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唐代诗歌中的杨贵妃形象浅探

作者:汪莹娣 郭 洁




  【摘要】唐代诗歌中关于描写杨贵妃的较多,但诗歌中大多是把杨贵妃当作一个祸国殃民的形象来写。其实,杨贵妃的命运不是由自己掌握的,她也是一个受害者,处于被玩弄的地位。
  【关键词】杨贵妃;唐代诗歌;受害者
  
  《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涉及妇女的占五分之一左右,其中以描写后妃为主的诗数量也不少。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这些诗歌对于研究后妃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诗中所塑造的后妃形象也是多种多样,有得宠者,有失宠者,大部分则是终生不得见皇帝者“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不管是一时得到皇帝的宠爱者,还是永远不曾得到者,她们的命运都是可悲的,都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半奴隶,玩物,高级玩物的状况。她们的性爱被禁锢,窒息,摧残。而杨贵妃则是后妃中一位幸运者,她毕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相对于那些“未得君王得见面”的后宫女子,她则是要幸运的多。在唐代诗歌中,杨贵妃一般被描写成一位祸国殃民者的形象。其实,她也是一个受伤者,先为寿王妻,后又被唐玄宗占为己有。后国势衰微,唐玄宗为了自保,被逼无奈,杀杨妃于马嵬。杨贵妃的形象也是复杂多样的,因为她的得宠,“妹弟兄皆列士”。这也是她被称为骄奢淫逸的原因之一。
  虽然说处于社会上层的后妃宫女们的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她们是衣食无忧的,住的是帝皇宫殿,穿的是绫罗绸缎。但是,她们永远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状态,她们的思想身体都受制于一人,她们的命运全由一人决定,能得到幸福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悲苦一生。白居易的诗句“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就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后宫女子的命运。一进宫门等待她们的却是终身的闭之苦,而不是“皆云入内便承恩”。
  当然,得宠者的待遇是所有入宫者的希望,都梦想有一天“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得宠者的典型代表就是杨玉环。如唐人陈鸿称其“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用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话说,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旧唐书·杨贵妃传》云“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数百人。杨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异服,以逢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杜甫的《丽人行》中就揭示了杨贵妃一个姐姐骄奢淫逸的生活:“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阖叶垂鬓唇。……”这首诗主要反映了杨贵妃姐妹的奢侈生活,讽刺她们一家灸手可热的嚣张气焰,她们的富贵皆因杨贵妃一人得宠。因为讨得皇帝的欢心,所以她们应有尽有。
  因此,杨贵妃在得宠的同时,也背上了一个毁国者的罪名。李益《过马嵬二首》之一说:“丹壑不闻歌吹声,玉阶空有薜萝风。世人莫道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在他看来,玄宗与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祸根。就是因为她的美丽得到了唐玄宗的喜爱,所以唐皇帝无心于政治,导致了大唐帝国的毁灭,所以在历史中她被定义成一个红颜祸水的形象。杨贵妃始终不过是一个玩偶。开始是寿王妃,后来成为唐明皇的妃子,在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社会中,她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在《新唐书·后妃传上》谈到过这件事:“玄宗贵妃杨氏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庭无当意者。或言姿质天挺,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藉女官,号太真为寿王聘韦诏训女,而太真得幸。”有些唐诗也揭露了这一丑闻,如李商隐的《龙池》“龙池赐酒敝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官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为什么玄宗举行的宴会一直进行到半夜,薛王喝醉了,寿王却没有唱醉呢?寿王的妃子被他父亲抢去了,他当然食不甘味。李商隐还写过一首《骊山有感》,立意与此诗大致相同:“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虽然她的夫君贵为王子,但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
  即使杨贵妃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丈夫,但她的命运也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她的地位是那时很多女人向往的。因为她的得宠,不仅她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也是光宗耀祖。“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但是她的存在只不过是帝王的一个玩物,短暂的富贵也付出了代价。在兵荒马乱之时被处死在马嵬这个地方。《全唐诗》中以马嵬为题的有二十一首之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受。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指责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其实杨贵妃是值得同情的,她只不过是唐皇帝的一个附属品,如果她只做她的寿王妃,照样国家会衰败。但是,在唐诗中也有替杨贵妃说话的。如李商隐的《马嵬二首》其一云:“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其二云:“海处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首诗中就直接把茅头指向了唐玄宗。做为一国之君,连自己妃子都保护不了,还不如普通老百姓。韦庄的《立春日作》也对贵妃持同情态度:“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杨贵妃只不过是替罪羊。高骈的《马嵬驿》也是这样认为:“……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
  在后妃中,杨贵妃是受宠的典型,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她虽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依然是统治者的玩物,命运终究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生死存亡全不由自己。她只是千万后妃受害者中的一位。
  因为命运不能掌握,所以在得宠之时,总是害怕失宠之日。杨贵妃一时荣华也是建立在其他女子的痛苦之上的。当时选入后宫的年轻美貌女子肯定有许多,杨贵妃为了专宠于一身,也是排斥其他女子,践踏别人的青春。同是她也是一个嫉妒者,压迫者。如在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序中所写:“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总之,杨贵妃是可悲可怜的形象,她只是曾经得到过宠幸的女人,虽享受了荣华富贵,却也付出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命运只能系于皇帝一时的心情,不能只把她看成一个祸国殃民者,她也是一个受奴役者。
  
  【参考文献】
  [1]唐人小说·长恨歌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金文男.诗情与友情[M].中华书局,2005.
  [4]徐有富.唐代妇女生活与诗[M].中华书局,2004.
  [5]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汪莹娣(1982- ),女,广西师范学院2006级古代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郭洁(1981- ),女,广西师范学院2006级古典文献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唐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