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9期

读已备忘录

作者:刘 畅




  贤人的体验、谈吐是书,伟人的经历、思想是书,智者的心路历程是书,历史是书,社会是书,读书是攀登人类精神的阶梯,是与智慧的生命对话沟通,是成倍地扩展自己精神生命的手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颖慧,哲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这些书再多,总是别人的。有位哲人说,古往今来,大家思考的其实是一个问题;有位作家说,古今中外,人们写的其实是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就是你怎样生存,这本书就是你自己的心灵密码。吾生也有涯,知也无境,越担心读书少,越是热衷藏书、读别人的书,以证明自己的学问“档次”,就越容易被动盲从,反主为客,放弃了自己。其实,佛在心中,何必他求呢?求人,莫如求己;读人,不如阅读自己。若真读进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这本书也这么精彩!
  自己这本书之所以精彩,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不止一次了,看到别人的精彩之处,你会猛击脑壳,连呼“恨晚!”——就这么简单?不过如此嘛。这警悟、这观点、这感受、这灵性,我不也有过吗?这一点笔者毫不怀疑,但区别在于,有人热衷读别人,有人善于读自己,而自己的心灵和感受永远是独一无二的。自人类出现以来,地球上少说也生存过几百亿、几千亿个像你—样的生命,可是惟独“这一个”对你才有意义,惟独这几十年才供你享用。造物主让人间有那么多不平和苦难,可也没忘记添加两个公平的砝码:绝对有限的年龄长度和绝对无限的生命个性。皇室贵族也好,才子富豪也罢,惟独在生命长度面前人人平等,惟独个性感悟像指纹、笔迹一样不可复制。“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字字凄凉”(王夫之语)。个性,外在的与内在的,是与生俱来的天赐礼物,是造物主暗示你不重复别人的创造原动力,是构成这个世界参差多姿的原质,你不醒悟,不利用,用他老人家给你读自己的自由时间去读别人,岂不太可惜!登高望远,你会猝然神伤;月明星稀,你会神驰遐想;风雨夜归,你会看着家中窗户透出的光亮心头一热;晴日晒衣,你会从阵阵清新中闻到阳光的味道……你当时没在意,也未深究,独特的感受轻风般从指尖轻轻滑过,也像云淡风清二月天里湖水的波纹,明明一圈圈一层层写在水面上,又一一扩散,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你从别人那里看到她们,又出口转内销式地把她们一一认领回来,人面桃花相映红,重新打量一番后,你会不无遗憾地低徊咏叹:“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韩罖《章台柳》)原来别人的皇皇巨著、巍巍成就起初不过源于一种独特感受而已,而这感受我也有过!遗憾的是那个别人知道读自己,寻找自己,而你自己却永远在读别人。
  常见有些圈内人时常犯糊涂,他们入学海而读书恨少,闻名人而相见恨晚,终其一生都在忙着查资料,读别人,甘愿做现代学富五车的移动书架,惟独不能放开手脚一把,读读自己,惟独忘了你再勤奋,世上现有的书下辈子也读不完,而属于你自己的精神密码永远隐藏在灵魂的最深处,永远是独特的。写《瓦尔登湖》时,梭罗正孤独地生活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的这个小湖岸上,住在自己亲手建筑的木屋里,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在历经尘世的喧嚣和浮躁之后,他安静下来,开始凝神读自己这本书。《瓦尔登湖》正是这种阅读所作的笔记,是静静谛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最原版的记录。梭罗告诉我们:有所继承是好事,无所继承未必就是坏事;无所继承者至少有两样宝贵的东西——无牵无挂的心性自由和开创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不要总是依据前辈人的经验去生活。虽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也是事实。斗转星移,人生考场从来就不怕漏题,别人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对你又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呢?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东西放得下,他越是富有。读书也是这样,有时要学会放弃——放弃他人,阅读自己。盲目的消费者容易成为奢侈品的奴隶,近视的读书人则容易被书籍奴役。
  按世俗标准,孔子他老人家一生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甚至连著书立说都不想,他谆谆告诫弟子们“述而不作”就是明证。他一生都在读书,整理古籍,“读《易》,韦编三绝”。他读别人——上古先哲遗训;更读自己——读经过自己心灵过滤的春秋社会这部大书,读自己对人生伦理感受这部独一无二的书,结果说出了些尽人皆知的道理,随意记录下来,一不小心弄出个“万世师表”来,自己清贫一世,却为子孙后代谋福不浅。无论古希腊还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所以都是格言和语录体的,就因为它们是人对自己本身直觉和顿悟式的思考:智慧在于寻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缪尔·贝克特早年主攻法国文学,读了不少别人的书,年近三十还无所作为,连谋生都成问题,急得望子成龙的母亲连连哀叹“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连想让他当邮差的心都有——起码还能自食其力。没想到年逾而立,这位老兄忽然开窍:读人不如读己,于是闭门闷头读自己心灵体验这部书,读个人的无奈,读世界的荒诞,读生命的偶然、飘泊,把这些感受一一记录下来,久之竟成为文学作品,写出《等待戈多》等世界级佳作,使弹丸之地的爱尔兰继乔伊斯之后又升起一颗文学明星,让攻击诺贝尔奖分配不均的人士又获一铁证。孔子是古人,时间上太遥;贝克特是老外,空间上又太远.还是说我们身边的吧,如王小波。当然他有点特别:上面两位是既读人,也读己,此公早年既不读人,也不读己。他有感于话语霸权的贫乏和荒唐,早年自愿放弃了颤动声带、指点江山的权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序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一版)。直到四十岁左右,他才决定背叛“沉默的大多数”,读自己这本书,挤进话语圈,也激扬一下文字。他曾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其理由也很是简单——“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自己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同上)。凡是书当然要提升人的灵魂,“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同上)看到这话,顿生恨晚之情!这简直是对本文题目的最好诠释。王小波读自己读得很认真,真知灼见时时在不露声色又十分经济的文字中闪现,凡读过《我的精神家园》的人都会感觉到他“自己”这本书真的不比“别人”差多少,弄得评论界连呼“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读过的人真的是错过了”。其妻李银河先生说: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当然即使真的是这样,我们读他的时候,也别忘了自己,因为他的成功恰好说明“你自己”这本书可能多么精彩,只不过你没认真读读罢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孔子、贝克特和王小波,似乎毫不搭界,可都心有灵犀,都认真读了自己这本书。
  思想家、文学家是这样,看上去莫测高深的学者也是如此,有时深刻的创建竟源于个人对事物的常识性感受.弗洛伊德首次揭示无意识的奥秘,并认为人格的驱动力来自与压抑的性欲有关的里比多。里比多不仅是精神心理疾病的生理成因,也是人类心理意识的惟一动因。性冲动决定并影响人格,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种泛性论的荒谬显而易见,可由于弗氏深刻的片面之光形成了遮盖其理论先天致命伤的阴影,他仍被整个精神分析界尊为“无意识之父”,主宰学界,领袖群伦。当时卡·古斯塔夫·荣格不过是个无名的徒弟辈,也加入了崇拜者的队伍,对弗氏五体投地,他在给弗氏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对你的敬爱之情,具有宗教般的狂热和虔诚。”(《荣格:人与神话》p.128,布罗姆著,文楚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俩人私交甚密,友谊日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弗氏的书读得多了,荣格开始阅读自己这本书,他从自己的人生常识和切身感受而非权威教条出发,越想越不对劲儿,越来越觉得性欲对文化的影响被弗氏无限夸大了,整个精神分析王国建立在泛性说上更是不妥。于是,他最后断然抛弃了弗氏理论中泛性的里比多概念,而代之以个体的普遍生命能量,最终导致与弗氏的彻底决裂。他细研精思自己经手的病例,把弗氏无坚不摧的无意识理论区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进而用“原型”或“原始意向”来解释后者,从而另辟蹊径,奠定了自己在世界精神分析学的地位,其影响波及西方哲学、宗教科学和文艺批评诸多领域。由此可以看出,荣格的读书治学之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读人,拜倒在名人麾下,对权威光环掩盖下的致命缺陷视而不见;第二步是读己,用自己的头脑想事情,从常识出发考虑问题。如果他只知道读别人,不过是为泛性论又添一名盲目的走卒而已。无独有偶,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在谈到如何读书时总结了两点:其一是,在年轻的时候,尽量找第一流的书读,少读解释性的书,“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大师’”;其二是,要敢于放弃一些重要的一流的书,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这实际上说的也是读人与读己的关系。学海初泛舟,茫然,惶然,当然要先读别人,以求掌握基本的航海技能,但读时也不要忘了始终有个自己在;而到一定程度,就要读己了。读人是存同,读己则是求异,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感受永远与别人不同,这正是大千世界参差多态的生命意义上的原始依据。所以,读人中理应含有读己的成份。对此,周国平先生说得更明快:“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周国平散文》p.1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他看来,读人不过是读己的另一种方式,以读己之心读人,沉睡的感受唤醒了,走失的观念找回了,朦胧的情思清晰了……其余一切,不过是别人的死的“知识”。于是,读人实际是在读己——“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而已”(同上)。接触尼采的作品后,“的确感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他还说:“有两样东西,我写时是决没有考虑发表的,这就是诗和随感。前者是我的情感日记,后者是我的思想日记。如果我去流浪,只许带走最少的东西,我就带这两样。因为他们是我最真实的东西,有它们,我的生命线索就不致中断。”诗和随感录,无疑是读己的最好方式。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的话,那么,请阅读自己这本书。平时,我们花费了太多太多的时间去读别人,去读名人、伟人、圣人的书,太热衷于嚼别人嚼过的馍,觅书讯,看书评,逛书市,细斟酌,精盘算,惟恐漏掉了哪本流行的新书,有时还不免触阮囊而羞涩,顾书海而茫然……以至于忘了自己也是本书,一本很不错的书。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书屋,每个人天性中都潜藏着“书”的创造性原质。读者,读者,莫让一个“读”字形成一种只能永远面对他人的思维惯性;读书,读书,莫让一个“书”字束缚了自己永远当配角,要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正文来读,而让传统的主角委屈一下,给自己的心灵当当注解,作作配角。王静安先生有词云:“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跳出读人的思维定式,才能反观自身,读出自己这本书的深刻内涵。为人处世,求人,不如求己;学海求知,读人,更要读己。一个人纵使读书破万卷,学问甲天下,如果一生都不曾掀开过自己心灵这本绝妙好书,仔细读读那别人绝对难以重复的文字,岂非终生憾事!还是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手抄本上。”这上帝。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读己有感,放言乱弹,略无诠次,聊存备忘。自警兼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