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高宗武华盛顿隐居遗事(三)

作者:夏侯叙五




  十、确定民主国家必胜之理论以及英美合作到底与战后维持世界和平共谋人类幸福之决心
  日本国民众多重视英美,心理上亦相当畏惧英美,对英美之经济力量更视为无法竞争,日本大学教授中有亲告余云,日本人只知攻击中国依赖英美,而实际上日本之依赖英美较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实业界对此点更不能否认,而军部中人亦承认以日本之经济力量无法建设其所谓东亚新秩序。同时竟亦有梦想与英美暂时妥协,利用英美之经济力以遂行其目的者。一言以蔽之,目前之日本不论任何方面,皆以为日本不能与英美冲突,换言之日本今日仍彷徨于十字街头,若能于此刻断然向日本国民表示英美之决心,实为最适当之时期。
  十一、避免攻击日本国体皇室等。日本一般人常常自耀其国体,日本教育方针奉皇帝为无上至尊,神圣不可侵犯,故一切宣传材料攻击日本政府则毫无关系,但以避免伤及日本人所自耀之国体与皇室为上策。
  十二、避免伤及日本整个民族。日本人常自称为天孙或大和(Yamato)民族,虽所传毫无依据,但建设民族自尊之心理亦为日本教育方针之一,况日人量狭而性躁,若有人伤及其整个民族者,势易激起反感而达不到宣传之目的。
  十三、避免伤及日本整个陆军或海军之军誉。日本军人相当自负,谈话之间皆自称陆海空军之一兵一卒皆属天皇之私物,任何人不能侵犯,虽此种浅见,无足轻重,但做宣传工作者,一方固可尽量揭破日本军人之腐化或专擅等事项,然最好以某一部分某一系为限,以勿涉及日本之整个军誉为佳。
  十四、力避批评日本人之风俗习惯。日本人确有其可笑不自然或其他习惯,然若有外国人讥讽之,必认为奇恥大辱,发生反感,不仅如此,在宣传工作中最好赞许日本人所自称之良风美俗几声,则易见效。
  以上诸点,皆偶然个人所想及者,既无系统,亦未必适用,不过聊供参考耳。
  
  后来胡适在美国各地作巡回演说,参照高宗武写的《宣传事项》,对日本军阀大张挞伐,强调中国抗战是为全球民主而战,并痛斥日本侵华罪行,引起美国人民的共鸣,同时也引起日本舆论的愤怒以及对胡适的个人攻击。东京《日本时报》的一篇专电称:“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在美国大选年,公开作巡回演说,激发美国群众的仇日情绪,引导美国进入战争危境……实为危险之事。”
  胡适在美国积极坚定的抗日行为,引起日本人对他的仇视与厌恶,把他看作是“排日的煽动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胡明先生说:“通观整个日本学术界,几乎没有一个研究胡适的人!与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的研究队伍拥拥簇簇跻跻跄跄,形成了尖锐的反差——恐怕日本人至今仍把胡适当作不受欢迎的人,甚至是挑起日美太平洋大战的‘煽动家’。”(胡明:《抗战前夕胡适反日思想探微》,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第209页)惊愕之余,甚为日本学界悲叹!
  由此可见,胡适先生的演说对于策动美国民间舆情已发生实际影响,而高宗武之幕后襄助似不可湮没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