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谒明孝陵:萧条异代不同悲

作者:吴润凯




  
  郁郁钟山紫气腾,中华民族此重兴。
  江山一统都新定,大纛鸣笳谒孝陵。
  如君早解共和义,五百年来国尚存。
  万世从今真一系,炎黄华胄主中原。
  
  如此意气风发的谒陵之举,与清初遗民的洒泪哀告形成强烈的比照。趁着“汉兵到处虏如崩”的革命气势,邱逢甲的心态代表了时人的普遍乐观情绪。而谒陵的意义也显现出民初特有的表述:民族、革命与共和。排满革命的成功与汉民族的重新掌权是值得告慰明太祖的,这也是清末革命党人利用清初遗民激情的一种反馈与回报。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亲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以汉族重光告慰明祖在天之灵。“雄心已雪先朝辱,大义竟亡九世仇”〔4〕。同时,孙中山并不止于狭隘的民族偏见,而是宣扬“五大民族,一体无猜”,也不止于传统的王朝更替,而是倡导“共和之制”。这些近代政治观念在时人眼里无疑具有远大的实现前景,因此,孙中山才说,以前的救时之士谒陵总不免“唏嘘流涕”,而此次谒陵则是乐事一桩〔5〕。王宠惠在《追怀总理述略》中并称,孙中山选择此日谒陵实是当日为参议院议决推选之期,孙恐军中不愿其辞职,“故特举行祭告,移师城外,使勿预选事也”〔6〕。如此,则孙中山确以行动践履了谒陵祭文中所称的民主与共和观念,难怪杨杏佛在其逝世后的挽联中称其“合朱元璋华盛顿列宁而为一人”〔7〕。
  孙中山此次谒孝陵的盛况也成为历史上谒孝陵的绝响了。由于各种因缘,孙中山逝世后,也选择葬于紫金山。中山陵取代明孝陵成为民族情感与政治表达的空间。“此后孙陵冈畔路,又须重勒燕然铭。”
  
  (王焕镳:《明孝陵志》,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1〕周可真:《顾炎武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85页。
  〔2〕王前华整理:《孝陵石碑碑文及刻石文字》,见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孝陵博物馆编《明孝陵志新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8页。
  〔3〕《过古革命家吕留良墓记事》、《读吕留良墓记余谈》,见姜泣群编:《民国野史》,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6页。
  〔4〕赵燏黄:《谒孝陵》,见氏著:《去非草堂吟稿》,网址:http://www.nlc.gov.cn/old/old/wjls/html2003/zhaoyh_07.htm。
  〔5〕《谒明太祖陵文》,见孙中山著、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489~490页。
  〔6〕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58页。
  〔7〕刘作忠选编:《挽孙中山先生联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405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