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詹姆斯 . 乔伊斯的咸湿情书刷新拍卖纪录等

作者:佚名




  詹姆斯 · 乔伊斯的咸湿情书刷新拍卖纪录
  
  2004年7月初,爱尔兰文学大师詹姆斯 · 乔伊斯1909年写给情人诺拉 · 巴纳可的一封情书在伦敦苏士比拍卖行被一位不知名的收藏家以24万英镑的天价据为己有,从而刷新了上世纪作家亲笔信拍卖最高价码的纪录。
  乔伊斯和巴纳可是在1904年6月16日,也就是《尤利西斯》完稿的当天认识的。同年10月份,他们一同前往欧洲大陆。5年后,乔伊斯独自一人从意大利回到都柏林,这封言词火辣、极富挑逗性的情书就是乔伊斯独居都柏林期间书写的。乔伊斯研究专家们原以为情书已经销毁,不料却在乔伊斯的兄弟斯坦尼斯劳斯的一本旧书里被发现。乔伊斯在信中直露而详细地描述了他对巴纳可的欲望,似乎与他一贯讨厌淫秽情话的做派大相径庭。
  此次拍卖的还有他写给巴纳可的另外两封情书,分别拍得3.43万英镑和8.58万英镑。
  (夏洛)
  
  曼恩 布克奖另设“国际奖”
  
  2002年4月,英国曼恩金融财团成为布克奖的赞助商,布克奖因此改名为“曼恩 布克奖”。此举曾在西方文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今年6月初,该奖的评委会主席、牛津大学英语教授约翰 · 卡雷又宣布了一个重大的举措:曼恩 布克奖将设立一个“国际奖”,竞奖者不分国籍,而且作品既可以是英语原创,也可以是翻译作品。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者可赢得11万美元的奖金。
  现有的曼恩 布克奖每年评选一次,竞奖者只能是英国本土或英联邦国家的作者,以及爱尔兰作家,奖金为9万美金。卡雷说:“该奖之所以与其他国际奖项不同,竞奖作品既可以原创,也可以是翻译作品,目的在于肯定英语小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卡雷说第一届“国际奖”的15位入围者名单将在明年年初产生,第一位获奖者的真正出炉则要等到2005年年中。
  (夏洛)
  
  斯坦贝克家人为其版权归属对簿公堂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 · 斯坦贝克1968年去世后,他的作品在近40年中一直保持畅销势头,《愤怒的葡萄》和《人与鼠》等更是一版再版,发行上百万册。去年,奥普拉 · 温弗雷复出后,第一部入选其读书俱乐部的作品就是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斯坦贝克热”再度升温。2004年7月,其子托马斯 · 斯坦贝克及孙女布莱克 · 斯迈尔将2003年去世的斯坦贝克第二任妻子伊莲 · 斯坦贝克告上法庭,声称30年来她就斯坦贝克作品的版税收入和版权归属撒下了弥天大谎,要求对《愤怒的葡萄》和斯坦贝克其他经典作品获得更多的主权,并提出不少于1800万美元的经济赔偿。原告律师说:“这对我的当事人来说是艰难的一天,但艰难归艰难,他们有必要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同时被推上被告席的还有伊莲的两个妹妹、四个外甥、她前一次婚姻所生的女儿,以及负责处理斯坦贝克作品版权的代理机构马克伦托什&欧蒂斯公司。
  作家去世之初,1950年与他结婚的伊莲是其所有版权的继承人。在上世纪80年代,斯坦贝克的两个儿子托马斯和约翰曾与这位后母打过官司,要求共同继承版权,后来获得庭外和解。此次原告在诉讼书中称,伊莲为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当年正在越南服役的托马斯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不远万里赶回国内,伊莲却从中作梗,让近在咫尺的托马斯未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更有趣的是,诉状还称,当年演员出身的伊莲与斯坦贝克结婚的动机并不单纯,她接近斯坦贝克只是意在为电影公司争取到他的作品的电影改编权。
  子承父业的托马斯 · 斯坦贝克在2002年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去那片寂静的海》。
  (夏洛)
  
  泰德 · 库瑟将成为下届美国桂冠诗人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 · H · 比林顿2004年8月12日宣布,泰德 · 库瑟将成为美国下一届桂冠诗人,任期一年。
  库瑟目前已有《Delights and Shadows》、《sure signs: New and Selected Poems》等10部著作问世,并获得诸多奖项,包括手推车奖、詹姆斯 波特莱特奖、美国内布拉斯加艺术理事会荣誉奖、内布拉斯加诗歌奖等。库瑟退休前曾是内布拉斯加州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裁,目前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0月他正式成为下届桂冠诗人后将在国会图书馆获得一间办公室,俸金3.5万美金。
  (夏洛)
  
  法国作家保罗 · 吉马尔逝世
  
  2004年5月2日,法国著名记者、作家保罗 · 吉马尔在瓦尔省耶尔医院逝世,享年83岁。
  吉马尔,1921年生,以航海和写作为平生的两大嗜好,创作成果卓著,1956年便以第一部小说《伪兄弟》获幽默文学大奖,1957年又以《勒阿弗尔街》获得法国著名的联合文学奖,之后创作出《命运的讽刺》、《恒定》、《生活之事》、《坏天气》、《巧合》、《石头时代》等大量作品,其中多部被搬上银幕。1993年,吉马尔因其整体创作成就获摩纳哥皮埃尔亲王基金文学奖。
  (周冉)
  
  2004年度法国龚古尔短篇小说奖揭晓
  
  2004年5月,法国小说家奥利维耶 · 亚当以短篇小说集《走过冬季》获得今年的龚古尔短篇小说奖。
  奥利维耶 · 亚当,1974年生,2003年起担任法国鲁埃尔格出版社主编。曾为青少年创作过《生日弥撒》等作品,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我很好,别担心》,之后陆续出版《在西边》、《轻之重》等小说。这次的获奖作共收有九篇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几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建议人们抱着更宽容、更轻松的态度去生活。
  (周冉)
  
  菲利普 · 克洛岱尔又获《ELLE》女性读者大奖
  
  2004年5月底,法国《ELLE》女性读者大奖公布,菲利普 · 克洛岱尔凭借去年的小说《灰暗的灵魂》再添荣誉。作品讲述一个警察对发生在1917年冬天洛林前线附近的女孩被杀事件的调查,控诉了战争造成的恶果,曾获2003年度勒诺多奖。
  克洛岱尔1962年生于法国默尔特 摩泽尔省,2000年因《歉疚无比的某些人》获马塞尔 帕尼奥尔奖,因《我放弃》获法国电视奖,2003年初又因《小机器》获龚古尔短篇小说奖。《灰暗的灵魂》更是为他带来巨大成功,不仅市场销售成绩出色,而且在文学评论界广受好评。
  (周冉)
  
  法国第30届广播图书奖揭晓
  
  2004年6月初,法国第30届广播图书奖揭晓,帕特里克 · 拉佩尔以小说《姐妹》获奖。
  帕特里克 · 拉佩尔1949年生于巴黎,作品有《易燃的身体》(1984)、《缓慢的未来》(1987)、《欢迎来巴黎》(1994)以及《胆小鬼,是我》(1998)等。获奖小说《姐妹》讲述了一对兄妹之间的乱伦之爱。主人公科佩尔表面上过着银行职员彬彬有礼的生活,实际却像囚徒一般处于无望的等待之中,只有来自远在美国的妹妹路易丝的信件、电邮、电话或照片才是他生活中的短暂亮色。这是一个关于欲念、孤独、等待和不可能之爱的悲剧性故事,却以轻松、甚至欢快的叙述展开,绝望与幽默结合在一起,正如作者所说:“我想通过科佩尔,通过诗意的喜剧方式,探讨某种严肃的东西,以获知欲念的力量。”
  (周冉)
  
  日本第131届芥川奖揭晓
  
  2004年7月15日,日本第131届芥川龙之介奖揭晓,现年33岁的莫布 · 诺里奥(笔名)凭借《看护入门》一举夺魁。此前获奖呼声颇高的“覆面作家”舞城王太郎最终无缘此殊荣。
  莫步 · 诺里奥(1970— ),奈良县人,曾就读于大阪艺术大学文艺专业,后被除名。一度担任公司营业部职员、运动鞋仓库管理员等各种职务,做过家庭教师,还曾在摇滚乐队担任贝司手,与人合作制作DJ音乐盒带。现居奈良,无业。获奖作品原载《文学界》2004年6月号,今年5月已获第98届《文学界》新人奖,作者即凭此踏上文坛。小说借“嘻哈”音乐的节奏,用饶舌的笔调,记述了主人公一边抽大麻一边护理卧床不起的祖母的不寻常生活,强烈表达了对周围人、对世界的憎恨和对祖母的爱。芥川奖评委黑井千次发表评论道,小说并未从道义与责任的角度来看待“看护”这一当今的社会问题,而是着力突出对于祖母自然而然产生的人类的感情,细节的真实性具有说服力,作品透着热情。
  (李建云)
  
  日本第131届直木奖揭晓
  
  2004年7月15日,日本第131届直木三十五奖与芥川奖同期揭晓,得主有二:奥田英朗的《高空秋千》与熊谷达也的《邂逅的森林》。
  奥田英朗(1959— ),岐阜县岐阜市人,岐阜县立岐山高中毕业,现居东京。1997年凭《乌兰巴纳的森林》进入文坛,2002年以《邪魔》获第4届大薮春彦奖,此前《游泳池中》和《麦当娜》曾获直木奖提名。主要作品另有《东京物语》和《深更半夜的长征》等。《高空秋千》为《游泳池中》的续篇,写精神科医生伊良部不按牌理出牌,让一直从高空秋千架上掉落的马戏团成员、患有尖端恐惧症的黑社会成员以及不会控球的三垒手等人在一连串的目瞪口呆中慢慢恢复。直木奖评委井上厦评论其古灵精怪,让人捧腹,现代味十足。
  熊谷达也(1958— ),仙台市人,东京电机大学毕业,成为专职作家之前做过中学教师,经营过保险代理店等。1997年以《温卡姆伊的爪》获第10届《小说昴》新人奖,2000年以《漂泊的獠牙》获第19届新田次郎文学奖,有“回归自然派作家”之称。主要作品另有《山背乡》和《相克的森林》等。《邂逅的森林》此前已于今年5月获第17届山本周五郎奖,小说时代背景横跨大正、昭和两个历史时期,描绘了身为猎户的主人公在日本东北雪原上爱恨痴缠、波澜起伏的一生。熊谷在仙台市得知获奖时表示,东北山区的猎户从来是少人关注的一个族群,他也正因此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某种魅力。井上厦认为此作展开了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壮美画卷,充满神话色彩,与《邂逅的森林》风格迥异,两位作家能同时荣获直木奖,令人欣喜。
  (李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