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粤剧需要现代戏

作者:林海燕




  【摘要】文章指出了粤剧的困境及振兴,必须把反映现代戏作为首要任务,阐述了现代戏不仅仅是粤剧本身、更是粤剧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粤剧;现代戏;传统戏曲
  
  粤剧现代戏题材的创作、生产,是繁荣和振兴粤剧的关键,提倡和鼓励现代戏创作,它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责任,也是粤剧艺术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观众对此最具广东民俗特色的岭南文化“产品”的渴求。因而,加强粤剧现代戏的创作,理应受到粤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从而使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剧种,老树发新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时代需要现代戏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政治倡明,知识爆炸,经济腾飞,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新生事物如春潮一浪接一浪,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在此大好形势下,粤剧作为粤语地区流传最广、受众最多的地方剧种,面对进一步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生活呈多样化的形势下,既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机遇,利用此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资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繁荣和发展地方传统戏曲事业,继承民间民俗优秀文化遗产,促进经济腾飞,构造和谐社会,让普罗大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粤剧现代戏的创作、生产,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然而,就当前粤剧现代戏创作现状来说,令人担扰,可谓愁云一片,了无生气,不能说死水一潭,但最多只是死水微澜。据本人不完全统计,解放之后,粤剧现代戏在全国获大奖的作品仅有三个,绝不超过五个;在前九届广东艺术节上,极少有现代戏上演,即使有也反映平平,“弹”多于赞;05年广东省粤剧基金会向社会征集剧本,古装戏占大多数;各粤剧团更视现代戏为狼虎之地,觉得是吃力不讨好的赔本买卖,即使在行政命令下,为某个政治中心服务,排了、演了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均说明了粤剧现代戏创作、生产与经济大省地位,建设文化大省的时代不相适应。
  其次,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也十分需要现代戏来反映火红年代的作品,记载社会前进的历史足迹。解放后,我国曾出现了(1952年、1958年、1964年)创作、演出现代戏的三个高潮,粤剧也像其它地方剧种一样,现代戏创作风起云涌,展现出一大批讴歌时代的作品和作家。事实证明,现代对宣传当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而对于传统剧目,由于它产生于旧时代,不可避免地受封建道德规范影响、束缚、限制,带有旧时代观念、思想烙印,多多少少掺有一些不健康、甚至是糟粕成份,这些都与今天社会、时代格格格不入,对观众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当然,提倡和鼓励创作现代戏,并不是似以前提出“现代戏为纲”,完全否认传统戏作用和艺术成就,而是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加入时代信息、内容、创作出与时俱进,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作品,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出时代强音。
  
   二、粤剧需要现代戏
  
   反映当代生活是传统戏曲的艺术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粤剧发展的瓶颈。我们知道,我国传统戏曲历史长河中,戏剧艺术不断壮大、发展,流传至今,自始至终靠的是不断改革,赋予新形式,拓展新内容,坚持用这种不老的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把握社会动态,紧跟时代脉搏。粤剧艺术发展规律也是如此,在解放前,曾有一大批粤剧工作者们勇于探索,乐于改革,勇于进取,创作、演出了许多反映现代生活的粤剧,一时风光无限。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鱼目混珠之作,但亦显得勇气可嘉。反之,中国传统戏曲最古老的昆曲,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现在只能在故纸堆看到台本,不能呈现在舞台。纵观传统地方剧种发展规律,必须紧跟现代人生活,与时代沟通,现代戏是最直接、最佳的选择,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赋予新内容、新思想、新观念,溶入崭新时代,架起戏剧与观众的桥梁,创作出符合现代人欣赏眼光、社会要求的现代戏,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也是粤剧发展的必然趋向。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艺术要保留、生存、发展,都必须要遵循继承中创新的规律。创新不仅在于形式,最重要的是在于内容,故粤剧需大力倡导现代戏创作,有现代戏的加盟,才有生机与活力。打倒“四人帮”后,我们恢复了传统粤剧戏的演出,同时,对传统剧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在形式上大胆改革,引进许多高科技,加入声、光、电等元素,丰富了舞台视角效果,但这还不够,独欠内容上的加入。现在的粤剧舞台,基本上是靠古装戏来支撑,我们不禁要问,那又能维持多久?既是古装戏,也是反映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没有与现代人观念相融合的戏剧,那到底又有多少生命力,就不言而喻了。近年来,一些大剧团对现代戏创作、生产作了尝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深圳市粤剧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分别创作上演了现代粤剧《中英街传奇》和《驼哥的旗》,均夺得国家级大奖,一时声名鹊起,饮誉省、港、澳。但其它剧团对现代戏则乏人问津,还津津乐道地捧着老祖宗的饭碗,靠着些旧家底作吃饭的本钱,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本身的生存,更是危及粤剧将来。现在,应该我们是认真、积极投入人力、物力的创作现代戏的时候了,让粤剧跟上时代,适应社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振兴粤剧落实到实处。否则,粤剧这个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岭南独特的艺术瑰宝,在我们这一代中消亡,那将成为千古罪人。
  
  三、观众需要现代戏
  
  粤剧是我省主要的一个剧种,更是受粤语地区普罗大众的喜爱。流行于省、港、澳,甚至有华人的欧、美地区,尤其是粤西观众反应热烈,年例戏、祝寿戏、酬神戏的演出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城、乡发烧友纷纷成立“私伙局”。这些均表明粤剧拥趸人数之多,潜在演出市场之庞大。但繁荣背后出现遗憾,存在着巨大隐忧,即观众都是老年观众居多,年轻观众甚少参与,造成既热闹又尴尬的局面,这种缺少了年青群体活力,那就没有明天观众,不单粤剧,中国传统戏曲也是普遍存在这个硬伤。笔者曾与一些年轻人交流过,问及是否讨厌粤剧,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认为只要是“好嘢”,不拘形式及剧种,均乐于接受,只不过时下的粤剧,唱来唱去都是才子佳人,帝皇将相、好心有好报、坏人受惩罚等耳熟能详的唱段和表演程式化的套路,看了一出就等于看了整个粤剧,没有一点新鲜,难怪时下的人总结,老演员唱老戏、老观众看老戏、老演老戏。故没有与观众思想、观念接轨的现代戏,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脱离了观众关心的视野,不能引起兴趣,产生共鸣,那自然就不会走进剧场来听古人的无病呻吟和命运担忧。
  积极创作,生产现代戏,是观众的期待、希望。粤剧起源于明,成熟于清,发展于近代,故善于表现古人,这是不可否认的、无可厚非的事,如何使此岭南文化精华流传下去,近年来,粤剧界的人士作了积极探索和开拓,在表演程式、技巧、音乐、唱腔、舞美等方面作大胆改革。但,独对粤剧的主体——戏剧的内容少下功夫,甚至对剧本创作丢在一边,对现代戏创作更是不屑一顾,花大力气、资金利用所谓形式创新、改革吸引眼球,确能获一时之轰动,但掌声过后,剩下了什么?综观其它省份,如川剧、越剧等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不遗余力创作现代戏,也生产出一批精品、佳作,掀起了一阵阵地方戏的热潮。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对此问题似乎是未引起足够重视。当年,我们曾在这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根据吴有恒小说改编现代戏《山乡风云》演出就引起轰动,男女老少争看,造成一票难求,一睹为快热闹场面;即使“文革”期间,移植改编《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也为当时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见,粤剧这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品种,不仅能反映现代生活,而且易于让今天观众(尤其年轻观众)接受。当然,上演现代戏要付出一定代价,甚至有时颗粒无收,但无论结果如何,粤剧没有发展就没有观众,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只要真正下了苦功,静心修炼内功,就会创作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作品。否则,不是观众抛弃粤剧,而是粤剧抛弃观众。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步伐的伟大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必然会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粤剧要紧抓这一机遇,积极奋起,促进现代戏创作、演出水平提高,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世泽绵长、昌盛繁荣作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作者简介】林海燕,女,阳江市歌舞团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