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旧五代史·乐志》综述

作者:张月月




  摘要:《旧五代史·乐志》记载了当时由于战乱不断,导致了“雅音废坠”、“礼之缺坏”。面对如此情形,五代统治者都认识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重要。为了维护其统治,试图重修“礼乐”。文章依照《旧五代史-乐志》上、下两部记载的“用乐”内容进行归纳,期望对当时“君王之乐”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礼乐;乐舞;八十四调;乐志
  
  《旧五代史·乐志》为北宋初年薛居正主持编纂,完成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该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它不同于《隋书·音乐志》、《旧唐书·音乐志》等。是因为正如《乐记》所云:“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蔗是也。唯君子知乐。”“音”是属于庶民的;“乐”则被赋予了政治道德,对思想有触动,起教化作用,是代表“君子”(君王)的。故该志是专门记述君王如何规范用乐的“乐志”。
  
  一、旧五代史·乐志上
  
  五代时期(907-960),国家动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其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根植此“土壤”之上,礼乐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旧五代史·乐志上》记载:“唐季之乱,咸、镐为墟;梁运虽兴,《英》、《茎》扫地。庄宗起于朔野,经始霸图,其所存者,不过边部郑声而已,先王雅乐,殆将泯绝。当同光、天成之际,或有事清庙,或祈祀泰坛,虽箕虞犹施,而宫商孰辨?遂使磐襄、鼗武,入河、汉而不归;汤濩、舜韶,混陵谷而俱失”。面对此情形,当时的官员上奏君王,要求从修雅乐。据《旧五代史·乐志上》记载的官员作者归纳如下:
  太常卿边蔚:“周广顺元年,太祖初即大位,惟新庶政,时太常卿边蔚上疏请改舞名”。
  翰林学士窦俨:“汉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翰林学士窦俨上疏论礼乐刑政之源”。
  枢密使王朴:“汉世宗显德六年春正月,枢密使王朴奉诏详定雅乐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并造律准”。
  兵部尚书张昭:“若不深知礼乐之情,安能明制作之本……臣等今月十九日于太常寺集”。
  太乐令贾峻:“奏王朴新法黄钟调七均,音律和谐,不相凌越。其余十一管诸调,望依新法教习,以备礼寺施”。
  值得注意的,在《旧五代史·乐志上》中多次提及祖孝孙。他在唐天监年间定宗庙之乐。《礼乐志》云:“初,祖孝孙已定乐,乃日大乐与天地同和者也,制《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数,号《大唐雅乐》一日《豫和》,二日《顺和》,三日《永和》,四日《肃和》,五日《雍和》,六日《寿和》,七日《太和》,八日《舒和》,九日《昭和》,十日《休和》,十一日《正和》,十二日《承和》用于郊庙、朝廷,以和人神。”其乐以“雅”为称,取《诗序》“雅者,正也”之义,其旨同周礼之“雅”相通,皆示华夏礼乐之正统。取十二,乃合天数,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应。可见当时的官员都试图以重修礼乐为核心,重建封建秩序,服务君王。君王们也深知“古之王者,礼定制礼,功成作乐”的道理。
  首先他们以登歌、酌献之舞为主,进行用乐规范的调整。据《旧五代史·乐志上》的记载作者归纳如下:
  后梁:肃祖宣元皇帝室日《大合之舞》。
  敬祖光宪皇帝室日《象功之舞》。
  宪祖昭武皇帝室日《来仪之舞》。
  烈祖文穆皇帝室日《昭德之舞》。
  后唐: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室酌献,舞《武成之舞》。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室酌献,舞《雍熙之舞》。
  后晋: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室酌献,舞《咸和之舞》。
  后汉:汉文祖明元皇帝庙室酌献,舞《灵长之舞》。
  德祖恭僖皇帝庙室酌献,舞《积善之舞》。
  翼祖昭献皇帝庙室酌献,舞《显仁之舞》。
  显祖章圣皇帝庙室酌献,舞《章庆之舞》。
  后周:周信祖睿和皇帝庙室酌献,舞《肃雍之舞》。
  僖祖明宪皇帝庙室酌献,舞《章德之舞》。
  义祖翼顺皇帝庙室酌献,舞《善庆之舞》。
  庆祖章肃皇帝庙室酌献,舞《观成之舞》。
  其次对舞蹈进行规范,把舞蹈分为二种:
  一种称为文舞,为宴饮时表演,舞蹈的人数六十四人,分为八佾,每佾八人。舞人服饰为:冠进贤冠,服黄纱袍,白纱中单,卓领襟,白练礻盖裆,白布大口挎,革带,乌皮履,白布袜。左手执籥(周礼云:“籥如笛,三孔,大者七孔”),右手执翟。
  一种称为武舞,周礼云:“此舞为兵舞”。舞蹈的人数六十四人,分为八佾,武舞服饰为,武舞人服弁,平巾帻,金支绯丝大袖,绯丝襦裆,甲金饰,白练盖裆,锦腾蛇起梁带,豹文大口布袴,鸟皮靴。左手执干,右手执戚。戚,斧也。并且所有表演文武舞者皆取年十五已上,弱冠已下,容颜端正的。
  最后对乐名进行改编,五代时期依循前朝祖孝孙定的《十二和曲》改为《十二成乐曲》。其名如《旧五代史·乐志上》己述依次如下:
  祭天神奏《豫和之乐》,改为《禋成》;祭地祗奏《顺和》,改为《顺成》;祭宗庙奏《永和》,改为《裕成》;祭天地、宗庙,登歌奏《肃和》,改为《肃成》;皇帝临轩奏《太和》,改为《政成》;王公出入奏《舒和》,改为《弼成》;皇帝食举及饮宴奏《休和》,改为《德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正和》,改为《驿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改为《允成》;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改为《庆成》;郊庙俎入奏《雍和》,改为《驿成》;皇帝祭享、酌献、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改为《寿成》。
  改乐名的目的为了“世不相沿”,无论历朝如何更改乐名,其“什么礼,用什么乐”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
  
  二、旧五代史·乐志下
  
  首先,《旧五代史·乐志下》接上部继续列举了五代重新修改的“用舞之名”。周广顺元年,太祖初继位,为了惟新蔗政,改前朝的“十二成”为“十二顺”。《旧五代史·乐志下》中《十二顺乐曲》规范如下:祭天神奏《禋成》,请改为《昭顺之乐》;祭地祗奏《顺成》,请改为《宁顺之乐》;祭宗庙奏《裕成》,请改为《肃顺之乐》;祭天地、宗庙,登歌奏《肃成》,今请改为《感顺之乐》;皇帝临轩奏《政成》,请改为《治顺之乐》;王公出入奏《弼成》,请改为《忠顺之乐》;皇帝食举奏《德成》,请改为《康顺之乐》;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庡成》,请改为《雍顺之乐》;皇太子轩悬出入奏《允成》,请改为《温顺之乐》;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庆成》,请改为《礼顺之乐》;郊庙俎人奏《骍成》,请改为《禋顺之乐》;皇帝祭享、酌献、读祝及饮福、受胙奏《寿成》,请改为《福顺之乐》。
  从乐名“和”、“成”、“顺”三个褒义字的运用,可以察觉出尽管当时军阀混战、割据,历代统治阶级依然期望“和顺”的感情色彩。
  其次,通过历代官员的奏章,记述礼乐中所用的律制以及用律的过程,其中以“八十四调”(隋代初年,万宝常最早提出了八十四调的理论)列举最多。《旧五代史·乐志下》:“以上下相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