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法国美术家妮基.德圣法尔

作者:欧阳英




  法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彼埃尔·雷斯塔尼写过如下一段话:“只有少数女性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在二十世纪末估量一下,结果相当可怜。然而有一个迷人的人物的巨大身影继续从这种相对空虚中突显出来。”
  这个迷人的人物,就是本文所介绍的妮基·德圣法尔。
  妮基·德圣法尔(Niki de Saint Phalle),1930年 10 月 29 日生在塞纳河畔的讷伊。其父是银行家,掌管家族银行美国分行,但在她出生时已因股票暴跌破产。
  小妮基最初的三年是在祖父母身边度过的。1933 年,她来到美国与生活在那里的父母团聚。从七岁起,小妮基相继进入宗教学校和世俗学校学习。
  十几岁时,小妮基开始热衷于西方文学经典,希腊悲剧以及莎士比亚、爱伦·坡等的作品都是这个小女孩喜欢阅读的。与此同时,她又动手写诗,参加学校的戏剧表演活动。凡此种种,都显示出她是个富于文艺才能的女孩。而从她用红颜色涂抹那些装饰校园的希腊人物雕像的大胆举动上,也不难感到她的叛逆精神。类似的表现经常招来校方严厉的处分,为此,她的家长不得不一次次给她转学。
  1947 年,妮基·德圣法尔终于从马里兰奥德菲尔德高中毕业了。
  毕业后不久,面容秀丽、身材匀称的妮基·德圣法尔成为一名模特儿,她的照片出现在《时尚》、《哈泼斯市场》等著名刊物上。
  从 1949 年底的一期《生活》封面上,我们可以一睹当时身着盛装的妮基·德圣法尔的动人风采。那时购买这份杂志的读者大约不会想到这个美丽的女郎会成为实验性艺术的不懈探索者吧。
  1950 年初,因母亲的强烈要求,十八岁时就与哈利·马修斯私奔并结为夫妻的妮基·德圣法尔,在纽约一座法国教堂举办了传统的婚礼。
  结婚以后,这对夫妻继续从事着他们的艺术活动,丈夫入哈佛大学研习音乐,妻子则着手绘制油画和水粉画。
  1952 年,这对夫妻携带一岁的女儿来到巴黎。梦想当指挥家的哈利·马修斯继续学音乐,妮基·马修斯(妮基·德圣法尔现在已随夫姓了)投入戏剧学习。转过年来,妮基神经严重失常,不得不住进尼斯一家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在摆脱疾病缠绕的过程中,绘画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她不由自主地踏上了美术之路。用妮基本人的话说:“我别无选择,无须作决定,就成了美术家。这是我的命运。我拥抱美术,把它当成我的救星,当成必需品。”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妮基认真投入美术创作,尽管也跟过一些人学习(如美国画家休·韦斯就指导过她较长一个阶段),但她应当说是自学者,就像她推崇的法国画家亨利·卢梭。这样的状态,或许有助于她遵从自身的个性和要求,无拘无束地走自己的路。妮基踏进美术天地时,正值欧美实验美术颇为兴旺之际,除了欧洲老一代大师马蒂斯、毕加索、克利等的作品,她还接触到美国新一代精英约翰斯、劳申伯格、波洛克、德库宁等的作品。这些接触,对她的探索都产生过或隐或显的影响。不过,作为生活在法国的美术家,那些活跃在巴黎的同代人,如被称为新现实主义者的克莱因、阿尔芒以及廷格利等,或许应当算作对她的事业更有帮助的美术家。她与他们共同谱写了法国二十世纪美术史的动人篇章。
  1960 年,妮基与哈利·马修斯分手,她重又成为妮基·德圣法尔。同年底,她与早就相识的瑞士美术家廷格利搬到一起居住。后者协助她创作,并介绍她认识了一些美术界的重要人物,如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馆长胡尔腾。六十年代初,妮基·德圣法尔在国内外参加联展,举办个展,她的实验性作品开始赢得美术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装配的方式,是妮基·德圣法尔放弃传统的油画绘制方式后十分喜欢运用的创作方式。《装配绘画》(约 1959 年)、《无题》(约 1960 年)、《唇膏》(约 1960—1961 年)、《小提琴》(约1960—1961 年)、《黑桃A》(约 1960—1961 年)、《玩具船》(约 1960—1961 年)等作品,大体上反映了她六十年代初装配作品的特色。在不大的方形木板上,利用颜料、石膏和形形色色的物品,如铁丝、塑料片、破提琴、纸盒、珠子、羊毛、扑克牌等,装配组合成一件件似浮雕又似绘画的作品。其丰富的形色变化和多样的肌理,营造出一种充满情趣的艺术境界,显示了这位美术新人不同凡响的创造力。
  用装配的方式,妮基·德圣法尔还创作了称为“靶子画”的一批作品。《飞镖肖像》(约1961 年)就是这类作品的样板。在涂成黑色的木板上,固定了一件白色男衬衫,口袋里放了一盒法国人常抽的高卢牌香烟,本来应出现人头的领口上方,放置了一个镖靶。观众可以站在这件作品前,向靶子上投掷飞镖,通过这样的行动,作品才得以最终完成。在《圣塞巴斯蒂安或我情人的肖像》(1961 年)上,我们也能见到相似的情景。让观众积极参与,成为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种作法是有价值的。
  由“靶子画”拓展开去,妮基·德圣法尔又在 1961 年创作了“枪击绘画”系列。《美国大使馆的枪击》( 1961 年)、《大枪击——J 画廊的一幕》(1961 年)、《米洛的维纳斯》(1962 年)、《金刚》(1963 年)等都是这种绘画的代表作。创作这类作品,大部分运用了类似前述实物装配的方式,只不过实物中混入了颜料袋或西红柿、鸡蛋等物品,当妮基·德圣法尔及其合作者用真枪实弹射击这样的装配作品时,就会有不同颜色的液体流淌下来,形成一件完成的作品。有时,妮基·德圣法尔还会在枪击后给作品添加一些实物。妮基·德圣法尔在大洋两岸从事的此类创作活动,成为当时引人关注的艺术现象。枪击《米洛的维纳斯》的举动,以及那布满弹孔和色痕的维纳斯模拟像,不禁令人忆起杜尚给《蒙娜丽莎》添加胡子的作法。两者尽管相距四十余年,但精神上不乏相通之处。其实,对二战后涌现的不少实验性美术家来说,杜尚都是一面引导他们前行的旗帜。
  就在上述绘画给妮基·德圣法尔带来荣誉之际,她却想离开已经熟悉的形式,到一个新领域里探寻创造的可能性。这个领域就是雕塑的领域。《树下的新娘》(1963—1964 年)、《维纳斯》(1964 年)、《玛丽莲》(1964 年)、《无头的球形娜娜》(约1965 年)、《黑罗西》(1965 年)、《倒立的黑娜娜》(1965—1966 年)等一批作品,无论取材于古代神话还是取材于当代生活,均是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这点虽然与传统有相近之处,但从形象的塑造、材料的选择以及审美的趣味上看,它们显然属于反传统的雕塑作品。
  妮基·德圣法尔反传统的作法可以以《维纳斯》为例。见过从《米洛的维纳斯》起的大量西方雕塑中的女神形象的人,一下子就会感到这个维纳斯与习见的那种典雅优美的女神形象实在相去甚远,她臃肿的形体,配上点缀的花朵,更加突出了平庸粗俗的倾向。显然,妮基·德圣法尔在追求一种反传统的艺术效果。在塑造这个丑怪形象时,妮基·德圣法尔也没运用传统的材料和手法。她抛弃石、金属等坚固的硬质材料,转而以细铁丝网为框架,在其上覆盖羊毛类织物,并点缀诸如塑料制品等轻质物件,从而使真人大小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轻”的效果。更加动人的是“娜娜”系列的作品。尽管在创作时,《倒立的黑娜娜》运用了与《维纳斯》相似的手法和材料,但它同《维纳斯》相比,无疑更单纯、更完整、更具雕塑味,也更能代表妮基·德圣法尔女性雕塑形象的主要特征。
  前文提到的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馆长胡尔腾。一直热心支持着妮基·德圣法尔。“枪击绘画”中的大型作品《金刚》完成后不久,就被他纳入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1966 年,这位馆长邀请妮基·德圣法尔、廷格利和瑞典美术家乌尔特韦特共同为现代美术馆创作一件大型雕塑作品。以妮基·德圣法尔的娜娜形象为基础,三人在现代美术馆入口大厅内构造了一个题为《她》的巨像。这个娜娜长 28 米,宽 9米,高 6 米,仰卧在地面上。叉开的双腿中央,是门一样的子宫,观众可以由此进入她的体内,在那里看电影,喝饮料,感受意外的惊喜。这件新颖别致的雕塑品,具有亲民效能,吸引了大批观众来与创作者一起分享创作的乐趣和游戏的快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