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意大利的经济援助

作者:项 梅




  【摘要】战后初期在国际冷战大背景下,美国把意大利看作是西方防御共产主义的另一个地区,内外反共势力在反共问题上达成协议,把共产党排除政府,稳定政局,建立亲美政府,成为美国对意援助的最大目标。为此美国对意大利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援助。
  【关键词】资源匮乏;亲美政府;意共;马歇尔计划
  
  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偏重于美国对德、日占领政策的研究,而对美国对意政策研究比较薄弱。同样是战败国,意大利的战后外交同联邦德国的大相径庭。战后美国由于处于战后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对战后意大利共产党的日益强大惊恐万分,而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重要战略位置历来是美苏两家争夺的一个焦点。美国把意大利看作是西方防御共产主义的另一个地区,对意大利采取了一系列的援助政策,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国际对美意援助的论著很少,只有两本John Lamberton Harper《America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Italy, 1945-1948》和James Edward Mill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aly, 1940-1950: Th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of Stabilization》。国内这方面的专著没有,只有零星的几篇论文涉及到,但分析的不够全面。本文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利用FRUS文件试图对冷战初期的美对意经济援助做一简单论述。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国破家碎、一片凋零及共产党的壮大
  
  人人都知道意大利曾伙同德、日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尽管意大利法西斯张牙舞爪,战后则国破家碎、一片凋零。战前意大利本来就是工业原料极端缺乏的国家。战时,意大利同欧洲以外的经济交往基本被切断,战争破坏遍及全国各地,200万民房被毁,450万间遭到破坏。据盟国方面估计,整个意大利境内布雷区面积达到50万英亩,这对于原已苦于人口拥挤的意大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仅在利里河流域一带就有10万人无家可归。[1]加上意大利解放后又背上了提供驻意盟军全部战领费用的包袱。德军在撤退中故意进行的破坏,使意大利中部经济能力十之有九因之丧失,而盟军的猛烈轰炸又使北方23%的工业设施毁于一旦。更为严重的是,原居世界第六位的意大利商船队在战争中损失了约十分之九。[2]战争给意大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而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困境表现在粮食和煤的严重奇缺上。首先,食物情况是意大利最危险的。食物供应严重不足,1947年1月意大利总理宣称,意大利现在正处于经济和政治危机时刻。意大利南部的骚乱部分源于政治危机,部分基于经济困难。意大利大使指出,能够向意大利提供资源的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帮助。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没受到削弱的国家是美国,其他国家不是支离破碎就是沦为二流、三流国家,其本身也面临严重危机。大使还指出随着6月份意大利选举的到来,食物供应的降低将使现政府处于尴尬境地。尽管意大利将继续尽力从阿根廷和其他国家购买谷物,大数量有限,能依靠的只有美国。[3]其次,资源匮乏。意大利在战前就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战前资源的利用主要依靠德国和英国。战争期间意大利有限的资源还被囊括在法西斯盟国内,掌控在希特勒手中。战后由于德国的战败,英国的衰弱,意大利失去了依靠对象,只能转向美国。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苦难使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加剧,工会举行罢工,全国各地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在发法西斯战争中曾做出过巨大贡献,拥有数十万游击队的共产党的威望迅速增长,在议会中所占的席位日趋上升,到1947年意共党员人数达到225万。由于意大利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美国政府开始对意大利政局产生忧虑,逐渐地将意共视为未来“诡计多端的竞争对手”,头号危险。自由女神的火炬要照亮影响到美国利益的地方,尤其是把影响到美国战略利益的地方照得特别亮。
  
  二、美国在意大利的战略利益及与意国内反共势力的勾结
  
  意大利在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46年凯南报告中就设计了美国的战略,杜鲁门政府很快确定了这个战略重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将它圈定在现有的范围内,直到它最后瓦解。为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必须将西欧各国揽入自己怀抱,使他们成为与苏联争霸的宏伟计划的小伙伴。意大利位于南欧,雄据地中海,虎视中东。早在战争结束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就竭力想把意大利拉入西方集团,在处理与意大利有关的领土问题上有意偏袒意大利,在其他国家纷纷要求意大利偿还战争赔偿时,美国反对过度削弱意大利,战后面对意大利混乱无序的政治经济环境,美国担心意共的发展壮大会使意大利落入苏联的势力影响范围内,最终成为“东方诱惑的受骗者”。美国国务院认为,共产党在意大利取得政权必将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这一进程不仅影响到未来欧洲的走向,影响到南美洲,而且会使美国在希腊和土耳其取得的成就前功尽弃。美国担心在经济动乱的风波中共产党乘机夺权。所以美国不能削弱意大利,必须让意大利靠拢西方,加入西方阵营,通过稳定意大利的经济来遏制共产主义。而惟一的办法就是援助意大利以支持亲美政府排除共产党。意大利国内的反共势力,对本国共产党力量增长以及所谓苏联“共产主义威胁”惊恐不安,也在心照不宣地迎合美国的需要,为排除意共做准备。意大利军方也认为,为了重整军备,迫切要求得到美国的援助。这样,内外反共势力在反共问题上达成协议。把共产党排除政府,稳定政局,建立亲美政府,成为美国对意援助的最大目标。
  意大利总理访美开启了援意新起点。意大利总理加斯佩里于1947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之际访问了美国。当他发现美国人似乎对意大利兴趣并不大时,他打出了共产党威胁这张牌,告诉美国的告国务卿James F. Byrness:最大的政治压力是共产党要把意大利纳入俄国人的轨道……“如果要有效地抵制其发展,必须立即需要援助,因为意大利国内没有贮存货物,没有黄金储备,一艘货船的迟到……就意味着革命似的暴乱和动荡”。[4]加斯佩里道出了美国的心声。这样美国以意大利把意共排除出政府为条件给予意大利经济援助。
  
  三、从共产党手中“拯救”意大利——经济援助
  
  尽管美国高层已认识到援意的重要性,但公众和国会不愿为冷战承受负担的孤立主义情绪在国内蔓延,使得行政当局深为焦虑。而戏剧性的是1947年2月21日,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5]
  杜鲁门政府“立刻意识到,英国此刻已经将领导世界这一任务,连同其全部负担和全部光荣,一起移交给了美国。”美国政府期待已久的抛出全球扩张政策的时机来临了。艾奇逊也极力渲染苏联共产主义对整个“自由世界”的威胁,明确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对抗的使命。国会领袖对此已无异议。
  面对1947年2月到5月国际形势的急剧恶化,针对意大利的国内形势,马歇尔国务卿征求驻意大使邓恩(Dunn)的建议,邓恩建议以强大的经济援助作为讨论共产党离开政府的条件。即以经济援助为武器支持亲美政府排除共产党。1947年5月13日,加斯佩里政府辞职,天民党和三名“中立派”组阁。这样就开始了天主教民主党长期统治的时期。5月20日,马歇尔正式保证美国援助意大利,并开始同英法两国政府进行磋商,修改和平条约,借以支持的可靠性。5月28日同意增加援助,包括归还意大利在美国的20吨黄金,修改进出口银行贷款的管理,使得意大利在1947年下半年获得一亿美元的贷款,归还商船,并增加往意大利的商船数量,并动用宣传工具制造舆论,宣传美国重视意大利,支持意大利。到1947年底,意大利已经收到了14万吨物资,价值为4.18亿美元。从1943年到1947年,美国对意大利的援助达到18亿美元,其中11亿为“无条件”赠予。美国援助的形式有:对外经济管理局的赠款、供购买剩余战争物资用的长期贷款、美国海运委员会提供的用以购买美国“自由”货轮和油轮的贷款、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供购买棉花用的贷款、供购买烟草用的贷款、还有约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联总援助。此外,美国的私人也给了不少援助,1944-1946年间意大利收到了7800万美元的私人救济物资,大部分来自美国。[6]
  战后初期美国对意大利援助,是美国为抗衡苏联、争霸世界的战略利益服务。即“是为了遏制、阻止正在挺进的世界共产主义”。当然也有输出战后大量剩余工业产品的目的。意大利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来振兴经济,稳定政局。
  这样,马歇尔计划使意大利得到了16亿美元的援助,对于意大利经济走向好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意大利从经济崩溃中“拯救”出来,为战后意大利经济的起飞奠定了根基。还为意大利政治稳定和天民党统治的巩固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共产党从此被排除于政府之外,由于没有什么经济上的不满可资利用,其影响可以说是大大地削弱了,始终不能进入执政联盟之中。美国援助意大利确保了意大利的西方化并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为1949年意大利顺利地加入北约做了铺垫。正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政府指出“把意大利拉入北约,并不仅是为了取悦意大利或法国,而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法国认为,意大利是自己的后门,历史上对法国的多次进攻都是从意大利取道进入法国的,意大利这个后门只有在把它拉入北约中才能紧紧关住”。[7]
  
  【参考文献】
  [1][2]周琪,王国明.战后西欧四大国外交(英、法、西德、意大利)1945-1980[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3]Memorandum of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1947,vol.3,p.846.
  [4]Memorandum of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1947,vol.3,p.839.
  [5]21 February,1947,FRUS, Vol. V, pp.32-37.
  [6]阿诺德·托因比,维罗尼卡·M·托因比,劳景素译.欧洲的重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7]April 12,1949, FRUS, Vol. VI, p.1651.
  
   【作者简介】项梅(1981- ),女,山东泰安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世界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