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孙中山的铁路梦

作者:叶 萍



设上。9月2日,孙中山出席北京报界及中华民国铁道协会组织的欢迎会,专门演说了“修铁路为惟一急务”的看法。9月7日,孙中山特至张家口,视察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修筑的京张铁路,并极其称赞。9月中旬以后,孙中山经山西太原、天津,沿津浦线经青岛于10月初回到上海,沿途除考察了铁路外,其讲演与谈话均为铁路建设问题。10月10日,孙中山为英文《大陆报》撰写了《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10月14日,孙中山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又设立了铁路督办办事处,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完成了全国各地干线分布的设计,并着手筹措经费。
  
  三、铁路建设之梦的搁浅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计划,除了他的演讲与规划搞得轰轰烈烈外,实际上的进展并不大。因为“铁路事业,显分建筑、管理、机械三大部分”,[5]需要技术,需要人才,需要物资,一句话,需要大量的经费。可是当时,民国初建,正当“民穷财尽之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不但缺乏人才,也缺乏资金和管理水平。要在10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孙中山明白这些困难,并为此费尽了心思。他最后把建设铁路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外人的援助上,可实际情况并未按孙中山的设想来发展。 在资金问题上,需要筹借60亿元外债才能实现兴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借60亿外债,不仅是数字太大,使诸多外国人充满疑虑而不敢投资,就是国内也有许多人反对,担心“用洋人资本”筑路,会招致“瓜分之祸”。为了吸引外国人投资,而中国又不致于丧失主权,孙中山提出了三种方式:一是与外国订立合同贷款,自行修筑;二是订立招股章程,成立中夕哈办公司,招股修筑;三是批给外国人修筑,期满或到一定期限后,由我方采取有偿或无偿方式赎回,收归国有。可是,不论孙中山怎么宣传,他的这种主张却未能得到舆论的支持,甚至遭到责难。
  困难并未动摇孙中山的决心。1913年2月,孙中山作为前总统、“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督办”,赴日访问考察。在日本,他考察了许多工厂、铁路、学校,同日本的政治家、企业家多次会谈。他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看到中国的未来。他计划着如何学习日本,并赶超日本、欧美。他准备回国后就立即着手掀起以经济建设振兴中华的更大事业。
  可是,就在孙中山于1913年3月22日即将踏上“天洋”号海轮回国的时候,他接到了宋教仁被害的电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枪声,把孙中山从和平建设的幻想中惊醒。为了共和事业,孙中山重新投身于政治革命,他的20万里铁路建设之梦想自此搁浅。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孙中山事业继承人的中国共产党人才逐渐完成了孙中山的伟大理想。
  注释:
  [1]《天铎报》(上海)1912年7月3日。
  [2]《时报》(上海)1912年9月6日。
  [3]《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490-49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4]《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远山遗著》卷二,笫118页。
  [5]《孙中山藏档选编》,第31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