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1期

艾琳简历

作者:程 青




  当艾琳的爹目瞪口呆、满心惊喜地看到新婚妻子和别人合伙搭起的防震棚,那时还没有艾琳呢。这位如今的老艾当年的小艾在结婚第三天一早就让厂里派到南通去采购轴承。南通根本不产轴承,这是他到了那里才知道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小艾的行程,也不影响他的行程向着更新鲜、更刺激的方向发展。1976年7月底的一天,早晨6点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把他从睡梦中吵醒,他看到躺在他身边铺位的同样是睡眼惺忪的人正向他打手势让他别出声,船上的喇叭正播着唐山地震的消息。消息播完能看见的面孔都如释重负,船舱里哇啦哇啦的都在说着相同的话:幸亏不是在我们这里,要不落到水里,逃也没法逃……艾琳的爹更是一身冷汗,因为他自作主张离开了公出的南通,坐上了开往上海的赫赫有名的"东方红号"。他实在抵御不了上海这样梦中都市的诱惑,情愿让新婚妻子在家里多守两天空房。他对自己的解释是,到一次上海不容易,在家守着老婆一辈子里哪一天不行?他想他回去只要自己能忍住不说,那是谁也不会知道他溜到过上海的。实在是没想到过还有地震这一说,要是震在这边,别说有个三长两短夫妻从此见不了面,就是完好无损,回去跟厂里也还真不怎么好交账。所以小艾没下船就横下一条心:到了上海一定要多呆它两天,也不枉了自己这一次的冒险。上海向来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小艾对此有了一点领教,因此这一趟行程也就更显得新奇和难忘。上海实在令他大开了眼界,也让他在之后的几十年说起来总是滔滔不绝。小艾在8月2号的傍晚才回到家。长途车经过军分区门口时他看见"欢度八一"四个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门廊上,已经点亮。他想地震对这里也没有什么大影响。这个时候他满怀温柔地想到了妻子王琴,还不知她知不知道发生了地震这回事呢?她是个从来不读书不看报的家伙。他丝毫没想到的是王琴已经跟邻居的男人们一起搭好了防震棚。
  晚上睡在防震棚里完全是另一番感受。这些防震棚的材料都是厂里领的,木头框架,油毛毡顶,一排一排还照公房的样子盖起来,原来是邻居的现在还是邻居,只不过不像原来那样关上门一家是一家,现在一家紧挨着一家,说话也是彼此都听得见,不仅说话,这边咳嗽那边放屁也同样听得见闻得着,各家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开放性体系。
  在这种全新的人文环境下,新婚的小艾小王夫妇少不了被人开几句玩笑。为了面子和矜持,王琴拉住丈夫不让他早早的到防震棚里去睡,结果是她反被他早早地拽到了床上。正是天最热的时候,一个人躺着都*(*(地冒汗,两个人简直没法往一块儿靠。四处最充满活力的是嗡嗡嗡的蚊子,还有就是兴奋不已的小孩子,挑开一家家的布帘,四处乱窜,又被大人吼得东躲西藏。弄得艾琳的父母上了床还是一点也不敢乱动。小艾和小王在各自不相干的疲倦中昏昏欲睡,最后就彻底睡着了。他们真让我们着急哎,我们是冲着艾琳来的,而到这会儿,他们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好在情况很快有了转机。首先是小艾,感觉到了床在晃动,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他伸过手去打算推醒妻子,发现妻子已经醒了,眼睛在黑暗里猫一样很亮地一闪,他想拉她一块儿跑出去逃命,她清醒地问他:干吗?
  下面的事情既顺理成章又水到渠成。不再是王琴问小艾:干吗?而是小艾问王琴:干吗?王琴当然不会俯首帖耳,她又像结婚的头两夜那样推推搡搡。那两夜就是因为她,小艾什么也没做成。这在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但在艾琳父母那一代,到领了结婚证才接吻的也大有人在。那倒也未必是遵守什么道德规范或是什么清规戒律,不过是那个时代的时尚。时尚的魅力时常是超乎想象的。但很快王琴就不推搡了,这有点像再繁复的仪式也有到头的时候,更主要的是那种有一定震级、相当震感但没有丝毫破坏力的由他们左邻右舍发动的地震一直在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而且还伴以平常听不到的一种特殊的喘息和呻吟之声。艾琳的父母被周围的波浪起伏和天籁之音淹没,两人身心交融,像糖稀般润泽和绵软,真是身不由己、妙不可言啊。艾琳的爹全无阻力地深入了解了艾琳的妈,而且他们在周围良好的大环境下很快找到了窍门,每次都轻而易举地达到高潮。他们在防震棚里一共住了35天,这35天是安全欢乐的35天,也是既喜悦又疲惫的35天。让人心惊胆战的自然地震没有发生,每天发生的都是激动人心的人造地震。对于艾琳的父母来说,这35天还是收获很大的35天。搬离防震棚之时,后来的艾琳妈---小王已经有了很强烈的妊娠反应。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主人公终于要到来了。其实我完全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进入故事,但我觉得那样有点草率。因为最近我刚读过一本书,就强调天才的诞生与父本、母本及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不得不就艾琳的诞生从头说起。艾琳是不是天才我还真说不好,但她自己是把自己当天才的(她在某篇创作谈里就坦然宣称自己是"天才作家"),而且,据我所知,也有时下当红的评论家在文章里这么夸耀过她,尽管不过是一笔带过。也许正是因为当年地震和防震带来的动荡不安,使后来终于成为青年女作家的艾琳拥有一个动荡不安的灵魂;而防震棚里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难而能忘我作乐的气氛,也使我们的青年女作家无师自通地精于各式现代享受和淫乐之道,---至少她在文本中是这么沾沾自喜地大肆渲染的。要知道读者多半都有人戏不分的倾向,所以我们轻而易举就相信了这点。---据说这也是到90年代下半部分某些既年轻又时髦的女作家崭露头角的秘而不宣的精锐武器,一条就像数学定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样的通往成功的捷径。除了必不可少的像前辈作家所说和所做的"码字",这也成了相互比武的另一个擂台和相互攀比的另一个制高点。过去的文坛前辈就一直有人说"艺术高于生活",在艾琳看来他们哪懂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生活呀?他们那也能叫艺术也能叫生活吗?艾琳从8岁起就读他们写的书,一口气读到了18岁。说老实话,她对他们没什么认同,觉得他们虚伪、做作、拿腔捏调、假模假式,她说她怀疑他们是"穿着棉袄写作的"。所以当她自己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首先亮出的一个文学观点就是:"裸露地写作"。当然,艾琳承认他们强调生活还是对的,没有生活你的故事都编不生动,还怎么谈得上写感觉?所以生活是重要的,经历是重要的,体验是重要的,体会是重要的,恋爱是重要的,做爱是重要的,享受是重要的,淫乐是重要的。在这么个充满机遇和饥渴的时代,应该是全方位出击的,这叫"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这一方面我跟艾琳还颇有同感呢,我们说得上志同道合呢("同志"这个词不敢用,怕人想到它流行的意思上去)。我也觉得写作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坚持到这个时代,作家确实没必要完全躲在作品后面了,我们也该出来亮亮相啦。尤其是年轻貌美的或者勉强还说得上年轻貌美的,都赶紧啊!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向演艺圈学习,瞧瞧人家歌星啦什么,按老观念本来也是该以歌声为人民服务的,可现在你看,CD封套,招贴画,还有MTV,歌唱得怎样不说,一个赛着一个装扮得跟天仙似的,唱着唱着就沉到水里去了,手指一指你能放出电来。这就是艺术的时尚,讲的是感觉。文学也讲感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时尚一把?拿出我们富有个性的作品吧,拿出我们富有个性的身体吧,让它们结伴而行,让它们魅力无比,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