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同源异流的原因探析

作者:杨志功 杨 凡




  民国时期,通过设县等途径来加强对云南傣族地区的控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县等举措,使傣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以上政府的一系列有意识的措施,通过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云南傣族的汉化。相反,与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傣族地区的人民也鉴借地吸收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有益文化充实自己。这也是傣族汉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随着时空的变迁,缅甸境内一些被称为掸族的傣族人民,却不得不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即不断地缅化。缅甸对掸族地区的实际统治从东吁王朝开始。东吁王朝对掸族的地区的统治主要是向当地征收税收。据记载,17世纪时,东吁王朝就在首都设有一名银税大臣,专门负责对掸邦等边区的人民征收一种固定的银税。为了统治他们控制的傣掸民族地区,缅王还向当地派驻自己的政治代表。
  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一样,缅王对其所控制的傣族地区即缅人所称的掸族诸邦的统治也是一种“半自治”形式。缅王也允许掸族的首领保留他们的世袭职位,并给予封号。他们的职务虽然是世袭的,不过每一位新的继任者都需由缅王认可才算是合法的。
  上述缅甸政府的一系列旨在加强对掸族人民管理措施,使得境外傣族逐渐“缅化”,并日益地被称为了掸族。尤其是步入近代以来,由于在中国傣族还是缅甸掸族,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加速了中国傣族的“汉化”、缅甸掸族的“缅化”的发展。
   (二)宗教原因的分析
  佛教传入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东南亚国家中,缅甸最靠近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是佛教传入东南亚的桥梁和第一站。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的情况证明,佛教至少在公元三世纪以前已传入缅甸。公元三世纪至八世纪,锡兰(今斯里兰卡)一些和尚为逃避国内僧团之间的激烈派系斗争和外族迫害,来到缅甸下缅甸直通等地,小乘佛教开始传入下缅甸。与此同时,大乘佛教也传入缅甸北部。在东吁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扶持,佛教在缅甸继续得到发展。缅甸得到重新统一以后,小乘佛教传播的范围扩大了,传到了掸邦的广大地区,使掸族逐渐缅化。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民族的形成,是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民族构成和经济的关系,明确肯定经济生活是民族构成的基础。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不仅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体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5]例如,东吁王朝时期,西双版纳也曾一度为缅甸控制,缅王对其所控制的傣族地区即缅人所称的掸族诸邦的统治也是一种“半自治”形式,即由被征服国家缅甸的生产力状况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封建王朝对其所控制的傣族即掸族地区的影响也日益深入,这些傣掸民族开始出现了“缅化”的趋势。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6]所以,缅王对傣族的控制,归根到底是由于内外各种社会矛盾在起作用,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樊绰.蛮书卷四《名类》[M].
  [2]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4]江应墚.傣族史[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作者简介】杨志功(1981-),山西大同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7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变迁;杨凡(1983-),女,山西长治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6级中共党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