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民俗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浅析

作者:韩宗坡




  摘要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得以西和乞巧风俗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保护与发掘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各地政府及民众群起而努力的事情。然而,这些保护究竟是“保护”,还是“破坏”?出路在哪里?是走向灭亡?抑或涅槃后重生?文章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西和乞巧风俗;发展变化;遗产保护
  
  据兰州大学柯杨先生的调查报告及对西和的调查可知,乞巧风俗主要流传于西和县境内长道、何坝、汉源等12个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和礼县西部靠近西和县的盐官、祁山等8个乡镇的大部分地区。我们所说的“西和乞巧风俗”是“以盛行于漾水河流域的现存的民间乞巧风俗事像为内容的地域性民俗”。
  
  一、西和乞巧文化概述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北毗邻礼县,东北与天水市、徽县相邻,东南与成县接壤,南接武都和康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农业县。
  自夏商周以来,一直是甘肃入蜀的主要官道。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北方入川多走东道,西道遭冷落。随着1935陕川公路及1949年后宝成铁路及复线、高速公路等修通,西和被挤出入蜀要道之外,与外界的联系就很少了。
  北宋以后,随着官道的改线,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西和与外界联系减少,形成不同于西和县之外的“风俗岛”,一些早期民俗民间文化得以完整保留和传承下来,成我国乞巧与七夕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且历时之长、仪式之完整、规模之大、唱词之独特丰富均属全国仅有。西和乞巧历时七天八夜,连同前期排练准备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各项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内容丰富多彩,仪式隆重热烈。
  
  二、传统乞巧活动在当代的变化
  
  近年来,西和乞巧文化正遭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个别村庄已经停止乞巧几年。即使保存乞巧的村庄,其具体形制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将主要变化概括如下:
  1.乞巧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乞巧参与者已经由原来的主要有12岁以上的未婚姑娘,变成了当前的中年妇女和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占据主体,以后会不会变化,尚未看出端倪。传统的乞巧只限于未出嫁的姑娘,结婚的妇女只能充当教练或场外指导的角色,因为只有未出嫁的姑娘才有资格乞得心灵手巧,乞得如意郎君。如今的乞巧多为中年妇女参加,我们走访的牌坊村、花园村、黄磨村等都是以已婚中年妇女和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为主。
  2.乞巧的仪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尽管乞巧的仪程上大体延续了古老的乞巧传统,但一些信仰成分较多的仪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甚至消失。比如跳麻姐姐的活动,在大多乞巧点上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是跳,也是为了给来参观研究的人表演的,已经失去了原来信仰的成分。
  3.乞巧活动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现在的乞巧活动中糅进了浓厚的现代气息。就舞蹈而言,传统的连臂踏舞,载歌载舞已经成为少数,更多的是现代舞蹈。几乎每一乞巧点都配有录音机,放的是流行的录音带,跳的是现代歌舞。只有中老年妇女参加的乞巧点还有较多的传统成分,但也不再跳麻姐姐了。
  4.乞巧活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当前的乞巧活动能够已经由娱神乐人的乞巧转到了娱乐为主的庆典性的节日,从单纯关注自身转到了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传统的乞巧是姑娘们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如意的郎君;现如今的乞巧,姑娘们除了乞求灵巧之外,更主要的是娱乐,在紧张忙碌之余放松一下,使身心得到放松与休整,她们唱的新编唱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描绘西和景观、歌颂党的政策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
  
  三、对当前变化原因的思考
  
  (一)社会文化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发展与变化,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政治体制也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在这个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转变到了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与神话的基础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消费品已经由自己制作为主转变到到了购买为主。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城市,农村地区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些,是牛郎织女近代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现代备受欺凌的惨痛教训的阴影造成的盲目崇洋媚外与文化自信心的不足,一些强势的或者主导的个体有意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到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文化生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牛郎织女这一讲述发生演变的重要原因。西方的强势话语对国内的影响及其国际作用的发挥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二)具体原因
  关于上文所述西和乞巧风俗在当代的变化的具体原因,起码有以下几点:
  1.半夏的种植与收获。随着由野生到人工试种的成功,半夏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利润率高,已形成一条新型的产业链。农历七月初,小麦已经收割完毕,正是半夏收获时期,而半夏的收获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需要大量人手,与乞巧时间冲突,姑娘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参加乞巧。
  2.外出打工潮的影响。近些年,一些初中毕业再未上学的大姑娘们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造成了乞巧主体的缺乏,这个是影响乞巧风俗传承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学校教育的重视,教育观念的落后。尽管乞巧的时间正值暑假,但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乞巧,而是在家学习,或去参加补习,认为参加乞巧活动是不务正业。其实,地方性知识的培育与生存技能的培养是教育中最根本的内容。但是,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课本外知识的排斥已经形成了一种顽强的力量。这个原因,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民间文化的漠视与偏见,是影响乞巧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原因。
  4.姑娘们价值取向的转移。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姑娘们受教育的程度整体提高,且由于生育率有所下降产生的对于学校教育等的重视,她们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巧娘娘等神灵的崇拜热情逐渐地减弱,进而不再参加乞巧活动,而注重自己其他方面的修养,如考取和攻读大专院校、学门手艺、除外打工挣钱等。
  5.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规模化生产和商业主义的流行。乞巧活动中女孩子所乞求的“巧”的内涵主要是容颜、才艺、智慧,而可以学习与交流提高的主要表现为女红。当前,传统的祈求一手好茶饭、一手好针线,有个好对象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已经失去了作用,不像过去,巧拙、婚姻直接影响到姑娘们的生活质量。一些女孩子也就认为乞巧失去了意义,因此参加乞巧的热情也必然减弱。
  
  四、涅槃与拯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努力,作为民族的“根”的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将面临娱乐至死的前景。为此,如何实现文化的涅槃与重生?也许,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一)从总的原则上来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阶段,后世,特别是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代表的学术重构,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