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试论如何发展本土设计语言

作者:魏 巍




  摘要: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现代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本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本土化;本土语言;本土设计语言;民族的
  
  “本土化”,“本土”早已不是代表凝固不变的传统,文化上的混杂性,已在传统的东西方概念中加入了更为复杂的因素。
  中国的本土化指的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流传甚广的传统文化。
  “本土语言”指的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
  “民族的”,中国民族的指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现出的传统图形,也包括传统彩陶、石器、青铜器、漆器、雕刻或具有传统意味的其他物体形状及其表面上的纹样和装饰,还包括民间艺术的方方面面以及书法和传统绘画等,此外,其他传统的姊妹艺术,如传统剧目、民间舞蹈、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等艺术样式,其形象也具有浓郁的传统意味,理所当然地属于本土论及的文化范畴。
  
  一、我们本土设计语言的现状
  
  当前我们国内的艺术设计领域本土性的设计发展并不是很理想,虽然很多的设计师在为之奋斗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乃至传统艺术不屑一顾,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不再是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长的。我们为能用自己的嘴去说出别人的理论观点而沾沾自喜,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没有深入地研究我们的本土语言,以至于我们一张口就是别人的。我们甚至沦落到了为西方的艺术设计理论去努力的寻找依据的地步了。我们的前人那样生动而精湛的艺术设计语言,为什么在今天受到了如此冷落?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思考之后我觉得就是要坚持用我们本土语言说话,因为这是重新找回自己艺术语言的惟一依据。
  所以,每当我们看到一幅国内的设计作品的时候,就习惯性地站在另一个世界的文化艺术立场上,我们既不敢妄加评论那些看不懂的抽象作品,也不敢面对那些泥土般的作品,我们既没有大胆的批评,也没有热切的赞扬,什么都没有。
  
  图1
  
  面对文化全球性的趋势,当前存在有两种态度倾向:以文化全球化来取代本土化从而导致本土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过分强调文化的本土化,一味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滋长出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
  毫无疑问,中国的设计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设计师成功运用本土化语言设计作品
  
  我国的本土化设计,在国内有很多成功的设计师将本土文化与设计融合成功。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很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他为荣华饼家设计的标志,沿用的传统的吉祥图案“牡丹花”与“明月”,以及荣华二字的书法,就很中国、很传统,很吉祥,也很现代。
  靳埭强先生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也很有中国民族的特色。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根深蒂固的认识吧(图1)。
  励忠发设计的中国联通新的标志,该标志是由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天长地久。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的寓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的含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都洋溢着古老东方久已失传的吉祥之气。标志造型有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着心(图2)。
  
  三、设计师成功运用本土语言设计作品的关键
  
  这些作品极其重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样式表现语汇兼收并蓄,融合贯通在平面设计之中。
  这些作品深化了平面设计中的主题和内涵以及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气质,以独具特色的风格面貌融入到当代世界优秀平面设计作品之列,充实和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词汇,对推动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品通过借用图形的形式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平面设计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以深化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展了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四、如何去发展我们的本土设计语言
  面对文化全球化大潮的冲击,我们的对策应首先顺应它,同时与之沟通对话而非对立,并在不损害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来扩大本土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换言之,我们既要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同时又不受制于全球化的作用。
  西方设计有着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系统知识理论构架。这些知识体系日益成为他们影响世界的重要话语资源。然而,当代中国设计没有经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也没有出现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缺少像西方那样丰富的设计话语资源。因此,当下中国本土化设计的发展很显然离不开全球化的设计语境。面对各种各样的西方设计话语资源,我们需要以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待。
  
  图2
  
  首先,我们要发现西方理论的盲点,然后摒弃对西方大师的理论。也就是通过对西方理论与本土语言间无法弥合的差异的识别和分析,找出西方理论作为一种“超文化的”“元语言”的局限,找出它背后依据的意识形态的死结,找出其一厢情愿的,削足适履的一份困境。它旨在说明第一世界对我们本土文化的误解和扭曲的根源,说明西方设计理论本身就是在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忽略、轻视和扭曲之中产生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权利的共生体。对于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中国设计家来说,他的困境是明显的,他只有被动地接受西方话语所施与的无尽的语言暴力。无论他贬低或是抬高民族传统,他的标准都不免是西方式的。
  其次,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迫切的工作去做。我们应该运用本土的新的理论创造以理解艺术设计。这是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性的产生,是本土话语实践的展开,是在第一世界理论的盲点和不见之处打开新的视域,是无限的可能性的呈示。它不是一种统一的和绝对的新的替代性的理论,它不具有“取代”和“消灭”西方理论的宏愿,它是理论的增殖,而不是理论的更替。它是在对第一世界话语的反思和质疑的基础上,重新把理论的空域置于本土文化之中,把来自于本土语言的特征与新鲜经验中的契机以及其有生命力的点加以扩大和加深。
  最后,我们再回头去浏览和揣摩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不难看出和发现它们的成功往往与其恰倒好处地运用传统文化有关,既体现了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借鉴和弘扬本土设计语言有助于在优秀的文化传统及历史文明的基础上更好地以现代设计理论和表现手法丰富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段,切实推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土设计语言是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发长起来的平面设计,将使现代平面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魏巍(1983- ),女,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