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从《指路经》看彝民族的原始宗教观

作者:刘慧平




  摘要:彝族的原始宗教观念主要体现在彝文古籍当中,而彝文《指路经》是彝族的重要宗教经典,它对于我们研究彝族的历史源流、宗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具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典文献资料。同时,《指路经》又是以彝族的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透过《指路经》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彝族人浓郁的原始宗教观念。
  关键词:《指路经》;彝族;原始宗教观
  
  彝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源远流长,并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同时,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发达的物质财富和丰硕的精神财富,并拥有大量本民族的古典文献。这里面既蕴藏有古老的文学、历法、哲学及天文的知识,又保存了很多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原始资料,而《指路经》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指路经》它深深地植根于彝族社会历史生活之中,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反映出了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本文仅从宗教的角度来剖析《指路经》中所反映出来的彝族人民的原始宗教观念。
  
  一、彝文《指路经》概况
  
  《指路经》又叫“送魂经”,是彝民族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的“送灵”仪式上,由祭司毕摩念诵的一种专题经文。由于彝族各支均有自己支系的《指路经》,故而各地名称各异,有的叫《开阴路》、《阴路指明》,有的称为《指阴路书》、《教路书》、《教魂经》等。各支《指路经》虽然书名相异,但主题内容在总体上却是一致的,都是毕摩在举行祭祀活动时为亡人指魂的文字记录,它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为一体,反映出了当时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面貌。
  彝文《指路经》是毕摩为死者超度亡灵而念诵的经文,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死者的灵魂送回到祖先的居住地。所谓“指”即“指引”、“指导”;“路”即“阴路”、“归路”,即亡人魂归祖地的路线,也就是亡人祖先从原始居住地迁到现时居住地所经过的路线。这对于每一个亡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毕摩自始至终是一个善良的引导者,通过毕摩的吟诵,指引死者的亡灵一步一步地向祖先居住的地主前进。
  
  二、《指路经》所反映出的彝族原始宗教观
  
  《指路经》是彝族宗教文化的经典文献资料,它通过呗耄(彝族祭司)的反复念诵,指引死者的灵魂返回祖先的故居地,使死者灵魂顺利地回归到祖先发源地。经文完整地再现了死者从死亡的那一刻起,毕摩是如何一站一站地指引其灵魂上路闯关,一直到达祖先居住地。纵观全篇的内容,我们可以对彝民族整个社会面貌窥见一斑,它以彝民族现实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毕摩为亡灵指引归路的整个仪式活动,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内心深处的灵魂观、祖灵观和丧葬习俗等原始的宗教观念。
  
  (一)“三魂”观念——彝族灵魂观的核心
  在彝族原始的宗教观念中,彝族人普遍信仰灵魂不灭,灵魂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操纵者和主宰。灵魂可以脱离人的身体而存在,它并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当灵魂离体不归时,才意味着真正死亡。在彝文文献《祖神源流》就有记载:“万物有灵魂,无魂不会生,人生魂来附,人死魂先去”。而最能体现彝族人灵魂观念的就是“三魂说”,他们认为人在世时就已经具有了三魂,那么死后也应该相应地存在三魂。这种灵魂观念在各地《指路经》里均有明确地记载,如:
  “人死变三魂,一魂守往密尼(密尼:彝语,即“祖先”之意),一魂守焚场,一魂留宗祠,享子孙祭奠。”(贵州大方县《指路经》)
  “人有三个魂,人骨守坟墓,魂魄往阴间,精灵居神位,真是这样的。”(贵州赫章《指路经》)
  “亡魂有三个,一个随祖走,一魂来守坟,一个人阴间。”(云南双柏《指路经》)
  上述例举的是各地《指路经》关于“三魂说”的记载,尽管在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所表现出来的灵魂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认为人死有三魂,一魂归祖,一魂守坟茔,一魂附着于祖灵,供子孙祭祀。从彝族的“三魂”观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三个灵魂的归宿与后人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守坟和归祖的魂与家人的关系不甚密切,而守灵牌的魂则与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此魂保佑子孙后人富贵和繁荣昌盛。
  彝族“三魂”观念是宗教信仰的基础和出发点,“三魂”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成为一个共同体,是彝族人民灵魂观念的核心。它在悠久的彝族文化中,随处可见的这种灵魂观是宗教信仰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底层的表现。勤劳的彝族人民也正是在信奉灵魂不灭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
  
  (二)“祖灵”观念:彝族民族认同的基础
  在彝族的信仰世界里,有一种强烈地回归到民族发祥地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突出表现就是他们对“祖灵”的信仰。祖灵信仰,是对祖先灵魂的信仰。15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先民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分裂为武、乍、糯、恒、布、默六个支系。称为“六祖分支”。因此,彝族的民族认同与远古的民族迁移过程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我国彝族著名学者巴莫曲布嫫对于彝族的民族认同问题也阐述了她的看法:“作为一个族群文化圈来说,整个彝民族的认同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符号’所建构:其一,阿普笃慕及六祖;其二,家支守法制度;其三,毕摩文化;其四,语言与文字;其五,支格阿鲁”。(巴莫曲布嫫:《神图鬼板与仪式象征——凉山彝族巫祭造型的文化传承之考察》,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论文,1998年6月,德国,特里尔。)在这五个方面中,寻根认祖的思想它支配着整个族群意识,祖界是他们人生归宿追求的最高境界。故而,死者之灵要奔赴理想的世界,就必须到达祖界,与远祖之灵团聚,这也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如《指路经》写到:
  “布(布:彝族的一个分支,与后文的默、乍、恒、糯、武一起构成彝族的六个支系。)与默相会,武与乍相会,糯与恒相会,女与男相会,六家一处会。”(贵州大方《指路经》)“吉逝的你啊(彝族在悼丧期间,忌用死者姓名,故诵经时用“洁逝的你呀”一句来指亡者。)现给你指路。顺祖迁路线,返回祖居地。祖先召唤你,即刻就上路。”(四川美姑《指路经》)
  “爷死归那里,奶死归那里,父死归那里,母死归那里,妻死归那里,夫死归那里,儿死归那里,囡死归那里,孙死归那里。同宗归那里,同族归那里。姊妹归那里,兄弟归那里。人人必同归,就是这般啊!”(云南红河《指路经》)
  另外,《指路经》中所反映的祖灵世界是始祖阿普笃慕、“六祖”和各地祖先灵魂集聚的地方。彝族人民通过对祖先居住地的生动描写,勾画出一个个理想的田园世界,更反映出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指路经》中关于祖居地的描写:
  “莫木古尔呢,是个好地方。
  屋前的草杆,也能结稻谷,稻谷金灿灿。
  屋后海克草,也能结荞麦,荞粒金灿灿。
  此地又有水,水中鱼儿跃。
  此地又有山,山中兽成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