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整合理论探析

作者:彭 静




  摘要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之一。文章试图分析文化整合在文化地理学中的基本观点,并结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整合观,对全球化下文化整合观的遵循和认同的重建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整合;文化整合;文化接触;全球化
  
  作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区别于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等。不论是狭义的分类(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或者广义的分类,按照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指出的,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可以看出,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尤其强调的部分,这也是区别于研究人文现象的其他科学的地方。
  二战以来,北美人文地理学的出现,并提倡以文化为核心来统率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从王恩涌对Terry G·乔丹所著的Human mosaic一书框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成为其书贯穿始终的五大主题,显然与以往一直把这五大要素看作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主要课题有所差异。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不仅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之一,在人文地理学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人文地理整体的研究特点以及其自身概念的发展演变及与现实的适应性都有紧密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文化整合概念的基本观点
  
  关于文化整合理论为各个学科研究所重视,目前有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第一种是指文化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第二种是指不同群体意识与价值观为内核的不同文化,在相互冲突与对抗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化,逐渐趋于一体化;第三种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整合。
  
  二、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整合理论
  
  “整合”(integration)一词是现代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共建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意指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一致,不出现游离、断裂或脱节;也指文化特质与文化模式之间的自成一格。“整合”这一范畴现在已广泛用于对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的研究。“整合”的概念包括“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两者是一个整合,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社会整合强调的是“社会角色——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同的一致性。而“文化整合”的概念强调的是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之间的发展与协调。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讨论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文化整合的同时,有必要对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整合观点作一个基本阐述。
  
  (一)社会整合的观点
  “整合”一词可能最早出自于生物进化论者的著述,但在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上最早使用“整合”概念的,却可能是英国19世纪著名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他那里,整合是作为一个社会有机论的术语而被使用的。他的社会进化理论,也是在秉承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法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用以说明社会发展的原因的理论。他通过对社会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析”和“相互依赖”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整合的观念。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是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而随着进化的发展,任何物质和结构的功能都要发生变化,体积的增加会导致分化的加剧,成长的生发过程也就是整合过程。与此相同的是,社会有机体或社会个体的人的生长,同样会引起结构或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可见,斯宾塞的“社会整合”观指的是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对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协调和控制。
  另外,俄裔美籍社会学家索罗金在《社会和文化的动力学》一书中,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在论述到社会现实和社会团结时,也都曾提到整合的问题。其中,索罗金尤其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的重要性,也强调过意义、规范、象征、价值是认识社会文化现实的关键,他强调过文化模式的相互依赖性,也强调个人人格互动作用。他认为社会制度文化整合的最高层次是以一系列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价值和法律规范为基础的彼此一致而又经由控制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尽管他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但不得不提出,他所说的文化含义是狭窄的。他所说的文化不包括物质文化的层面。
  
  (二)文化整合的观点
  文化人类学中对“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给予了比较详细阐述的学者,当首推美国的博厄斯及其弟子,然后是杜尔克姆、马林诺夫斯基和德·布朗。在进化论和传播论思想之后,博厄斯提出了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对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任何一个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创造有与本民族历史相关的文化特质、风俗习惯与思维趋向,人们不应以自身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优劣。随后,他又在传播的基础上阐述了个人对文化的习得或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传播和修正了牢固地维持了其内在和谐,传播的过程是接触、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修正的过程是情绪认同、经验内化和取舍吸纳的过程,只有被修正内容才能被赋予意义和获得整合。
  其后,对这一问题给予比较权威阐述的学者为本尼迪克特,她在很大程度上秉承和发展了博厄斯的观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她对文化整合的观点作了至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论述。与博厄斯相似,她认为文化整合的创始力量,在于个人以其主观标准对文化的选择、排斥和修正,而且文化及其内部的元素有着无限次的组合。但是,她认为文化的整合是相异的,没有两种文化是相同的,任一文化的整合模式也是偶然的,是对新文化特质的随机组合、重新解释和重新发展。这是她与博厄斯观点不同的地方。
  接着便是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观,与前者偏重于个体,偏重于文化圈与文化圈之间的关系不同,他偏重于社会,偏重于文化各成分之间的内在和谐,也偏重于社会道德的重构和社会规范的建立。
  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是继杜尔克姆后对整合提出重要观点的学者。前者的结构功能论整合观,从社会的角度阐述了整合的功能,他认为,任何文化或社会都是一个整合完好的系统。在这一整合完好的系统中,在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业已确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们构成该社会共同体的一系列制度。马氏则从文化需求的角度阐述整合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的一个人工的再造系统,它的功能就是对人之需求的满足。其次,文化系统内各因素构成一种特殊的等级序列,生物系统居底层,社会结构系统居中层,文化符号系统居上层,每一层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制约着与它接近的那个系统的满足方式。可以说,两人创立的结构功能主义和需求功能主义,极大地发展了社会学和文化学上的整合观,使人们对社会的分化与整合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