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德庆堂建筑艺术的奇葩

作者:佚名




  广场中央,—尊青铜雕格外引人瞩目。
  一只小鹿跪吸于母鹿脚下,一大一小,神态各异,鹿儿嗷嗷待哺,鹿母舐犊情深。此情此境,让人联想到民俗文化馆建造者那份沉甸甸的感恩情怀。
  广场四周,石雕壁画环绕,是座水平较高的艺术长廊。尤以十四幅民生习俗诗配图让人驻足。画图以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希舜先生的油画为摹本,配诗者是民俗馆文化顾问杨鸿芳先生。
  左边七副为:插秧图、人拖犁图、割稻图、种番茨图、砍柴图、舂米图、舞龙图。右边七幅画为:等母图、撒盐种图、挑盐图、吃走町图、捕鱼图、闸薄图、偷渡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文相得益彰。诗作以歌谣形式创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例如“等母图”的配诗:“慈恩如甘路,母爱比天地。为等母归来,望远爬高树”,寥寥几句,将懂事的农家孩童的心里刻画得贴切传神,让读者体味到民谚“贫家出孝子”的含义。又如“闸薄图”中写道:“海边闸薄仔,收获等可涝。赤膊落海去,鱼虾入网兜”,读后令人如临其境。
  殿内木雕装饰艺术与石雕壁画相比毫不逊色。木雕主要采用浮雕和镂雕两种工艺。屏门,斗拱,梁架等造型及图案都下了极深的功夫,巧思妙想,精雕细刻,特别是前进殿大门的两座樟木浮雕门神大将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后进殿中的“百福”、“百寿”两扇大屏,“福”和“寿”字各有一百个,字字各不相同,书写尤为夺巧,既融会了书法的各种形态美,又使整体画面具有绘画的美感,给人一种格调高雅的悠远意境。
  具有潮汕民间风格的装饰绝活——壁画和瓷片贴雕,给民俗文化馆增添了雅致和诗意。潮汕地区俗称“挠工”的瓷片贴雕,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艺术特色鲜明。你看那双龙飞舞戏珠于屋顶,昂首曲身翘尾,生猛威仪,动感十足;寒梅傲放于檐上,枝头红梅点点,密集而不凌乱,热烈中透出娴静的意境;“鲤鱼喷水”墙角斜挂,张口凸眼,生动写意。此外还有风情万种的“八仙过海”、“仙女拜寿”、“甘罗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