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试论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毕 耕




  【摘要】中国民俗艺术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沃野之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还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关键词】民俗艺术;民俗美学;民族精神;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从民俗美学理论的高度,对民俗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流变,对民俗艺术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民俗美学理论体系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故此,本文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解析大量的事例,对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要探讨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必须对民俗艺术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必要的界定和诠释。本文认为: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不仅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民俗风情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其表现形式粗犷而质朴,艺术风格活泼而清新,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认为,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精神的崇高体现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都可以归结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真善美诸方面的发展所达到水平的标志和尺度,而民族精神则是特定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特征的总和。民族精神的产生、存在与延续,一方面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又是以种族的繁衍为前提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中华民族则正是这样一个有着旺盛而坚强的生命力的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锤炼了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朴实浑厚以及重伦理、讲实用的品质,他们追求天人合一、大同理想,讲求刚健有为、情理和谐,这些内容都是我们民族伟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千万年来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不断传承,延续至今。
  十九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有一个著名论断:民族性在下层人民里面最多。这是因为作为民族主体的下层劳动人民,不仅是种族特征和民族精神的主要承载体,而且还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最密切的实践关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蕴藏着永不枯竭的创造力。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民间文学和民俗艺术,这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在封建上流社会被八股章句、声色征逐弄得慵倦不堪、苍白无力的时候,民间也依然保持着健康活泼、清新明快的审美情趣。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民俗艺术,就是我们生息在东方大地上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的映证。“那达慕”大会的恢宏气势,显示出草原牧民勇猛豪放的性格。云贵高原的芦笙歌舞,则表达了苗家儿女追求爱情与幸福的美好愿望。傣族姑娘的筒裙、惠安女的短装和西藏妇女的围裙,款式虽各不相同,却都能表达各族人民的爱美之心。黄土高坡上的威风锣鼓,长白山下的秧歌大会,江南水乡的龙舟竞渡、广陵弄潮,同样也都抒发了当地人民的豪迈之情。正是因为民俗艺术来自民间,流行于民间,而民族精神又主要蕴藏在下层民众之中,所以中国民俗艺术便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民族精神,包括民族审美意识等,作为一种心态文化,它位于民族文化的最深层,属于“隐性基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顽强的延续性,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然而,民俗艺术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形式多样,品种丰富,具有鲜明的符号性和活跃的变异性,位于民族文化的表层,属于“显性基因”。民族精神就是通过“再现”——或者应称为“宣泄”——这座桥梁作用于民俗艺术,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成为人们所欣赏的对象。显然,这种“再现”决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复制,而是蕴藏着一股不可扼制的力量与冲动,伴随着磅礴的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场面,在破坏的废墟上重建起壮丽的艺术殿堂,体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崇高之美,从而造就了风光旖旎、蔚为大观的中国民俗艺术的百花之园。
  
  二、现实生活的壮丽画卷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这是一条简单而又朴素的真理。优美的艺术作品常常被人们誉为生活的镜子,是因为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恩格斯在谈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候,称赞“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1]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了对生产劳动的直接依赖,从而扩大了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更加鲜明的社会生活图景。我国的民俗艺术产生于大众,流行于民间,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把劳动、爱情、娱乐等现实生活的场面,加以艺术化、典型化,从而创造了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并长盛不衰的民俗艺术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
  生产劳动是人们改造自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我国民俗艺术中,表现劳动生产场面的艺术作品最为常见。我国的东南丘陵盛产茶叶,采茶便成了当地人民劳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采茶歌舞在那里十分流行。江西赣南地区,“开园采茶前夕,皆有唱茶歌、舞茶灯之古习。” [2]赣南采茶戏就是在这种茶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地城乡流传甚广。在福建光泽县—带,每逢节日和采茶季节,都可以看到许多少女手持点燃的茶篮灯在夜间进行茶灯舞表演。在江南水乡,采莲歌舞最为优美动人。采莲船制作讲究,装饰精美,本身就是一件极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工艺品。采莲舞的表演者一般有采莲女、艄公和丑角等,表演起来幽默风趣,颇能吸引观众。此外,还有川江号子、巢湖秧歌、鄂西薅草锣鼓、广东海陆丰渔歌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人们生产劳作的场面,抒发了他们劳动欢乐的真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