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佛山狮头的源流、扎作与文化内涵

作者:吴利平




  【摘要】佛山狮头是广东醒狮的重要道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探讨它的发展轨迹、独特扎作技艺和文化内涵,对认识岭南及佛山地区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佛山狮头;源流;扎作;文化内涵
  
  佛山狮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使一直藏在名声显赫的广东醒狮后面的佛山狮头这项“传统美术”走到了人们的面前,使许多只知“广东醒狮”不知何为“佛山狮头”的人们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它、欣赏它的机会。佛山狮头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醒狮的重要道具,伴随着醒狮在佛山的兴起与发展,佛山狮头的扎作技艺也日益精湛。几百年来,两者相得益彰,使醒狮这一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点的民俗活动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名扬四海。
  
  一、佛山狮头起源的社会经济背景
  
  佛山是醒狮的发源地,也是佛山狮头制作的发祥地。明中叶以后,佛山在冶铸业发展的带动下,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一个繁荣的工商业城镇,手工艺、民间工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分工越来越细。其中丝绸业、纸品业、颜料业、竹木制品业的发达,使狮头扎作有了品质优良、种类繁多的材料来源。佛山狮头属民间工艺中的彩扎,佛山彩扎工艺源远流长,宋代就有了彩扎业,明代佛山秋色、彩灯等彩扎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兴盛,这就为狮头扎作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生产经验。
  广东醒狮最早出现于明代初年的佛山,由于它驱邪纳福的寓意,喜庆热闹的形式很快为人们喜欢,并广为流传。到清代前期,醒狮已成为佛山及周边地区深受民众喜爱、非常普及的一项大众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岁时年节、喜庆典礼,人们必舞狮助兴。从事舞狮的狮队主要是各武馆的狮会,当时佛山人尚武,武馆林立,而绝大部分武馆都有狮会,著名的有蔡李佛派张鸿胜武馆、少林派陈安的悦安堂武馆、詠春派的陈汝棉武馆等,还有兴义堂所属的武馆设有狮会的有会义堂、群义堂、聚义堂、英义堂、勇义堂、通义堂等,属于悦安社的社字派武馆有狮会的有效贤社、远联社、乐林社、智信社、全志社、螺涌社等,小小佛山镇就有狮会数十家。由此可见,当时佛山镇及周边村落墟集对狮头的需要量多么大,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极大地促进了佛山狮头业的发展。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五斗司光绪三十三年呈报工商部实业品汇册载:“狮头行制品精良,省垣及外洋均来定购,多在石路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佛山狮头扎作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有了自己的行会,产品制作精良,不仅畅销省内还远销到了海外。当时佛山有许多有名的狮头扎作店铺,如纪岗街的“黎祥兴”、“麦荣记”,水巷口的“黎祥泰”、“德泰祥”,福贤路的“黎祥新”、“忠诚泰”等老字号。到清末、民国时期,佛山成为全省甚至可以辐射海外的狮头扎作中心。
  
  二、佛山狮头的扎作工艺及其特点
  
  佛山狮头的扎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主要分为扎作、扑纸、写色和装配四道工序,但四道工序分解下来有1300多个步骤。
  扎作,用细细的竹篾扎出生动且结实的狮头型,用铁丝固定好每一个接头。造型要达到狮头饱满、线条流畅、口阔带笑、眼大明亮且能转动、杏鼻、明牙震齿的要求。这是狮头扎作中最难、最重要的一步,难在于它没有标准的数据来执行,而是全要靠师傅凭经验来掌握尺寸比例,而且一旦扎成,狮头就基本定型,后面的工序无法弥补其不足。扎作狮头的竹篾一般用清远竹,次一点广宁竹,清远的竹子带黄,非常柔韧结实,狮头要能承受十倍于自身的重量而不变形。
  扑纸,就是在竹篾扎好的骨架上扑上纱纸、纱绸等。一般一只大狮头要扑六层纱纸,这样才能使狮头坚固耐用,在舞狮过程中随着舞狮者展转腾挪上下飞跃而不易损坏。现在新流行的新式狮头则相对简单一些,扑两层纸后夹布,然后再扑一层纱纸就可以了。要做到狮头表面平滑、线条圆润匀称,就对“扑”的技艺要求很高。新式狮头除了纱布以外,还运用了很多新材料,如镭射膜、反光珠纱荧光纸等,丰富了狮头的色彩。
  写色,老式狮头是在白纱纸上色,颜色多是鲜艳明亮的红、黄、绿、黑等色彩对比强烈。狮头装饰侧重喜庆的图案,强调吉祥如意的主题,一般除了主题色彩外,衬以圆点纹、火焰纹、螺旋纹、如意纹、草尾纹等传统的吉祥纹饰。由于佛山狮头造型与戏剧的脸谱艺术相结合,所以对彩色更加讲究。颜色的不同可以表现不同的性格,所谓五彩刘备面、红狮关公面和黑狮张飞面等,色彩各异,性格各异。所以老艺人们都会说,狮头最后完成,有没有神采就要靠写色表现的。由于写色的色彩要自己搭配把握,手工绘制,能不能写出醒目的色彩也是很考验师傅的水平的。
  装配,扎作狮头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狮头上粘贴装饰品。佛山狮头十分讲究装饰效果,狮额、狮角、狮鼻、眼盖等地方要装饰上各色绒毛,马尾鬃毛装饰在上下睫毛、眉毛、胡须等处,狮额正中装明镜一块,还有许多小金属片、绒球、小铜镜等等要粘贴在各处,所以装配也是一道细致繁杂的工作。
  经过以上四道工序,狮头基本完工。佛山狮头扎作技艺几百年来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但到现在为止仍是一项纯手工活,对工人的技艺和经验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而又效率相对低,所以它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一件令人乐观的事。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佛山狮头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这必然对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佛山狮头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将戏剧脸谱及其人物性格应用到了扎制技术中,一般都是以狮头的图案设计加以分别,比如额头、面颊(腮)、舌头、胡须着色和图案不同,衬托一些如意纹、草尾纹等吉祥纹饰,塑造出了文狮、武狮和少狮的形象,最为流行主要是文狮刘备狮、武狮关公狮和张飞狮。此外,还有金狮、彩狮、虎斑狮等等。刘备狮面写色一般为五彩或金红色搭配,脸部较宽,表情温和慈善,须长而飘逸,多出现于喜庆场合。关公狮面以红色为主,搭配以黑色,脸部略长,显得威严凝重而不凶狠。张飞狮面以黑色为主,青鼻铁牙、黑色铁角,胡须短而硬,人称“牙擦须”,给人以凶狠勇武、威武彪悍的感觉,以前武馆狮会比赛斗狮时会经常使用,也称打狮。醒狮讲究的是神似,虽然佛山狮头造型夸张、装饰华丽,不似真狮,但是舞狮者步伐干净利落,动作刚劲威猛,情感如痴如醉,可谓不是真狮更似真狮。
  
  三、佛山狮头的文化内涵
  
  佛山狮头的造型,和真狮相去甚远,甚至和北方的瑞狮也大有不同。关于醒狮狮子的造型,佛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民谚 “头顶日月穿山角,铜皮铁骨金钢嘴”。“头顶日月”指的是狮头中间的一面铜镜,铜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宝物,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它都有照妖降魔、造福人类的神力。“穿山角”就是狮子额头中间的独角,这是众多的中国舞狮流派中广东醒狮独有的特点。角尖锐而略向前弯,与我国神话中的独角兽的角非常相似。传说独角兽在五千多年前的伏曦时代就出现了,它的角威力无比,专刺妖魔鬼怪,惩恶扬善,而且它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时才出现,被人们认为是美好事物降临的象征。“铜皮铁骨”是指狮子身上类似盔甲的狮被,有些刀枪不入的含义。“金刚嘴”是指狮头上其硕大无比的嘴,寓意 “百无禁忌,诸邪回避”。综合以上佛山狮头造型上几个鲜明的特点及其寓意分析,无论是铜镜、独角、还是金刚嘴都有驱魔除妖、辟邪逐疫的功能。这和佛山醒狮起源的传说也是相符合的,传说明代初年,佛山有个怪兽残害生灵破坏庄稼,人们无法生存。为了驱除这个怪兽,人们就模仿百兽之王狮子的样子,用竹篾、彩布扎了狮子,此“狮”吓跑了怪兽,人们从此平安幸福,人们认为舞狮能够驱邪纳福,于是舞狮流行。这样,我们似乎看到了与现在岁时年节、贺喜庆典上活泼可爱、祥和欢快的狮子完全不同的一个狮子,它们主要肩负的责任是驱魔逐疫、辟邪祈吉,而驱邪的意义远大于求吉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推断,醒狮的原始面貌和现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巫舞、傩舞、跳神等活动一样,都是当时人们驱除邪恶、祈求吉祥的一种舞蹈或仪式。在舞狮从中原传入岭南那个时期,岭南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人们寻求神秘力量护佑的愿望都十分强烈。在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舞狮逐渐与当地盛行的原始宗教、傩舞及风俗习惯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这个有着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狮子。有学者认为,舞狮与傩舞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舞狮和傩舞一样都是以驱鬼逐疫为主题,人们使用面具,敲击锣、鼓等乐器,营造一种能惊天地动鬼神的热烈而神秘的气氛,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满足人们的某些精神和心理需求。现在我们从佛山狮头所蕴含的种种特点也看到了这一迹象。也许更为古老的傩舞对舞狮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也许舞狮就是傩舞的一个支流派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慢慢分离而且越走越远。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舞狮神秘力量的心理依赖和情感寄托不再那么强烈,于是舞狮辟邪逐疫的功能渐渐隐去,越来越多地和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相结合,祝福喜庆的功能渐渐强化;走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到今天,舞狮已经演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有很强娱乐性的民间舞蹈、文体竞赛活动。
  虽然舞狮驱邪逐疫的功能渐渐隐去,但佛山狮头独特造型却生动地保留着岭南地区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生存状态、生活风貌、宗教信仰、文化活动和多方面的原始信息,它是活态的流动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区瑞芝.佛山民间龙狮舞技、源流史略[M].佛山文史资料第五辑,1985.
  [2]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M].
  [3]肖海明.舞狮的起源与佛山醒狮研究[M].民俗学刊,第四辑.
  
  【作者简介】吴利平(1957- ),女,佛山市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