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观音菩萨的民间化小议

作者:王红梅




  摘要:观音,本来只是佛教当中一位普通的菩萨而已,在佛教众多神祇中本来名不见经传。然而一传入中国,观音菩萨便迅速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并广为人知。在这个中国化的过程中,观音菩萨因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有求必应的特性逐渐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在中下层民众中取得广泛的信仰群体,走向民间。
   关键词:佛教;观音;中国化;民间化
  
  观音,是一位广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佛教菩萨。她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在危急时刻,民众总是想起她,只要诚心祈念,就能解救苦难。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其信众之多,是佛教中其他诸神无法比拟的。现在我们看到、信奉的观音,多为婀娜多姿的美丽女子,妙相庄严,沉着静穆,庄重慈善。在原始印度佛教中,观音是一头可爱的小马驹,即便是初传入中国之际,仍现男身。之后,随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观音形象逐渐呈现男身女相,或是女身男相,之后完全变为女相,成为现在中国民众所信奉的观音形象。
  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看成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表现,是观音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影响下自我嬗变的结果,也是佛教通俗形象的关于对佛、菩萨、鬼神崇拜信仰的内容。正如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中所说 “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圈时,它必须适合受体文化的特殊情况。……没有这种适应,就会引起强烈的拒斥反应,传播便很难进行。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扎根,就因为对中国文化采取了一定程度的依附和迎合,没有这样一种适应过程,就不会有后来佛教的广泛传播。”。[1]这道出了佛教在中国传播得以进行的深层次原因。当佛教进入之际,中国已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宗教、伦理体系,亦即具有了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思维模式,佛教要想在中国立根,必然“必须将已经存在的各种思想作为材料构筑自己的体系”[2]。佛教也确实这么做了。“援儒入释”“援道入释”就是我们对这种用本土材料构筑大厦的常用说法,更遑论明清愈演愈烈的三教合一了。于是,有了现在让国人为之自豪的“中国佛教”。佛教神祇——观音,亦是如此。观音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世俗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面,发展成了汉族地区民间的观音信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只要口念观世音名号,观世音便会现身解救,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繁复的仪式。同样,在《普门品》中,还具体描述了观音现身救苦救难的各种情形,和其现身的各种法身,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慈航三十三现。民间的观音信仰,充分保留了这种说法,但同时也因民众的务实,好简略等心理变得更加简单化、随意化、功利化。于是,他们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杜撰了观音现身救苦救难的一系列故事,也创造了不少中国特色的观音形象。这就是体现在独具民俗特色的一系列观音形象,如杨柳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马郎妇观音、送子观音等等。这些观音,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百姓根据自己当时的实际,出于纯粹的现实需要而创造的。特别是送子观音,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民众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些没有子嗣的人家,在面临此等困境、求救无门的时候,刚好出现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必然的,会向这法力无边的菩萨求子,希望她能赐给自己孩子。送子观音于是便产生了。
  同时,他们也为观音创造了中国化的来历,元代赵孟頫夫人管道升《观世音菩萨传略》根据中国传说,把观音身世中国化,说是中国古代某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同时也在其中说明了千手千眼观音的来历。而这个故事,可谓是在中国特定的孝道文化中才能产生的:妙善不计旧恶,为救父亲,心甘情愿毫不犹豫献出双眼双手,如此至孝,不就是我国古代孝道思想的一脉相传吗?而其做法,因合乎孝道,至情至性,感动人心,是中国人所提倡称道的,怎么可能让如此孝女就此失去眼手,于是这个传说中又让上天赐予其千手千眼,佛教的因果报应,俗话中的好人有好报在这里同样也得到充分体现。管道升或者应该说中国民众,“把人情揉入佛法之中”,用传统中国文化中儒家“孝”的思想来穿凿附会,创造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中国观音,也创造了一个充满教诲意味的观音。
  这个中国观音,无论是外貌还是来历,都与初入中国的那个威猛大丈夫相差何止千万里,但其以无边法力救助众生的本质没有改变。在观音初传入之际,天下大乱,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迫切需要一位能救助他们的神灵,但他们并不懂佛理的奥妙,佛性的深浅。很多时候只能凭感性来选择甚至改造他们的神灵。而且,对他们来说,“佛教中的佛远居西方的极乐世界,众生难以与之接近,因而无法满足世俗群众迫切而又现实的需要。这样,能够出莲座、历下届、主张‘随类化度’、对一切人都救苦救难不分贵贱贤愚的观音菩萨便脱颖而出,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更没有自主权的普通百姓的信仰。”且隋唐之际,佛教为吸引大众信徒,早已开始我们常说的世俗化之路。当时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通俗文献——变文、俗讲、佛教传奇故事,以便能以通俗易懂、有趣有效的方式向普通大众宣讲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吸引民众信仰。随着这股潮流,观音信仰也越来越受普通大众的接纳与欢迎。
  前面说过,民众信仰观音,纯粹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观音的大慈大悲,观音的普度众生,观音的救苦救难,迎合了他们信仰的世俗功利性。祈福禳灾,追求现世的利益,是他们信仰观音的主要动力。他们的神,必须是“有求必应”的,通常,他们是为自己生活中种种烦恼、不如意,为他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为他们的前程等等俗世利益信神的。当神灵灵验,他们也通常是“有应必酬,”非常的现实。佛教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编纂了许多观音灵验故事。如南北朝时,南朝傅亮《光世音灵验记》、张演《续光世音灵验记》、陆杲之《系观世音灵验记》都宣扬观音法力无边,如何灵验之事,还说得有根有据,煞有其事的样子。并广泛宣讲,让民众信以为真。可想而知,当民众知道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神灵之后,如何能不对她顶礼膜拜?
  于是,观音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民间普度众生,和许多道教俗神一样被接纳于庞杂的民间诸神之中,接受人们的香火,倾听人们的祈求,为广大民众救灾解难,俨然是民众的精神依靠。每当遇到苦难,人们往往口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求她消灾解难,度过困厄。这是民众对观音的信任与信赖。
  一位佛教菩萨,在进入中国后,从男性变为女性,从神圣的宗教胜地走向世俗的民间,被拉进中国庞大且十分庞杂的民间信仰体系中,在民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拥有广泛的信众。这是佛教适应中国,走向中国化的产物之一,是佛教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交融的结果。有人曾给民间信仰下过这样的定义:“民间信仰是指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些超自然力量,以祈福禳灾等现世的利益为基本诉求,自发在民间流传的、非制度化、非组织化的准宗教。”以此观之,观音信仰很是符合这个定义。如此说来,观音信仰可说是民间信仰的一个部分,也难怪这位大慈大悲的菩萨老是和闽台民间信仰中大名鼎鼎的妈祖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M].学苑出版社,2001.
  [2]李利安.中国观音文化基本结构解析[J].哲学研究,2000,(4).
  [3]魏迎春.敦煌菩萨漫谈[M].民族出版社,2004.
   [4]佛教小百科—观音宝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魏德毓.林国平指导《观音传说与民众宗教信仰心理》(未刊硕士论文)[M].福建师范大学,2002.
  [6](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M].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
  [7]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8]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隋)智疏,(唐)湛然记,(宋)道威入疏.妙法莲华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李利安.观音信仰的中国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简介:王红梅(1983- ),女,四川邻水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基督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