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讨厌鬼
作者:[英国]多丽丝·莱辛/作 姜 倩/译
带着孩子的当地妇女常常沿着小路闲步而来,清脆的笑声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穿透树林而来,让人感觉好像突然撞上了一群喧闹的麻雀。到井边打水对于她们来说,似乎不光是一件家务活,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她们会在井边消磨掉半个上午,一群群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不时抬起手臂,姿势优美地扶一下头顶闪闪发亮或锈迹斑斑的水罐,水罐下面垫着草编的圆垫;或是跪在地上对着石板用力摔打着明艳的衣物,这些石板是很早以前从地底深处用炸药炸出来的。女人们在这儿洗洗涮涮,一边训斥或逗弄自己的孩子。她们在这儿刷锅洗碗,在这儿冲凉梳头。
有时,她们会突然尖叫起来;一瞥之下,只见她们柔软的棕色肩膀和大腿缩进了灌木丛里,眼里闪着恼火和嗔怒的目光。这是她们的水井。她们为古井带来了笑声、说话声和歌声;井畔,叠放着的衣服、色彩亮丽的臂环、陶土罐和金属发梳东一处、西一处地随意堆置;远处牛群的哞哞声,拖拉机低沉的轰鸣声,农庄传来的各种各样的声响,仿佛只是为了衬托眼前这一幕古老的场景:井畔汲水的女人。
女人们离去后,井边散落了一地桃红色的、肥厚多汁的野梅皮——这种野梅是当地一种土生的果子,味道很涩,吃到嘴里会让你的嘴唇全都涩得皱缩起来——或是一片片油光发亮的绿色橘皮。
没有了女人,这个地方顿时显得丑陋无趣。井口的辘轳上缠着油腻腻的绳索,架在一个带叉的木棍上以防滑落,井口上方遮着一个小小的圆锥形茅草盖,在小路上投下一个长长的深色的影子。除此之外,周围便是大片的非洲草原:干枯焦黄、被人踏平的草原。
这些女人,个个都很漂亮。却有一个人破坏了这美丽的风景,我依稀记得人家叫她“斗鸡眼”。她常常落在大伙的后面,要么踽踽独行,要么招呼那些年纪稍大的孩子。她的眼睛斜得很厉害,朝你看时,你只看见她刺眼的白眼珠,带着点迷惑不解的神情;她的身体同样奇丑无比。她身穿一件传统样式、深色图案的蓝袍,袍子围在腰间,上面露出一对平坦松弛的、三角形的乳房,乳房的皮肤皱巴巴的。
她在井边总是孤零零的,洗衣时没人帮忙,也听不见她的笑声。她费力地转动辘轳,将晃晃悠悠的水桶缓缓地从井里摇起来,水桶时而在井下很深的地方与光溜溜的石头井壁相碰,发出当啷当啷的响声。终于,水桶颤巍巍地出现在井口,她会用肩膀死命抵住辘轳把手的弯曲处,然后一把将水桶拎过来放到地上,动作很是危险。水桶里的水常常会泼溅出来,哗啦啦地落入井里,搅乱了深邃的井底那一泓小小的、圆圆的、发着微光的镜子般的水面。她总是笨手笨脚。由于眼睛斜视的缘故,走起路来步履蹒跚。
她是“阿长”的大老婆——“阿长”是农庄上最有技术的牧人。
之所以叫他“阿长”,是因为他个子的缘故,其实他只是瘦得出奇,便显得高了。这种类型的瘦子常常是那些生性无法安静的人。阿长一刻都静不下来,不是手里把草揪成一截一截的,就是肩膀随着体内神经某种隐秘的节奏抽动着。他的身体瘦长结实,肌肉紧绷,脑袋长得小小的,还有一对尖尖的耳朵,让他外表看起来机警小心。他的面部表情总是凶巴巴的,不管是在生气,大笑,还是——最常见的——嘲讽不满的时候。他的尖牙利齿让农庄上的每个工人都很惧怕。就连我父亲在跟这位牧人口角之后,也会懊丧地笑着说:“他是个真正的男人,那个土著人。人人都得尊敬他,他可不会吃一丁点儿亏。”
在他那一行里,阿长称得上是个艺术家——他的行当是跟牛打交道。他对付牛的手段十分巧妙,却又野蛮残忍,让观者为之叹服,却又心惊胆战。假如交给他一群因为刚刚尝到轭具滋味而哞哞乱叫的三龄牛犊,他会接连数小时在炎炎烈日下和它们较劲,浑身大汗淋漓,眼睛凶光毕露,却又带着一种志得意满的神情。他会抡起手里的鞭子,狠狠抽在牛的身上,嘴里恶狠狠地低声咒骂着,咬着牙估摸每一鞭的分量。然而,若是看他伺弄一群性情驯良、体型肥硕的十六龄耕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好像在观看马戏表演,不过同样让你感到紧张和期待。让他颇为自豪的是他根本用不着鞭子。这并不是说他会对那些牲口手下留情,根本不是。只是他乐意展示自己的技巧,并以此为荣。你会看见两队体态笨重的耕牛费力地在田里犁起大块泥土,阿长就在旁边手舞足蹈,高声呵斥,一条十二英尺长的黑色皮鞭在牛背上空甩来甩去,翻卷出各种花样。他的厉声呼喝如同中了邪的疯子发出的,沉重的鞭子甩出的噼啪声在农庄的另一头都能听见,若是某个月夜他们犁地犁得很晚,皮鞭声听起来就像是来复枪忽高忽低的射击声。但是,那条装有金属鞭梢的吓人的鞭子从来也不会碰到牛的一根汗毛。等到给耕牛卸轭的时候,那些牛全都筋疲力尽,累得快倒下了,这时我父亲常常要抱怨一番,但是你若仔细检查那些牛的身上,却不会发现一道伤痕。
“他能把牛管得服服帖帖,却管不了自己的女人。”
我们常常用一些这样的话来评论那些为我们干活的土著人,因为我们不可能像当地人那样全方位地了解他们。上面那句话是阿长在农庄工作的那些年里为我们提供的所有谈资的一个总结。每当他离开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农庄,总会有人用期待的口吻诙谐地说:“不知阿长和他那些女眷们的关系现在怎么样了?”
他有三个老婆,总是麻烦不断。他常到我们家里同我父亲进行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谈话。他告诉我父亲,他的小老婆和六英里外一个邻近农庄的工头打情骂俏,或是她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玉米粥泼到了那个妒忌她的二老婆身上了。
日落时分,总能看见阿长站在我们的后门口,这时,父亲忙完了一天,可以做他的听众了。他总是身穿一条长长的土黄色裤子,松松地吊在瘦骨嶙峋的髋骨上,前胸袒露着,黝黑光滑的皮肤闪着暗红的光,满天火红的晚霞勾勒出他细长的身影。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打着手势。每次抱怨完之后,他都会突然显出一副听天由命、身心疲乏的样子。听了他的故事,父亲常常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说:“此人是个天生的喜剧演员。假如他不是黑人,肯定已经登台表演了。”
不过,他可不是小丑。尽管他为了迎合我父亲而表现得很滑稽,但绝不会像某些非洲黑人那样,为了让我们取乐而装疯卖傻。而且当地人谁也不敢取笑他。同样是滑稽搞笑,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警惕和批判,包括他自己,这使他的幽默带上了一种讽刺的意味,让他说起话来刻薄无情。不仅如此,他在自己的女人们眼里充满了魅力。有一次,我看见他赶着牛群懒洋洋地沿着大路往前走,手里的鞭子拖在尘土里,身上穿着那条松垮垮的从上到下全是皱褶的裤子,眼睛若有所思地直视着前方。路上,他从一群女人身边经过,里面好像有他的妻子,但他只是点了点头,就过去了。她们像是被那条鞭子抽了一记似的,不悦地昂起头,扭动着身子,挑衅地在后面厉声叫他的名字,想让他注意到她们,可他连头都不回一下。
然而,等到真的麻烦来了,父亲很快就厌烦了。他喜欢听手下的工人讲述他们遇到的问题,只是为了一乐,并不是真想卷入其中。渐渐地,阿长不是偶尔来一趟,而是每晚必至,脸上带着极度严肃和愁苦的表情。他想让父亲劝他那位老妻——就是长着斗鸡眼的那个老婆——回自己娘家去。那个女人快把他逼疯了。家里有个唠里唠叨的女人,就像身上长了虱子,你可以用手去挠去抓,可它会转移到别的地方。除非捏死这只虱子,否则你会永无宁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