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作者:冷建平




  摘要 在全球文化激烈竞争化的今天,作为文化有机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展示国家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发展,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国家,还是一个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而科学发展的国家。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方面,我们面临着许多必须探索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递。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创造和孕育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渊源的文化基因,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个性特征。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独具个性特色,具有历史积淀和地域性突出普遍价值的活态传统,它造就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源头,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民俗风情之结晶,是一个民族的情感、民族凝聚力的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人们代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财富。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们生活生产方式,民族个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习惯的具体呈现,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它以口传心授作为活态的精神文化。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统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真正形成人们共同的文化保护意识,使传承之链存在延续乏术之危险。即使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例如每逢年节,以狮舞作为典型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其激情四溢、刚劲豪放,色彩浓郁、气息古朴,情趣率真、风格独特,都理所当然地成为营造热闹喜庆气氛的主角,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淳厚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人们表达生活感情,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重要方式,在不断地反映体现和传递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条大河,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条大河之源;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棵大树之根;如果说传统文化是大地上丰收的庄稼,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些庄稼生长的土壤。由此佐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依旧具有生命力,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开拓保护创新发展。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的传承。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演变始终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文化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在发展中传承。因为传统根植于生活土壤,是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活态的流动的,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传承和延续,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有形可依有据可查,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遗存在人们记忆深处和生活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决定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共识,与人民群众有着一种息息相关的天然联系。至于那些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间节庆等,任何一项独特的文化习俗都凝聚着世世代代人的心血,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信念源泉和认同纽带,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参与,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认知思维方式。人民是一个活着的、传承着的、运动着和发展着的文化族群,每个不同的民族,每个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弥足珍贵的瑰宝。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的文化传承下去,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尝试。
  。
  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选择性继承,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而文化是一个传统,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传统不可能停留,停滞的传统一定会死去,有创新才会有传统,没有创新的传统就是个化石。因为,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体现文化创新本质的创新文化是文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的叠层和变体。以非物质形态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沟通的惟一渠道,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厚基石。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现象的更迭变化不会轻易改变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民族文化的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石上,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讲究的就是人人参与、广泛参与,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主人,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让更多人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每个人都来关注中华文明的博大历史和民族精髓,使我们民族的优良血脉一代代传承延续下去。所以,我们要以创新的发展思维,用创新的发展模式,走创新的发展道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活态保护,应通过一种活生生的、可感知的、可视的和实体的来再现一种生存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适应现代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体现时代特点,提升精神内涵,通过各种形式让人们知道自己创造文化的重要和珍贵。使人们有机会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美。继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延续民族的血脉;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尽微薄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共同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约定俗成的活态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内涵,从而使这种活态的不断地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保持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化,真正汇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乃至人类文化进步之中,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精神意识之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