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云浮郁南大桥头村后山岗背岭遗址发掘报告

作者:盘桂杰




  【摘要】文章描述了背岭遗址清理出一批砺石、石8石镞等,其文化面貌和封开乌8岭同源,背岭遗址的发掘,是郁南地区年代最早的遗址。
   【关键词】郁南地区;背岭遗址;考古发掘
  
  背岭遗址位于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大桥头村后山岗,距郁南县城10公里。为配合广梧高速公路的建设,我们于2007年10月对背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根据地面暴露的范围,初步确定了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掘10×10米探方5个,5×5米探方4 个。
  本次田野工作共发掘探方9个,其中Ⅰ区发掘10×10米探方5个。
  Ⅰ区位于背岭的东部缓坡处,地势西高东低,5个探方分别为07YPBⅠT101、07YPBⅠT102、07YPBⅠT201、07YPBⅠT202和07YPBⅠT301。
  07YPBⅠT101位于发掘Ⅰ区的西南部,共分两层,西高东低,呈斜坡状。①层厚20~25厘米,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疏松,呈颗粒状,含大量的植物根茎,出土各时期的陶片及遗物,为表土扰乱层。②层深20~25厘米,厚40~50厘米,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呈块状,出较多的新石器晚期到早商时期以及战国至汉唐时期的陶片,出一定数量的磨制石器及砺石等早期遗物,②层下为红褐色原生土,未见遗迹遗物。
  07YPBⅠT102位于发掘Ⅰ区的西北部,共分两层,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堆积。①层厚15~20厘米,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稍硬但结构疏松,呈块状,含大量的植物根茎,出土各时期的陶片及遗物,为表土扰乱层。②层深15~20厘米,厚25~40厘米,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呈块状,出较多的新石器晚期到早商时期以及战国至汉唐时期的陶片,出一定数量的磨制石器及砺石等早期遗物,②层下为红褐色原生土,未见遗迹遗物。
  07YPBⅠT201位于发掘Ⅰ区的南部,共分两层,西高东低,呈斜坡状。①层厚10~15厘米,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较硬,结构稍疏松,含大量的植物根茎,出土各时期的陶片及遗物,遗物的数量较多,但大多残碎,共计有新石器时期晚期至早商时期的夹砂黑褐陶片,基本上看不出器形,但也有鼎足、圈足等少量可辨器形的陶片。汉至唐代的遗物也较别的探方多,仅有少量器物可以复原,器型以罐为主,也有碗、瓿等器型。同时还出少量近现代瓷片,为扰乱层。②层深10~15厘米,厚20~35厘米,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呈块状出较少,包含物较少出汉至唐时期的陶片。出一定数量的磨制石器及砺石等早期遗物,②层下为红褐色原生土,未见遗迹遗物。
  07YPBⅠT202位于发掘Ⅰ区的北部,共分两层,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堆积。①层厚10~15厘米,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稍硬但结构疏松,呈块状,含大量的植物根茎,人工遗物如陶片等较少,为表土扰乱层。②层深10~15厘米,厚20~40厘米,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呈块状,含少量的新石器晚期到早商时期以及战国至汉唐时期的陶片,未见遗迹现象。②层下为红褐色原生土,未见遗迹遗物。07YPBⅠT301位于发掘Ⅰ区的东南部,共分两层,西部略高东部略低,呈斜坡状堆积。①层厚12~18厘米,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稍硬但结构疏松,呈块状,含大量的植物根茎,出土少量各时期的陶片及遗物,为表土扰乱层。②层深12~18厘米,厚20~35厘米,土色为黄褐色,土质坚硬呈块状,出少量的新石器晚期到早商时期以及战国至汉唐时期的陶片,未见人工的遗迹遗物。②层下为红褐色原生土,未见遗迹遗物。
  07YPBⅡT101位于Ⅱ区西南部,共分两层,①层厚10~15厘米,土色呈红褐色,结构较松散,呈颗粒状,内含零星汉至唐的陶、瓷碎片和少量的近现代碎瓷片。第②层深10~15厘米,厚15~34厘米,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含少量粗砂粒,未见文化遗物。②层下为风化的基岩层。
  07YPBⅡT102位于Ⅱ区西北部,共分两层,①层厚8~12厘米,土色呈红褐色,结构较松散,呈颗粒状,内含零星汉至唐的陶、瓷碎片和少量的近现代碎瓷片,为扰乱的表土层。第②层深8~12厘米,厚15~35厘米,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含少量粗砂粒,未见文化遗物。②层下为风化的基岩层。
  07YPBⅡT201位于Ⅱ区东南部,共分两层,①层厚8~10厘米,土色呈红褐色,结构较松散,呈颗粒状,此层南部较低,略为斜坡状。内含零星汉至唐的陶、瓷碎片和少量的近现代碎瓷片。第②层深8~10厘米,厚20~40厘米,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含少量粗砂粒,未见文化遗物。②层下为风化的基岩层。
  07YPBⅡT202位于Ⅱ区东北部,共分两层,①层厚10~12厘米,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堆积,土色呈红褐色,结构较松散,呈颗粒状,内含零星汉至唐的陶、瓷碎片和少量的近现代碎瓷片,为近现代扰乱层。第②层深10~12厘米,厚25~30厘米,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含少量粗砂粒,未见文化遗物。②层下为风化的基岩层。
  在07YPBⅠT201探方的南部发现一个未扰乱的早期灰坑,编号07YPBH1。灰坑开口于②层下,距地表25~30厘米,打破生土。开口呈圆形,直径2.75米,大部分在探方南部探方内,局部叠压于南壁下。H1壁斜内收,上部分因水土流失已经荡然无存,仅剩底部。底较平略呈盆状,填土呈灰褐色,土质较硬,包含较多的红烧土块和随时块、木炭等,出较多的夹砂黑褐陶,但保存较差,大多破碎,无法复原。可辨认的器型有釜、鼎、豆等。最多见的为鼎足,平面呈椎状,截面呈半月状。该灰坑还出两颗碳化的果核,具体种类还未鉴定。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等,其中石器以石锛为主,另外还有石环、石镞、石纺轮和大量的砺石。陶器的纹饰种类丰富,除包括绳纹、方格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外,还有水波纹、弦纹等刻划纹。
  陶瓷器包括鼎足、器座、纺轮、釜罐类残片等,瓷器以碗为主。
  标本07YPBⅠT201H1:1;残长13厘米,宽7.5厘米,截面呈筒瓦状。
  标本07YPBⅠT201H1:2;残长7.4厘米,宽4厘米,截面呈筒瓦状。
  标本07YPBⅠT101①:1残长7.4厘米,宽4.6厘米,呈圆锥状。截面呈椭圆型。
  标本07YPBⅠT101②:1,残长8厘米,宽6.5厘米,截面略呈梯形。
  器座07YPBⅠT101②:3,残,截面呈筒状。(见图八:3)
  纺轮;标本07YPBⅠT101②:2残,直径2.9厘米,高2.7厘米,呈算珠型。
  瓷碗;标本07YPBⅠT101②:4,口径16厘米,底径8厘米,高5.4厘米。敞口浅腹,平底。
  石器包括石环、石锛、石镞等。
  石环5件,标本07YPBⅠT301①:1,残,截面呈锥状。
  标本07YPBⅠT202②:1,残,截面呈矩形。
  标本07YPBⅠT301②:1,残
  标本07YPBⅠT301①:2,残,双面管钻形成凹面。
  标本07YPBⅠT101②:5,残,截面呈T型。
  石镞两件,标本07YPBⅠT101②:10,残,截面呈菱形。
  标本07YPBⅠT101②:6,残,截面呈菱形。
  砺石标本07YPBⅠT101①:12,残,长7.8厘米,长条形,多面均有磨痕。
  石锛7件,标本07YPBⅠT101②:8,单面刃,个体较小,平面呈梯形,单边有肩。
  标本07YPBⅠT101②:11个体较小,单面刃,平面呈梯形,双肩但不明显。
  标本07YPBⅠT101②:9,单面刃,有肩有段,但肩段均不明显。
  标本07YPBⅠT101②:7,平面呈梯形,单面刃。
  标本07YPBⅠT101①:3,器身稍长,单面有肩。
  标本07YPBⅠT201①:1,双肩,单面刃。
  标本07YPBⅠT101①:4,双肩,单面刃。
  郁南县平台镇大桥头村后山岗遗址在整个云梧高速公路沿线中年代最早的遗址,在2004年的调查和试掘出土的遗物包括细方格纹陶片以及釉陶等东汉至唐代的典型遗物,年代跨度也相对较大,在整个公路沿线文化遗存迹象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但经过这次发掘,发现了更早的遗迹和遗物等古代遗存,从新石器晚期到唐代,其间各个年代的遗物都有发现,其年代跨度之大在云浮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广东省也是非常少见的。发掘的结果显示遗物之间有地层的叠压关系,有可能是一处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其文化面貌和封开乌骚岭同源。
  该遗址是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时代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晚期至早商时期;第二阶段为汉至唐代,特别是新时期至早商阶段的文化面貌和封开乌骚岭同时代遗存的文化面貌相同,为郁南县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意义重大。另外汉至唐代的遗物在郁南县的发现也不多,故评定级别为B级。
  
  【作者简介】盘桂杰,男,云浮市博物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瓷器鉴定,古建筑维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