中流露出的强烈平民意识有关。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一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二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挚爱;三是对平民美好情感的挖掘和赞美。
  【关键词】路遥小说;平民意识;社会底层
  
  路遥是“文革”之后登上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一生共创作了17篇(部)小说,获得过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和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纵观路遥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路遥是文坛上艰难跋涉最后获得成功的作家。他的创作与当代多数作家不一样,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和质朴、凝重、深厚的创作风格。
  路遥在与评论家阎纲的通信中曾说自己“是一个血统的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在农村长大的,又从那里出来,先到小城市,然后又到大城市参加工作。农村可以说是基本熟悉的,城市我正在努力熟悉着。相比而言,我最熟悉的却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我较熟悉身上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我本人就属于这样的人。”因此,路遥的小说都取材于“城乡交叉地带”,且作者把自己的真挚感情、人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置身其中,也把读者带了进去,使读者进入他的小说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欢乐,一起流泪,一起感受人间的种种酸甜苦辣。在文学受到商品经济的侵袭,逐渐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和阅读视野的今天,路遥的作品仍然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为何有这么大的感染力?这源于他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平民意识。
  按词汇学的一般解释,“平民泛指普通的人民(区别于贵族或特权阶级)”。[1]本文所说的“平民”是指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平民意识”则是与特权意识相对立的普通劳动人民的意识。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社会由阶级化而阶层化”,“对于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育着,阶级正日益加快地划分为阶层”。[2]在已分化的社会各阶层中,平民阶层,作为中国当代社会为数最多的群体,正日趋庞大与成熟,他们的生活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文学创作中,具有平民意识的作者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反映广大平民阶层的种种境遇、艰辛坎坷、欢乐忧愁,为他们代言,为他们请命,体现出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同情。而路遥是自觉站在平民立场的一员,他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上曾经说过:“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3]他强调“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在创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使作品流露出强烈的平民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
  
  真正的小说关心的是人,叙写的是人在某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里的人生遭遇和内心体验,小说家的写作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意味的情节事象和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向读者提供人生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对读者的人格成长和道德生活发生积极的影响。路遥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他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密切地关注他们的生存境况和内心感受。他说:“作为血统的农民的儿子,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到达彼岸后的大欢乐。” [4]在路遥看来,“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 [5]于是,他就选择叙述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们的生活故事,尤其偏重于叙述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生活,叙述他们如何经历坎坷、战胜挫折、超越苦难,获得对人生真谛和生活意义的体验和顿悟,从而在健康的道德原则和生活哲学的引导下,开始新的平凡而积极的生活。路遥的小说表现最多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小说“创造服务于现实人生的活文学”,“小说的现实魅力就在于服务人生和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统一。” [6]《在困难的日子里》着力描写农村青年马建强靠“百家姓粮”才能到城里读书的辛酸经历,通过他的遭遇、他的感受,使我们了解到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劳动者们在物质上、精神上所经受的巨大痛苦,看到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我们国家和民族在艰难曲折中行进的历程,透视了我们的人民尤其是生长在农村底层的人们虽经劫波却终究不会沉沦的内在力量。《人生》则通过描写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的爱情故事,展示现实生活中富于诗意的美好内容,同时也尖锐地揭露了生活中的丑恶和庸俗,强烈体现出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上所面临的矛盾和痛苦心理,提出农村青年应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作品中作者用极其深沉斑驳的文笔,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是一幅当代农村生活全景式的图画,是对十年浩劫历史生活的总体反思。作品中展示了大量的生活细节,所有这一幅幅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都与时代风云的展示相互交织,而在事件与人物之间,作者更着力表现新旧交替时期农民特有的文化心态,试图探寻中国当代农民的历史和未来,给人以启迪。
  路遥出生在贫瘠穷苦的陕北,长期处于弱势,但他从不甘心永远屈居弱者的地位。在理想的烛照下,经过灵魂的发酵和知识的浸染,路遥所经受的全部苦难,升华为一种苦难意识,并决定着他的思维和创作。因此,路遥在进行理想追求的同时,强烈地表达着对弱者的理解和同情。
  在路遥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艰难奋争却难以改变自身的命运的弱者形象。高加林、刘巧珍(《人生》),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孙兰花(《平凡的世界》),马建强(《在困难的日子里》),郑小芳(《你怎么也想不到》)等,莫不如此。
  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新时期处于人生岔道口的农村知识青年中的典型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备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有抱负,有理想,才华横溢,他不甘于一辈子做个农民,一心想着进城,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并为自己的理想艰苦地付出着劳动和心智。但由于缺乏对自身弱点的合理认识,致使他的行为有利己主义的不良倾向,为了脱离农村到城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比起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的形象显得成熟多了。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但没有高加林的好高骛远。他们做人稳健,在事业前途上不像高加林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自己的事业,改变自己的环境,且尊老爱幼,对父辈们的生活有充分的理解。孙少安成为农村改革的先锋,不仅自己先富了起来,而且帮助乡亲们解决了不少经济困难,并捐资建校。孙少平能在生活的磨难中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在孙少平看来,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不“低贱”,苦难的生活并不可怕。他甚至认为,人只有经历苦难才能领享“生活之蜜”:“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7]因此,孙少平能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这些不断奋斗在人生道路上的青年,路遥常常给他们以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只要是青年……在他们最初选择生活道路的时候,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我永远怀着巨大的同情心关注他们的命运;即使我为他们的某种过失而痛心的时候,也常常抱有一种兄长般的宽容的态度。”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