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1期

答朱健

作者:朱 正




朱健兄:
  来信对舒芜的《我思,谁在?》一书的编选工作及其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作为编选者,想作一点说明。
  《我思,谁在?》一书,是我和秦颖兄策刊(或曰主编?或曰操办?)的“思想者文库”中的一本。作者在接受我们的约稿的时候提出,要请我来编选并作序。我在序言里已经说明了我“作为编选者”的身份的。因此,对于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如果有什么要批评的,那都是作者的事。至于编选中要是有不恰当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责任了。
  其实,你并没有对编选工作提许多意见,并没有提出书中哪一篇是不必收入或者不应收入的,只批评了没有收入《致路翎的公开信》这件事。为什么不收这一篇呢?我说过,我不喜欢这一篇。我编书,只选我喜欢的,不选我不喜欢的,这恐怕是很自然的事情。再说,正如文库存每一本前面“编者的话”中说的,“我们想每册字数二十万至二十五万”,而这一本,是第一批推出的六种文字数最多的一本,超过三十万了,无法再增加了。就是文库中的其他几本,也不能够一册包罗了其作者所有重要的代表作的。
  据我看来,你所以提出这个意见,并不是因为少收了一篇文章,而是因为少收的这一篇正好反映了他的那个重大的过错。不收这一篇,岂不是在美化作者,蒙哄读者吗。我想,不但我没有这个意思,舒芜本人也没有这个意思。证据就是他自己编的《回归五四》一书,其中就收了《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致路翎的公开信》这两篇(见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八月版,第二七六页至第三一一页),可见他并没有想要隐瞒这些。
  对于舒芜其人,特别是对于他在胡风冤案中的责任,我已经在《我思,谁在?》序中简单说了一下我的看法。是的,这件事他是错了,是错得很厉害。已经错了,怎么办呢?时光又不能倒流,生活又不能重来一次。认了错还不行,你要他怎么办呢?几十年间,大大小小的人物,犯大大小小的错误,可谓多矣。为什么对于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犯的错误,可以实行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只要向前看,不让重提,而对于无拳无勇的一介书生,犯了错误,就要死死咬住,决不松口呢?我们把已经用在大人物身上的向前看的原则也多少用一点到舒芜身上,行不行呢?
  这些话,我以为并不是因为私交,而是一种历史的公正态度。而且,因为有了这些看法而拒绝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也未必不是一种损失。
  我不敢请求你赞同这些意见。我还是不得不把它说出来。专此布覆,顺颂文安
  
  朱 正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附记] 因为《书屋》编辑说要将此信刊出,我请求他将《我思,谁在?》序言作为附录同时刊出,以便读者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