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力量与方向

作者:王 族




  也许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原因,在哈尔滨,人们经常会谈论到工业。
  比如地处“三大动力路”的哈尔滨电机厂,当人们从这条路上经过的时候,会被该厂机关楼上镀金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现为集团)四个字所吸引,看上几眼后,用浓浓的东北腔说:“哎哟妈呀,人家这个厂整的,全国第一!”
  任何赞叹容易因为被赞叹对象过于震撼人,而使赞叹者自然而然说出了赞词。的确,哈尔滨电机厂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不光在哈尔滨,乃至东北三省,甚至全国都令人刮目相看。
  而处于哈尔滨市中心区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是声名显赫。该校是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有意思的是,由于哈工大是一所开放型大学,有好几条路从学院内穿行而过,同时有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来来往往,使这所大学显得轻松,富有生活气息。曾有人对此不理解,说:“哈工大为啥要开放,没有一点学院高深莫测的架势。”
  看大门的一位老大爷马上作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咋的啦?路多,说明哈工大的人才多呗!四通八达的路是留给人才的,是人才,在哈工大来来去去随便走,没商量!”
  笔者在哈尔滨曾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位搞专业的人,有一天碰到一位老朋友,由于他们俩多年未见,老朋友问他:“大哥,现在还在整专业吗?”
  他说:“不整专业了。”
  朋友纳闷,便问他:“你不是整得挺好嘛,咋就不整了呢?”
  他说:“现在整专业的人太多了,我不整了,我现在管那些整专业的人。”
  朋友一听惊呼:“哎呀大哥,还说不整呢,原来整得更猛了!”
  ……
  城市是工业城市,人是工业人。这便是哈尔滨的一个显著特点。相比较而言,是一群具备了工业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人,在改变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创新。所以,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在创新哈尔滨的工业。
  在这些从事专业的人中间,慢慢便涌现出了一些佼佼者。正如生活在黑龙江的达斡尔族人的谚语所说:“大雁总有一只在领头,群羊中总有一只会当头羊。”在哈尔滨,有三个在本专业和本职岗位上拔尖的人才,从众多的科技人员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课题组。
  他们是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的覃大清、魏显著,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洪杰。
  
  魏显著
  
  在这个课题组中,因为魏显著是工学博士学位,所以被王洪杰和覃大清经常称为“魏博士”。在哈尔滨电机厂,凡是了解魏显著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认真,勤于钻研专业的人。也许是因为从他的专业方面来谈论这一点不方便的原因,所以,人们经常通过谈论他的两件小事来证明他的性格特点。
  有一次,他和同事去二龙山滑雪。他是第一次滑雪,但却直接去了专业滑雪手才去的最陡的地方。不是他不知天高地厚,而是他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滑雪技能,让自己尽快适应技巧。结果,因为坡太陡,加之他又是生手,无法控制脚板速度,在巨大的惯力下,人和脚板分离,一下子被甩出了很远。他不服输,扛上滑雪板坐缆车又上到了高峰,接着又滑。上上下下折磨了五次,他终于会滑了。他想,如果在缓坡上学的话,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学会,因为缓坡对人运动潜能的开发程度很小,但在高难度的地方却可以加快人的适应能力,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掌握技巧。
  还有一次,单位组织职工去一个叫七彩城的游泳馆去游泳。魏显著不会游,进入游泳馆后,却并没有进入到他应该去的浅水区,反而直接去了深水区。他看见别人一个猛子扎下去后,在水里玩得很潇洒,很漂亮,于是便动心了,迅速套上救生圈,从跳水台跳了下去。应该说,初次进入深水区的他扎了一个很漂亮的猛子.在泳池中扎得很深,但因为他不知道进入水中后如何游动,致使救生圈挂在了脚脖子上,而且人的头朝下,不能向上浮出水面。他在水里折腾了近一分钟仍无济于事,救生员发现了他的举动,把他救了上来。但是,在从水中出来的最后一瞬,他却一下子开窍了,学会了游泳。
  以后每每想起这件事,他觉得人对每一种事物都是需要适应和感应的,一旦决定要贴近它,那么就从最难的地方下手,攻克了最难的东西,自己被提升的程度其实也是最明显的。
  而从滑雪和游泳这两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魏显著的性格中有那么一股“速成”的感觉,他乐于冒险,而且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摸清规律,以进入状态操作。
  然而在科研这个行当中,却不容许你“速成”。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努力修炼十年,才可能有一点成果;有的人修炼一辈子,也许却出不了一点成果。梳理魏显著的经历,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水轮机的热爱像一股气息一样,从他的自我介绍,以及别人评价他时的语调和用词中喷发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到了后来,当他对水轮机的热爱无形扩伸,他对它有了一种幻觉。他希望它变得像一个神赐之物,完美无缺。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他必须从理论出发,通过冷静细密的操作方法,去一步一步地设计它,完善它。它既不容许你太过于浪漫,让它变得完美有余而力度不足,又不容许你太过于传统和保守,使它的作用在原有的状态中徘徊不前。所以,对待这样一种事物,人便会在内心体味到类似于在爱一个“冷美人”的感觉。而当你一旦爱上了这个冷美人,你就必须用十二分的热情把她爱下去,把她冰做的身体暖化,使之荡溢出一圈圈扩散开又聚拢来的爱的涟漪……
  魏显著1988年从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后,服从分配分到了自己的家乡——哈尔滨电机厂。当时,魏显著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应该说对自己设想了许多向往和理想。然而,当他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却发现仅仅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搞研制是不够的,还得再学。于是,他让自己的人生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在干的过程中学尚未接触到的,在学的过程中想着怎样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即将到来的实践中去。
  为此,魏显著工作了5年后,又在1994年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读硕士,他边工作边上学,边上学边研究对本单位有用的东西,如果没课,便返回厂里工作。对于魏显著这样还不到30岁的人来说,能把时间和精力都应用到学习中去,其实是一件好事。他底子好,再加上又好学,应该可以放开手脚好好地拼搏一番。
  硕士毕业时,魏显著要将硕士论文的成果应用到转轮内全三维黏性流数值分析技术的实际设中,通过内特性分析天生桥Ⅱ级5、6号A575C转轮。
  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震惊。
  让魏显著的同学感到震惊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按常理说,一般人苦读寒窗数载,临到毕业都会有一种万事方休,赶紧完成论文答辩,离校去工作的心理。但魏显著却比别人想得多,他不光完成了学业,而且还把学业做了有机的延伸,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的事在学生中是不多见的。
  其次,他提出了那么高的设计数据,能达到吗?要知道,这仅仅是一篇毕业论文,谁都不知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