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加强地方文献工作 促进珠海文化发展

作者:王利红




  【摘要】作为地方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往往成为其突显馆藏特色的重要要素之一。珠海地方文献建设与周边地区、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应切实加强地方文献工作,落实三个“要”:征集工作要落实,整理工作要跟上,开发利用要重视。文章对类似城市、地区的地方文献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开发利用
  
  藏书建设是关系到图书馆上档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由此可见,藏书建设何等重要。藏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要良性运转的话,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图书征集工作。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是形成馆藏特色的关键。
  作为地方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往往成为其突显馆藏特色的重要要素之一。据了解,珠海市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还不算丰富,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与周边地区、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如据调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文献图书档案建设堪称一流,其系统性、完整性令人羡慕;据报载,深圳地方文献建设也走在前面,其藏书建设更是提出“2007年人均图书拥有量将达1.45册,2010年人均图书拥有量将达2册”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珠海不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如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政协、香洲区政协、斗门区政协、中共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珠海市侨务局、珠海市档案局、珠海市博物馆、香洲区侨务局,甚至不少乡镇如斗门区乾务镇、高新区唐家湾镇、金湾区三灶镇都不惜人力、物力编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同时珠海市图书馆新馆已于2006年建成试运行,这些都为珠海进一步征集地方文献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珠海市图书馆应切实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尽可能收集和本地区有关的地方文献,并将它们整理好、利用好,形成馆藏特色,编出地方书目,条件成熟时,建立数据库,为进一步促进珠海文化发展服务。
  
  一、征集工作要落实
  
  珠海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十多年来多次开展过征集活动,但大多数属于偶然性自发行为,比如,2007年5月24日《珠海特区报》之《生活周刊》刊登了《清清我们的文物家底》,报道了珠海市博物馆出版了《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特藏部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就主动上门去征集回来;又比如2007年春,特藏部工作人员了解到珠海市统计局正在编印出版《珠海市统计年鉴》(2007)这一消息后,就立即上门和该局相关负责人联系征集事宜,并达成该局长期呈送年鉴予图书馆收藏的协议,此外,珠海市统计局还赠送了一批新旧年鉴、期刊。特藏部工作人员通过翻阅这些年鉴、期刊,又发现了十分丰富的编印出版线索,从而开阔了珠海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收藏视野。这种偶然性自发行为,虽时有收获,但没有形成制度。比如,某机关相关人员调离这个岗位后,继任者不一定了解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呈送、收藏往往就会因此而中断,难以形成持续性。还有,这种偶然性自发行为的覆盖面也相对狭窄,往往是人缘关系使然,难以形成系统性、完整性。
  要形成持续性、系统性、完整性,不仅珠海市图书馆本身,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首先制定、出台《珠海市地方文献呈缴制度》,以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或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名义下发,为持续、系统、完整征集地方文献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要加大宣传、引导和发动的力度,树立地方文献呈缴征集、收藏意识。宣传、引导和发动要解放思想,实现全方位多管齐下,比如在《珠海特区报》上开辟宣传专栏,在珠海电视台插播地方文献征集公益广告,利用各镇、街宣传栏出版主题板报等等。
  再次,珠海市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征集这方面的职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专职人员或征集组做好这项工作,要求触角敏锐,责任心强,对地方的情况比较了解;二是要有专项的经费支持这项工作;三是要建立相关奖励制度。
  
  二、整理工作要跟上
  
  地方文献征集回来以后,整理工作要跟上。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好,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呢?我们可以参照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做法:一是初步按载体归类。书归书,报归报,刊归刊。报刊能合订的则合订,特种文献能组成专题的就组成专题,不能组成专题的哪怕是一张纸都要当成一种书,以信封装上并加封页;二是分编。民国以前的按照杜氏分类法(即分史料、著述和出版物三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则按中小型图书分类法,现在征集到的五六十年代的文献也还按照中小型图书分类法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分。同一类文献分编相对照顾地区特征,使读者和工作人员方便查找;三是当地方文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很有必要编纂地方文献书目。地方文献书目在图书馆工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是揭示馆藏地方文献的工具,不少地方文献书目本身就是图书馆工作成果的展示;另一方面,地方文献书目又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工具,它在读者与地方文献之间架起了桥梁。在藏书建设方面,要用地方文献书目进行采购,核对馆藏,进行书目统计,以及进行版本考证。在读者服务方面,地方文献书目是地方文献借阅工作的常用工具,利用它可以进行科研课题服务,举办地方文献展览等。比如珠海市图书馆、珠海市档案馆、珠海市博物馆曾有过合编三馆代表性地方文献目录的意向。珠海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地方文献书目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开发利用要重视
  我们花那么多精力征集、整理、编目,目的就是为了传承文化,也是为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是提供读者阅览和读者咨询,阅览除了提供传统的来馆阅览外,将来还要提供网上阅览服务。地方文献的读者一般不多,但其层次往往比较高,而且经常带着课题前来查阅,很有针对性。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大二学生曾专程到珠海市图书馆查阅莫仕扬家族相关资料;比如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来查阅其著作或留美幼童相关资料的读者较多;又比如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要实施《关于东澳岛现代摩崖石刻项目初步设计规划》,就得到珠海市图书馆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该摩崖石刻项目所需要的地方文献资料;不少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落实研究项目时都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
  广东省很多地方纷纷开发自己的地方文献,有的地方文献进行很好包装之后,通常成为县、市领导馈赠贵宾的礼物;肇庆市重点开发利用与包公有关的地方文献,惠州市则重点开发利用和苏东坡有关的地方文献,地方传说,而珠海则重点围绕珠海历史名人打造城市品牌,近几年出版了多种研究专著,特别是《珠海历史文化书系》,规模宏大,包括《珠海历史名人丛书》、《珠海历史名人著作丛书》、《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丛书》、《珠海人文风物丛书》,目前已多达24种,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这表明地方文献是个宝,正朝着出版、销售、馈赠、收藏方向发展,甚至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在这方面,陕西、山西更是走在前面,山西晋祠就从不同侧面开发了系列产品,有厚重的专著,也有通俗精彩的读物,更有随门票一同派发的宣传小册子,把地方文献的开发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惠州则把和苏东波、王朝云的相关资料演绎成凄美的爱情小说。这些生动的事例说明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抓住卖点、开拓思路。
  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要加大投入,建立在征集、整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这是挖掘潜力,搭建平台,拓展空间的重要保证,此外要选准切入点,做好打造、包装工作,将有市场潜力的地方文献推向市场,并将经营所得用于再开发,形成良性循环,而地方媒体也应本着造福当地的宗旨,切实关注,多角度报道,使这一文化工程更加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倪俊明.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专家倪俊明先生的报告[J].汕头大学图书馆通讯,2003,(2).
  
   【作者简介】王利红(1968- ),女,广东省珠海市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