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彷徨中的内心宣言

作者:刘 杨




   【摘要】鲁迅的《伤逝》一经发表,争论不断,通过对鲁迅思想变化的轨迹以及人生经历的探究不难发现鲁迅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从《伤逝》文本入手,可以看出鲁迅在《伤逝》中,对于自己长时间的彷徨进行了反思并最终选择了继续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伤逝》;人生困境;内心宣言
  
  每次读《伤逝》,都会感觉到小说主题的朦胧性。近年来我综合研究鲁迅的作品和生活时代,着重梳理鲁迅的思想变化,发现在《伤逝》的文本中有着许多隐性的内容。
  鲁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为我们讲了一对知识分子由相爱到分离的悲剧故事,依靠显性的冲突也就是涓生和子君间爱情构成的冲突来组织情节。但是鲁迅在深沉和哀伤的语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主题,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人们莫衷一是。我个人认为《伤逝》实际上写了在一段时间的《呐喊》,之后鲁迅在人生中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真话和漂亮的假话究竟选择什么?而这不仅仅是小说中涓生的选择,实际上鲁迅从《祝福》到《伤逝》自己彷徨了很久,而经过长期地思考和内心地斗争鲁迅作为知识分子,最终也在这篇作品中明确了自己的坚守。
  
  一、走入困境
  
  在小说的开端与发展部分中,作者以涓生的口吻详细地回顾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程,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但是作品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五四”刚刚过去不久,部分女性有了新的意识,但是却没有独立生活的条件,社会上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因此两人在此时相爱的代价是非常大的:涓生受到社会的非议而失去了工作,子君因为家庭的反对而失去了亲人。
  但是婚后的子君并不像涓生所想的那样继续进步,而是全心全意地关注家庭生活,这使得涓生产生了“爱情必须时时生长、更新、创造”的想法,而在涓生眼里“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变啊。”应该说在生活的窘境中,他看到了子君的变化,与此同时他对曾经进步的子君的爱情也就改变了。可是面对着这个不论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爱着自己的人,涓生不忍心说出实情,他心里知道真话对于子君很残忍,但是在谎言之中生活的涓生内心却感到十分的伤痛,因此他陷入了两难选择之中,这也是他人生困境的开始。
  虽然鲁迅以涓生的视角来叙事,但是我认为鲁迅写涓生的困境,实际上也是写自己思想上的困境。这篇小说收录在鲁迅的《彷徨》中,不仅仅是小说中的涓生和子君在的彷徨,小说之外鲁迅以及同时代的曾经和他一起呐喊的知识分子的也在彷徨。
  因此我认为《伤逝》这部作品的主题并不是在单纯地写爱情,或许我们可以把爱情看作是一层外衣。涓生所面临的如何对待子君的这个两难选择,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他们曾经敢说真话,敢于“横眉冷对千夫指”,去大胆地、毫不留情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国民的麻木,但是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沉睡的民众并没有积极地响应,“铁窗户”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鲁迅等人仍然没有被广大人民接受,因此即便是太阳社和创造社的那些革命文学家的代表也是从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输出革命文学的理念。
  尤其是在《伤逝》写作的那一年,鲁迅兄弟决裂。关于两人决裂的原因,学术界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鲁迅和周作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发生了重大分歧。但是鲁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有着独立的人格、纯洁的操守和崇高的精神理想的知识分子,又必然不会践踏自己的灵魂放弃真理,不会放弃自己在《摩罗诗力说》中所传达的反抗挑战之声、爱国复仇之声、个性解放之声、追求真理之声,更不愿意去违心地去迎合政府说漂亮的假话以粉饰太平。实际上在《伤逝》之前,鲁迅的很多小说都反映出自己对于如何启蒙,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困惑,他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态度,比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形象,在小说中可以说是魏连殳做出说不清楚正确或者错误的人生选择造成了他的死亡。
  
  二、困境中的艰难选择
  
  鲁迅的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小说文本中就体现在涓生的两难选择,正是这样一种进退维谷间的两难选择,使得涓生自己也陷入了长时间的迷茫。直到涓生认识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之时他才下决心对子君说出自己不再爱着子君的真相,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涓生“面对孤独无助的子君时,却不敢坦然正视自己的自私而编出自欺欺人的理由。”[1]我个人认为这可以理解为涓生最终决定把自己不再爱子君的决定告诉子君的根本原因。如果从人生的要义来看,涓生的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涓生最终告诉子君他选择的这个结果并不能说是自私,却恰恰是对爱情的负责,中国的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真正的爱情是不应该有欺骗的,凄清的谎言意味着心灵的欺骗。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在情感的世界里,直面真实比默默地承受着谎言来得更有勇气,这是一场没有对错的爱情。”[2]
  而我们如果细读《伤逝》不难发现,这篇作品与鲁迅文笔犀利的艺术风格并不完全一致,也许是因为小说一开始涓生的那句:“为子君,为自己。”以仄声字落尾,也就使全文陷入一种沉重的感伤之中,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涓生的态度,他可以说是真诚到了极点以至于在最终决定放弃了谎言,这不应该说被看成涓生的责任。因为实际上鲁迅在文本中表达了自己坚持真理、说真话的决心。
  鲁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对于社会上反对和攻击他的人的一种回应。其实鲁迅也知道说真话的惨痛代价,反映在小说中就是写了子君之死,我曾一直在思考子君之死谁来负责?后来觉得子君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形象,是为鲁迅表达意图服务的。鲁迅在文本中为了向人们昭示一个道理,即知识分子应该说真话,但是真话本身也许并不美丽,甚至会非常残酷。即使如此,鲁迅依然深深地明白,人必须要面对现实,涓生不像《祝福》中刚刚陷入彷徨的“我”一样支支吾吾,这时的鲁迅像自己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此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鲁迅将自身这样的思想寄托于小说之中,表达了自己逐渐地走出了彷徨,并坚持不与反动派同流合污,要继续为中国摇旗呐喊唤醒民众的决心。但是鲁迅经过了的呐喊,并不在像原先一样以批判的态度去启蒙,无论是祥林嫂还是子君都使鲁迅认识到底层的人民群众需要的是一种关怀而不是一种批判,需要的是启蒙之光而不是启蒙之剑。
  因此,在鲁迅笔下的涓生做出自己选择的过程中,鲁迅实际上也在做着自己对于自己人生道路和做人方式的选择,只是这一选择太艰难了。
  
  三、深层的思考
  
  在小说的结局,涓生经过忏悔走向了新生,根据前文的分析,最终的结局对于涓生来说他“说出真话,使自己获得了真实,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曾经给予自己以巨大的爱的她(子君)。”[3]但是对于鲁迅来说,鲁迅实际上以涓生的选择来明志,要继续做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逝者已逝,涓生放弃了子君而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尽管这个代价是非常沉重的。
  那么如果用这样一种思路来理解作品的话,往深层分析,子君的形象应该怎么理解?在我的理解中,子君应该是有着象征意义的,以往人们的理解认为子君“身上表现了过多的依附性和精神上的贫乏性”,因此认为“《伤逝》使隐含在女性命运中的经济问题得到了形象的体现。”[4]当然如果从女性视角来分析,子君确实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女性需要经济独立。但是如果把涓生的选择当成一个两难选择,那么实际上鲁迅在子君身上寄托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也许我们会同情在爱情中面对真实的子君,但子君身上实际上有着中国广大群众的影子。
  小说中涓生将自己不爱子君的实话告诉了子君,子君最终没能承受得了打击,因为“子君当时已经被整个社会包括他的家人所抛弃,这时感受不到来自涓生的爱,子君自然也就失去了抗争的勇气。”[5]而对于当时广大的人民大众来说,鲁迅认为他们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因此很多人对于鲁迅们的呐喊无动于衷,启蒙并没有对他们发生作用,因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愿意面对自己并解剖自己,不愿意相信自己身上有这么丑陋的一面,因此他们也就很难接受这些实话,也自然经受不了无情现实这样打击。就好像《祝福》中的“我”回答祥林嫂的问题一样,“我”心中自然是知道没有灵魂的,但是祥林嫂不知道,“我”最终含糊地回答了祥林嫂的问题,而《伤逝》中,鲁迅抛弃了那个不负责的“我”的形象,不再逃避而选择面对,因此敢于把真话说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的启蒙精神再一次地在他的小说中确立,并且他更进一步地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不过从这篇小说中来看,鲁迅采用第一人称而进行限知叙事,实际上就避免了直接触及子君的内心同时,他们这也是对底层的人民多了一份关怀。
  虽然《伤逝》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结合鲁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心态来分析,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上也许有自己内心更真实的想法,尤其是经过了呐喊之后的沉寂与彷徨,鲁迅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沉重的使命感,他最终决定要坚持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妥协、不退让,最终为启蒙和以后的救亡贡献出自己毕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联芬.叙述的修辞性与鲁迅的女性观——以《伤逝》为例[J].鲁迅研究月刊,2005,(3).
  [2]孔庆东.解读鲁迅经典[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3]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刘丽华.追求与幻灭——试析子君与安娜的共同命运[J].鲁迅研究月刊,2003,(4).
  [5]吴露.存在之殇:《伤逝》主题意蕴别解[J].鲁迅研究月刊,2004,(11).
  
  【作者简介】刘杨(1989- ),男,安徽六安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与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