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灵渠:中国第一条运河

作者:雷金息




  鲜为今人所知的古老运河——灵渠,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使灵渠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坚固如初;数十公里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就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灵渠是中原和两广、云贵等地的交通要道,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
  
  中国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湘江,发源于海洋山,从南往北流经兴安县城,沿湘桂走廊经全州县汇入洞庭湖,注入长江;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经兴安溶江镇、灵川、桂林往南流,在梧州汇入西江,至广东注入珠江。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谚语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
  
  灵渠初名秦凿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俗称陡河。位于湘桂走廊上的广西兴安县,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凿的一条极具军事价值和科学水平的人工运河,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深秋的雨后,我们瞻仰了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后,来到古老的灵渠畔,凝视着蜿蜒流淌的渠水,思索着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才智,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我们登上灵渠源头南侧的山坡上,鸟瞰灵渠全貌。放眼望去,远山朦胧,松林苍翠,渠水南流,湘江北去,薄雾中的灵渠多了几分柔情和妩媚。一泓碧水,牵动着脑海中的缕缕情思: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使灵渠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坚固如初;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如此巨大的工程;数十公里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就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在观赏迷人的山光水色之余,我们带着一系列的思考采访了兴安县博物馆的黎宝玉副馆长。
  
  古灵渠工程的构成
  
  黎馆长告诉我们,古灵渠工程包括铧嘴、大天平、小天平、陡门、秦堤、泄水天平和南北二渠等建筑。
  铧嘴是位于灵渠大小天平前端的分水石堤,前锐后钝,形如犁铧,将7分水流入湘江,3分水流入漓江。铧嘴全长170米,宽23米,高6米,用巨石砌成。铧嘴相连处是建在湘江上的一座拦江滚水坝,因具有既可提高水位,又可排洪以保持渠水平衡的作用,故称“天平”。
  
  天平呈“人”字形,北侧一段长344米,称大天平;南侧一段长127米,称小天平。大小天平有内堤和外堤。内堤均采用条石平铺筑成,两块条石相接处,凿有凹形石槽,灌入铁水作楔子,把两块条石连为一体,避免洪水冲毁。外堤均为排插成鱼鳞状大块方石砌筑而成。
  渠道是灵渠的主体工程,分南渠和北渠。南渠从南陡口引水入渠,向西北经兴安县城、大湾陡、铁炉陡,连接始安水,入灵河,折向西南经青石陡与石龙江、螺蛳水、大溶江汇合,进入漓江。全程33公里。从南陡口到大湾陡一段为劈开三道土岭的山麓挖出的渠道,一面靠岭脚,另一面靠人工筑砌的堤岸维护。自大湾陡至铁炉陡一段则凿通太史庙山,形成深陷的渠槽。铁炉陡以下利用自然河道拓展改造而成。渠道水面宽6~50米,水深0.2~3米,利用陡闸,足可行船。在南渠上有泄水天平2处。据介绍,泄水天平采用侧堰溢洪控制入渠流量,把入渠的洪水排回湘江故道,保证渠堤和下游的安全。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与埃及巴拿马运河有异曲同工之妙。北渠开挖在湘江河谷平原上,流程3.4公里,渠槽呈“S”形,由大天平拦水入渠,至高塘村对面汇入湘江。
  陡门(即船闸)设于灵渠是为了集中比降,提高水位,蓄水通舟。陡门都用方形石块叠砌而成,两岸相对作半圆形,弧线相向,没置在渠道较浅、水流较急的地方。陡门较多的时期是宋、明两代,最多时有36陡,其中南渠32陡,北渠4陡。“三十六陡下兴安,一陡一个天地”的境界至今让人回味。
  据悉,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发兵五十万分五路进军岭南。因岭南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秦军无以转饷,雄狮之伍被困于密林深野,粮草断尽。眼看一代伟业要功亏一篑,秦皇当机立断派史禄率士卒凿渠运粮,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33公里人工运河的奇迹。灵渠建成后,从黄河之上的都城咸阳到南海之边便畅通无阻,秦军亦以破竹之势,很快实现了中国统一大业。2000多年来,灵渠是中原和两广、云贵等地的交通要道,当时每天通过的船只达40多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
  我们从分水塘的码头登船,经南陡进入南渠,沿着清澈的渠水顺流而下。两岸柳丝轻拂,古木苍生。约行2公里,便是秦堤。秦堤建在南渠与湘江故道之间,因筑于秦朝而得名。堤高2米—7米,宽4.5米,最宽处10米,自分水塘至大湾陡,全长3.15公里。这一段渠道是劈山开成的,堤岸壁立,采用巨石砌筑,工程十分艰巨。堤上古木成荫,繁花怒放。明代严震直有诗云:“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岸生翠烟。”构成了七里长堤风景道。
  
  灵渠上的古桥是一道亮丽风景
  
  沿渠而下,要经过飞来石、三将军墓、四贤祠、马嘶桥、万里桥、南陡阁等名胜古迹。灵渠上的古桥是一道不能不看的风景,那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痕迹。沿途有10多座古桥,比较有名的是万里桥、娘娘桥、马嘶桥和接龙桥。乾隆御笔亲点的万里桥是秦军从南往北时经过最多的一个桥,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距唐朝京城长安一万里水路而得名。该桥长6.25米,宽6米,桥拱半径3米,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历史上称“楚越要津”。娘娘桥始建于康熙七年,因桥亭内供奉有天后像。又称天后桥。马嘶桥则是灵渠的骄傲,是独一无二的三桥跨二水的“水上立交桥”。相传汉代将军马援征战交趾时,战马嘶叫不肯过此桥而得名。接龙桥因其仅半边台阶而得名,据说此桥一改古法将桥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桥东修有九级石台阶上桥,而桥西不留石阶,成就了接龙桥的千古之迷。
  
  临渠而建的历史文化古街
  
  灵渠流经兴安县城约1公里段被当地人称为“水街”。水街两边是古老的街道,古朴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墙碧瓦,木雕门窗,亭台水榭,曲桥逶迤。杜牧《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商铺客栈、茶楼酒肆,古朴的建筑中尽显秦汉风情,深厚的水街文化融合了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是广西境内既继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文化古街。
  
  摆放在庭前屋后的古老农具和民间作坊,激起游子们片片思乡的情感,古镇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门前把弄着长长的烟枪,谈古认今,共话和谐盛世。桥下,船来船往,成群的村妇提着竹篮在河边浣洗衣纱,棰起棰落,梆梆有声。放眼望去,那不是一幅岭南古镇的水墨画么?
  街的那边,又飘来了阵阵丝竹之音……
  清代著名诗人苏宗经曾这样形容兴安水街:“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桨脚挥波易,篷窗买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