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9期

培根和他的绘画

作者:郏宝雄




  《国外画家译丛》再版,说明广大读者对这套丛书的厚爱。现将为《培根》所写的序加以整理,作为对《培根》的推荐介绍给读者。
  现代英国艺术家中最富独创性的形象画家——培根,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中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他的那些可怕的画。
  记得多年前,我还是一个艺术学生时,曾在一位颇有些名气且因其具有前卫思想而为学生所推崇的先生家里看到过培根的画。那是一本外文画册,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极其恐怖的画面,给我的感觉仿佛自己会被它乱咬或吞掉一样。对于我当时正苦心研习着每一块骨头和肌肉的生活及欢快而平和的心态而言,的确不能算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遭遇。尽管我根本没有兴趣细细观赏,却无法忘掉它们。在多年后,当我再次谋面培根的这些作品时,由不得心中一惊,这或许就是培根的魅力所在,任何人只要看过一眼就无法忘掉它。
  像想了解一个鬼魅的世界一样,我想了解培根——这个古怪的爱尔兰人。在约翰·拉塞尔笔下,对培根及其作品较为全面地认识之后,我心中的培根渐渐丰满起来。我被这个并不曾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家超人的洞察力和不可思议的冥想所折服,他的作品有一种令人难以抵抗的威慑力量。
  这个英国画家从未上过任何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或者艺术学校。三十五岁以前只在一次名为“英国青年画家”的混合展览中露过一次面。那时作为一名画家他几乎无任何成就可言,专业艺术界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他十分自负,坦白中具有一种贵族式的优越感,这来自他成长的环境。在爱尔兰他度过了整个儿童时代,他周围的人,特别是他的几个身为贵族的姨母的怪僻充分体现了这个家庭个性的奇特。同时,也使他体验着人的怪异和与之同在的快乐,这对于他多年后的那种冲动、慷慨和梦幻的生活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曾短时期地做过室内装饰设计师和家具设计者,而后转入专业绘画,直到一九四九年举行个人展览后才被朋友之外的人所知道。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艺术领域空前活跃的时期。各种风格的绘画和雕塑层出不穷,艺术家们创造了各种新的艺术语言,试图表现一种永恒和绝对的精神。二次世界大战后,各流派的观念和手法被综合利用,新艺术的发展十分壮观。培根作为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始终保持着他的独立性。尽管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倾向,部分地受到毕加索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八年作品的影响,而实际上一九三六年的那次著名的超现实主义展览会又拒绝展出他的作品。他不介入任何绘画方面的活动,他的独立性使他不属于任何派别。培根几乎总是一个人单独作画,只有三种东西使他着迷:战争、肉食、独裁者。
  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动物画出来的,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被遮盖了的景象。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个人的孤独和苦恼成了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他的画面上往往出现的是一个可怖的、痉挛的、孤寂或挣扎的肉体,一个难以名状的“食尸鬼”或是一个咆哮着的恶魔,它或坐或站在一个幽闭着的阴森的空间中,很像一个阴暗的单人牢房。这些怪诞的变了形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痛苦和紧张的情绪震撼了西方画坛,也使培根作为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大师蜚声大西洋两岸。培根的作品大都是即兴的,他的想象力在他的“三联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他的“三联画”中肉体被随意地拉扯成各种形状,据他自己说,他所要塑造的是一个痛苦和恐怖的世界、是要画出巨头和掌权者的孤寂。就这一点而言,他做到了。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约翰·拉塞尔对培根的描述,我想是恰如其分:“他从来不把自己钉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如一所学校、一个家、一个办公室、一个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一个国家……他老是终止他通常给人们的形象感觉:他是大自然万物中不可分类的一个。”培根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不注意社会的准则和禁忌,“远离这一切达到了否定或违反的惊人程度”。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他的存在完全是个人的。他并不忠诚于油画颜料的传统性质,作画笔法草率却具有精湛的技巧,他对于一张平庸的彩色照片与一张名画的态度无太大差别,按照他的观点“每一形象在潜在意义上与所有的形象相等”。他让自己的想象力在画面上驰聘,白日梦的基调屡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冥想的冲动中不停地创造着。培根以他独一无二的个性确立了他独一无二的画面形象,培根就是培根。
  当今的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民族自省乃至哲学的思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培根因而更为引人注目。在我结束以上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想读者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意图,仅在于使更多的人了解培根。
  我个人仍不喜欢培根的画,但这已不再重要了。
  
  (“国外画家译丛系列丛书”《培根》,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再版,译者:吕彭等,定价: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