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6期

大厦是怎样建成的

作者:何 佳




  这片土地有着慑人心魄的魅力,一草一木都展示着神奇。当初长江从雪山起步,向着大海进发时,就选择从这里穿越而过,而三峡对这里更显情有独钟,若不然如此美仑美奂的奇峰峻岭,怎么会纷纷在这里落脚?
  江山如画,人杰辈出。倾听江涛的奔涌,抚摸险峻的绝壁,冲越险滩急流……这样的日月怎能不让人激情满怀,跃跃欲试!于是,一切的束缚被割断,一切的禁锢被冲破,挺起雄劲的脊梁去开创一个新的世界。
  生长在长江边,做一个长江的孩子,真是幸运。
  王士是长江之子。他说,不能忘了朴实和根本。许多人越走越远越走越矮,而他的朴实的身姿,越走越高大。这个身影出现在被资助的山区贫困学生家里,出现在庄严的人大代表会上,出现在激烈的商战中……这个沧桑的身影被时光磨洗,被文化定格,用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人格,铸造了一座精神的大厦。
  
  穿越风雨
  
  1
  “新北京,新奥运”。当申奥宣传活动已缤纷京城时,在她的身后,还有无数颗中国心为她祝愿着。早有志士按捺不住慷慨解囊,以表心意。
  谁是中国捐款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第一人?
  1998年11月25日,从首都发出的消息令人振奋:北京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就在这一天,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接到了来自远方重庆的电话,打电话人称自己是一位私营企业家,也许是过分激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几乎是在向奥委会的同志倾诉着自己的心声。他说自己始终关注着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企盼着民族的强盛和华夏的腾飞,他表示捐款支持北京申奥。听着电话那端的肺腑之言,接电话的贺同志被感动了,一个劲儿地说:“感谢您!感谢您!”
  11月30日上午,中国奥委会接到了一份传真信件,是那位私营企业家发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表达着私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短短的一页纸,却让奥委会的同志们感到了它不轻的分量,那份传真在同志们的手中传来传去,读来读去。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位捐款者当天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他是和妻子一同来的,人们看着这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面色有些苍白,额头上渗着大颗大颗的汗珠。当他郑重地将10万元捐款交到中国奥委会领导侯树栋的手上时,他的妻子一直在他的身边轻轻扶着他。
  他就是王土,重庆米妮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听到北京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消息时,他正躺在病床上打吊针,重感冒和扁桃体炎使他久烧不退,四肢无力。但这个七尺男儿很快就躺不住了,他当即拨打北京地区的查号台,查询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电话,接着,又把电话打进了中国奥委会。第二天,随着一份传真的发出,王士也拔掉了吊针,与妻子一同飞往北京。
  奥委会在场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被震撼了,他们把敬佩的目光投向王士,仅伸出一只手是不够的,人们伸出双手把王士的手握得紧紧的。
  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司长、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侯树栋的双手好长时间没有松开,他说:“您是全国支持北京申奥的第一人,我们感谢您,北京人民感谢您!”
  王土说:“我捐款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我们私营企业是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回报党和国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从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的举动中,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
  那天,王士捧起大红的荣誉证书,孩子般笑了。那天,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驻地,有一群白鸽掠过。
  王土,你到底是谁?
  
  2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名幻想家。王士也不例外,伴随他成长的是许多五颜六色的梦。
  长大后干什么?他要当科学家探索宇宙,当文学家书写人生,当火车司机跑遍大江南北,当飞行员在蓝天翱翔……可是,他的梦一个个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父亲被打成了右派,脖颈上挂了一块沉重的牌子,这对一个贫寒之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母亲带着她们六个儿女熬着愈来愈艰辛的日子。正上小学六年级的王士看着母亲劳顿的身影,听着母亲那一声声叹息,毅然决定离开学校,做母亲的帮手,挣钱养家。当他强忍泪水离开那张心爱的课桌,走出校园时,禁不住痛哭失声。他知道,自己爱学习,但他更爱自己的母亲,为了母亲,他已无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了。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他对母亲说:“我不能让妈妈再为我操心了,什么活儿我都能干!”
  母亲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炽热的泪水滴滴落在王士的头发上。
  “养儿莫学打石匠,天晴落雨在坡上。”一句在三峡地区流传的俗语,述说了打石人的劳苦。然而,少年的王士却被岁月的风雨卷进了打石人的行列,身单力薄的他背上沉重的钢钎和铁锤,跟着大人们的脚步,上路。
  山坳里,一片叮叮当当声。王土一只手握钢钎,另一只手挥动着铁锤,钢钎在顽夜晚,王士几次从睡梦中疼醒,为了不惊扰母亲,他不发出半点声响,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渗出来。天一蒙蒙亮,王士就又从床上爬起来,迈着沉重的步子,背起钢钎和铁锤出发了。
  晴天里烈日炙烤,汗水滴嗒在滚烫的岩石上,顷刻就冒起一股白烟;王士整个身体一直被汗水浸泡着;雨来的时候劈头盖脸,王士又洗了个凉水澡。冬天里的日子更加难熬,凛冽的寒风吹裂了他的双手,每条口子都在渗血,王士强撑着,砸下一锤又一锤。
  那些日子,沉默的王士更像一块青石,他在砸碎石头的同时,也在摔打着自己,他一遍又一遍地拷问着自己:生存就该这么难吗?成长就该这么难吗?
  休息时,他总是靠在石壁上,眯起眼睛看着远远近近高耸的山脉,看着湛蓝湛蓝的天空,有时候他会看见一只矫健的鹰在山顶盘旋,这令他好生羡慕,眸子亮亮的,心里说:我真想飞。
  
  3
  生活并没有给王士带来应有的回报,尽管他流出的是汗,淌出的是血。打石头挣的钱对于拯救一个贫困的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六十年代来了。刚刚放过“卫星”的土地,招来了灾荒之年。这时,母亲生下了小女儿,不得不卧床休息。平常母亲则一直是为孩子们填饱肚子而在外奔波的。可眼前,看着孩子们饿得伸出一双双小手要吃的,母亲的心在流血。她产后才几天就下了床,拖着虚弱的身子到山坡上寻找野菜。正是秋末冬初的时节,母亲在呼啸的冷风中踯躅而行,埋头寻找着被人们遗漏的野菜,母亲每找到一棵都要欣然地吁一口气,每棵野菜都连着儿女的命啊!天黑下来了,她拎着半篮野菜回到家,马上洗净下锅,煮熟后给又冻又饿的孩子们吃,看着几个儿女狼吞虎咽,她这才顾得上看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当母亲伸手去摸小女儿的脸时,感到一股冰冷直刺心房,母亲呆住了。她万万想不到,小女儿仅仅离开母亲体温两个时辰,寒冷已经夺去了她短暂的生命。
  母亲抱着僵硬的小女儿,撕心裂肺般哭喊起来。
  在外打石的王士回到家,他抓着妹妹冰冷的小手,泪雨滂沱,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王士和弟弟妹妹们围着母亲,一家人哭作一团。
  吃过多少苦,经过多少难,王士很少哭过,而这夜晚他再也抑止不住了,小妹妹是那样可爱,她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屋外的世界,没有感受过阳光的温暖,没有闻过花儿的芳香,就永远地去了。
  小妹妹的死,给王士的心里留下了一道伤痕,至今未能痊愈,稍一触动伤口就流血。那是刻骨铭心的痛。
  为了母亲,为了弟弟妹妹,为了这个家,王士发誓要长志气,做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他知道,要有出息,必须先有文化。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自学,每当繁重的劳动之后,他都要点燃油灯看书写字,遇到难题就向父亲请教;向周围有知识的人请教。然而人心难测,右派的儿子学文化很快成了一些人的笑柄,他们在他的背后指指戳戳,连有能力教他的文化人也惟恐躲避不及。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王士学习的信念从未动摇过,依然想方设法地汲取知识的营养,那间小屋的油灯,常常亮到深夜。
  岁月的风雨中走出了一条汉子。王士终于告别了少年时代,成了一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个子长高了,身子长壮了,一张质朴的国字脸透着坚毅,举手投足都显示出青春的活力。让认识他的人不禁生疑,这是当年那个瘦弱的小石匠吗?
  1976年,王士被招进万县内燃配件厂,做了一名推销员,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六年。为了推销产品,他走了千山万水,说了千言万语,充分调动着自己的真诚和智慧,使产品赢得了众多客户,从厂里的领导到普通工人,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1984年,这个厂牵了改革的手,开始租赁经营,王士众望所归,成为万县地区第一位租赁厂长。当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后,他深知技术创新的分量,带领技术人员研究探索,成功地开发生产了“东风140”汽车发动机汽缸总成,被评为万县地区新产品,荣获四川省乡镇企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那个时期,工厂成了王士的家,不分白天夜晚地干,有时一连几个月不回家。爱人张永珍找到厂里,本想朝丈夫撤一通怨气,可当他看到丈夫面颊消瘦,两眼血丝时,火气陡然消了,她眼里含着泪,洗了一堆丈夫油渍渍的脏衣服。
  当了五年半的租赁厂长,工厂家业日丰,人际关系却越发复杂,令王士疲于应对。1989年,王士离开了他贡献了青春与汗水的工厂,决心创办属于自己的事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离开工厂的那天,他去了一趟长江边,看着奔腾的江水不畏险滩,激流勇进,他周身的血液在痛快地畅流。
  为了投向大海的怀抱,执着的江水即使被礁石撞得粉碎也要奔淌,永不回头。
  王士对自己说:“我们血管里有长江的水啊!”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