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宋词中的节日民俗盛况
作者:康瑾娟
【关键词】宋词;节日民俗;民俗活动
我国的节日,大致形成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民族风俗的大融合至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趋于定型,民俗活动也达到繁盛时期。宋代的节日中,元宵观灯,寒食禁火,清明祭祖,端午竞渡,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诸种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无不形诸笔端。据统计,《全宋词》[1]中收录以节日为题的词有958首,内容涉及的则在1500首以上。
一、节日中的全民民俗活动
宋代的节日举国同庆同欢,明显地突破了社会阶层的分野,显现出全民性的特点。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幼、不问贫富士庶,上至宫廷贵戚,下至乡野村夫,都实践着共同繁盛的民俗活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本是“风吹狂野纸钱飞”的祭祖伤心节日,可在宋人笔下祭扫却是完全踏青探胜、游赏娱乐的节日,“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2]看柳永词《木兰花慢》: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全民“倾城”而出,在“芳景如屏”的美景中、在“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中“欢情”,共同分享着节日带来的欢乐与喜庆。
宋代的端午节,“龙舟两两” 夺“锦标”,激昂向上,鼓舞人心: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再如宋代的中秋,也的确是一个万井笙歌的不眠之夜。“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玉座频燃绛烛,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万侯咏《明月高楼慢·中秋应制》)等等,不胜枚举。
节日民俗物象入词,扩大了词创作的题材内容,使宋词展现出宋人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画面,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节日的文化特征,为宋词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环,极大地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同时,节日民俗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铸炼了宋代文人的人格,推动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节日中的民俗市场盛况
节日民俗不仅为宋词的创作提供了情与境两方面的契机,也极大地刺激了宋代的经济发展。宋人对节日的热衷与关注,有效地推动了节日消费,使节日经济成为宋代节日的又一盛大景观。每逢佳节前夕,应节的民俗事物大量出现于市场,异常繁荣,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如元宵节形成了灯市,端午节形成了鼓扇百索市,乞巧节形成了七夕市,重阳节有专门的药材市场等等,“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就是极好的说明。
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是年事活动的高潮。元宵节传统的制灯、观灯、赏灯活动,从年前冬至前后就开始准备。“搭鳌山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又结山棚,到正月初七“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 [2] 这类实况在词人笔下无不幻化得光彩夺目,历经千百年的岁月磨洗依然生动而灿烂:
“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柳永《迎新春》)
“风销绛蜡,露邑红莲,灯市光相射”(周邦彦《解花语·上元》)
“晚风微动,净扫天地,云裾霞绮。将海外、银蟾推上,相映华灯辉万砌。看舞队、向梅梢然昼,丹焰玲珑玉蕊。渐陆地、金莲吐遍,恰似楼台临水。”(吴潜《宝鼎现·和韵乙未元夕》)
这些词再现了元宵灯市的奢华豪侈,灯市上展现了“红莲”、“金莲”等名称的灯皆是制作复杂又精美的。人们彻夜喧嚣,尽兴游玩,展示出节日消费的盛况和节日市场的活力。
宋代端午节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见浴兰才罢,佛掠新妆,巧梳云髻。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金凤钗头,应试戴了,千般忔戏。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五日熏风,楚辞高咏,度遏云声脆。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余可意。(赵长卿《醉蓬莱·端午》)
短短的篇幅之内,全面展现出浴兰汤,饮菖蒲酒,戴艾叶,朱砂写符,斗百草,五色丝缠臂等民俗。“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2]这些东西都可以在“鼓扇百索市”内买到。当时人说:“鼓扇百索市,在潘楼下。丽景门外……皆卖此等物。……鼓扇者,俗造小鼓,悬于梁,或置台座上,或鼗鼓、或雷鼓,其制不一;又造小扇子,或红、或白、或青、或绣、或画、或缕金、或合二色,以相馈遗。”[3]
宋代节日里,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节日用品市场。“三年锦里,见重阳药市。车马喧阗管弦沸”(京锉《洞仙歌·重阳药市》),描绘了成都药市的繁华热闹场景。
综上所述,这样的季节市,主要是卖买时令或节日需要的商品,因为这类商品的时令性很强,故在节日前夕需求量十分可观,而一过季节则又无人问津,所以都集中在一年的各季节中或早些日子里在固定的市场上出售。
宋代的市场交易已不受时间的限制,从早到晚、通宵达旦,当时不但有一般的日市,还有早市和夜市。而且有的地方“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2],可见商品经济的活跃,尤其是夜市更是热闹非凡。夜市在宋以前,往往为封建政府所严禁。入宋后,汴京夜市日益兴旺,逼得宋太祖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4]自此以后,夜市不断发展,“夜市北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在节日夜市的酒楼里,“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可见汴京夜市以酒楼、食店居多,主要是娱乐性质的。而且,“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热闹的夜市,使汴京成了一座不夜城。吴潜词《宝鼎现·和韵乙未元夕》中“老子欢意随人意。引红裙、钗宝钿翠。穿夜市、珠筵玳席。多少吴讴联越吹。绣幕卷、散缤纷香雾,笼定团圆锦里”写就节日夜市的繁华似锦。
节日民俗词中也体现出小商人的精明小买卖。宋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脱离农业生产,靠商品买卖为生的市民阶层。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他们为出卖自己的产品而往返于城乡各类市场,节日的繁盛带给他们无限的商机,如即使在万民游赏的元宵之夜,拥挤的人潮中也流动着商贩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担着食品货物,穿行于人群中,既分享着节日的欢乐,又获取经济利益。史浩词《人月圆·咏圆子》把清香味美,热气腾腾的汤圆描绘得令人垂涎欲滴:
骄云不向天边聚,密雪自飞空。佳人纤手,霎时造化,珠走盘中。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
飞雪时分,寒冷刺骨,吃碗圆子,顿时会让你“粉脸生红”,汤圆给寒冬带去了暖意。“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史浩《粉蝶儿·咏圆子》)、“翠杓银锅飨夜游,万灯初上月当楼。溶溶琥珀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王千秋《鹧鸪天·圆子》)皆以灵动的笔触描绘了元夜街头红火的汤圆买卖。
三、结语
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节日民俗不仅通过日常生活意识和行为模式作用于士大夫群体(也是词的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俗生活的涵养,而且以其丰富独特的内容、形式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旺盛的源泉,为词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合适的温床,形成了节日民俗与宋词互动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孟元老,邓之城.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卷四[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作者简介】康瑾娟(1975- ),女,陕西人,西安财经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