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民俗文化对旅游业的推动

作者:倪梅玉




  【摘要】现今的旅游业从过去单纯的景观旅游开始向人文旅游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于旅游景点的文化气息和内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文旅游的内容中,民俗文化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对于旅游者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业起到不断督促完善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业;民俗文化;人文旅游
  
  旅游作为一个人类精神追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余,总是希望通过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来放松心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充实内心。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有游历的习惯,在游历的过程中,也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传说和美好的诗篇。
  古来有写山水田园的名篇无数,但是写怀古悼情的诗歌也是非常之多,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有游历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的遗风。进入到现代的旅游发展阶段,人们在兼具享受了单纯的山水旅游和人文旅游之余,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之所以开始将目光转向旅游,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其一,因为现在国民文化素养较以往有了普遍的提高,除了对生活物质上的追求以外,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他们更希望通过旅行来获得一些直观的见闻和感受,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对于旅游景点的人文气息的营造和内涵的深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现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加上信息流量巨大,信息流动速度较快等因素,必然导致文化交流的加强,使得游客更趋向于异域异族文化的了解、认识以及体验。其三,旅游从单纯的山水景观内容,开始着手向人文旅游和推崇民俗文化转变,也是当今旅游行业的大趋势,同样也是大部分旅行社炒做自己新线路的噱头之一。
  民俗文化之所以越来越升温,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受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左右以外,和其自身在旅游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是分不开的。这点在旅游文化中着重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出来:
  第一个方面,地域风景的差异与人文风情的差异是一体的,无法分割的,脱离人文背景和民俗文化的异域旅游是不具备吸引力的。从人类的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对于未知的或未尝试过的事物事情,都存在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对一些风土人情的记载,也会因为文字之美和图象之美,而产生向往感或体验探究欲望。以中甸的泸沽湖的旅游线路为例,这条线路最早是由背包客发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泸沽湖的风景因为没有人为破坏和过多的人工开发,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之有关“香格里拉”的美丽传说一时风靡,更增加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事实上,除此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使得泸沽湖负有盛名。那就是当地摩梭人的母系氏族制度的保留,还有独有的“走婚”习俗。母系氏族制度早在中国脱离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王朝时期就已经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沿用至今的父系氏族制度。经历了千年文明,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无法从事实的角度触摸曾经经历并已消亡的岁月。而泸沽湖的摩梭人则相当完好地保留了这一制度,这不得不引起人们探求的好奇心。加上当地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与外界没有紧密的联系,很多的文物古迹都得以留存至今。其从文化考古的角度而言,也是极具价值的。许多的游客慕名前往,从背包客、考古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到旅行团,都想去亲身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和摩梭人的独特民俗文化来一个亲密的接触。这条线路推出后的火爆程度,足以说明游客看重游览地的自然风景之余,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也是他们选择线路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方面,民俗文化是旅游人文风情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备吸引力的源头。近年来,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推出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个性,但是有一些经典的线路仍然备受游客的青睐,热度不减。例如说到苗族风情,大部分人都首先会想到张家界和湘西的凤凰,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集地,因为沈从文的优美文字而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这里有独特的风情和民俗。沿着沱江的吊角楼,还有当地的苗族风味饮食,苗族的生活风俗等等,都让许多的游客神往。因此,尽管前往的交通并不是很便利,依然有很多的游客不惜劳顿辗转到此游历。故而,各大旅行社推出的这条线路,始终是经久不衰的。再说到云南大理和丽江古城,也是因为其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和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大理是白族的聚集地,一年四季,风景秀丽,与中原地区迥异的民俗还有生活习性,让很多的旅游爱好者流连忘返。更有温润的宜人气候,常常在冬季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丽江则是纳西族的聚集地,著名的东巴文字和纳西古乐都充满的神秘的诱惑,对这种神秘的探求心理,使得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非常蓬勃,与大理连成了一个整体,成为各大旅行社和广大背包客热衷的目的地。除了这两个最鲜明的案例以外,福建的惠安、川藏线上的康巴等等,都同样有着这样的特点和优势。这些足以说明,一个旅游线路或者一个旅游地区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吸引游客的,是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区别于外界的文化特征。因为人类是渴望交流的,这种交流不光是感官上的交流,还有精神上,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
  第三个方面,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旅游者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认识,充分地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人生体验和知识认同上的收获。仅仅只有民俗文化,而不通过合理的方式展现给旅游者,同样不能起到宣传和促进旅游发展的作用性。通常旅行者在旅行地停留的时间不会过长,很多当地的节日只有在特点的时间前往,才能看到和体验到,比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四川都江堰一年一度的放水节等等,这些只有在特点的时间和地点才能直观地感受到。所以,有些旅游地和风景区会采取一些举办民俗活动的方式,将民俗中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活动在当地的景点不断循环举行,并邀请游客参加体验。这类体验分为免费或是有偿,免费的方式主要是对旁观者或者观光客进行一个直观上的宣传交流,例如苏州著名的园林拙政园就会在水榭的露台上进行昆曲经典折子戏的循环演出,并不需要游客承担费用,而目的是为了让游客能够充分地体验到当年园林主人优雅的居家生活,以及昆曲艺术发源于苏州和昆山一带且与苏州园林中的文人气息融为一体的风情。仅仅通过昆曲与园林景色的交相辉映,就将园林的人文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文爱好者前去的重要原因。另一类属于有偿方式的民俗活动,通常是以游客自愿的方式,参加到这些活动中去,比如陕西南部的关山牧场。这个牧场的历史很悠久,先秦时期是为秦国王室放牧的地方,因此作为关中地区独辟的一块天然草原,拥有着关中游牧民族的风情。因此,这里有很多的活动都是围绕游牧生活而设计的,例如帐篷露宿,野营狩猎,蒙古风情的舞蹈等等,通过有偿的方式,将游客带入到先秦时期的游牧生活中去,充分地体验了当时当地的别样风情,也充分展现了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类似通过这样方式达到旅游推动作用的旅游地和景点还有很多,比如山西的平遥、苏州的同里水乡、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乡村风情,北京的胡同文化、湖北武当山的宗教文化等等,都是在民俗活动中开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对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直接的亦或是间接的,都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点:第一,民俗文化增加扩充了旅游的内容,加强了人文内涵,带动了各地区域旅游的交流;第二,民俗文化对旅游者更具有决定性的吸引力,从直观上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第三,民俗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提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作者简介】倪梅玉,女,南京交通技师学院运输商务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