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黄巢与李顺在传说中的结局

作者:沈 淦



  大齐王朝金统五年(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大齐皇帝黄巢在唐朝徐州统帅时溥、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以及大齐叛将尚让的联合进攻下,败入泰山狼虎谷。濒临绝境的黄巢对其部将林言道:“我欲讨伐奸臣以洗涤朝廷,功成之后却不赶快退避,这是大过错啊。你取下我的首级献给唐朝皇帝,可以得到富贵,可别让人家抢得这份功劳啊!”林言是黄巢的外甥,不忍心下手,黄巢便拔剑自刎。林言只得割下他的头颅,并及黄巢的妻儿与弟弟黄邺、黄揆等七颗首级,全都装进盒子里;将要谒见时溥,却中途遭遇到李克用部下的沙陀兵。后者杀掉林言并将其首级一并献给时溥,时溥又献给唐僖宗。轰轰烈烈、绵延十年的唐末农民战争终于悲壮地落下了帷幕。这一幕,在经典史籍引日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中均有大同小异、详略不等的记载。
  一百多年后,历史由唐末进入宋初,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四川又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战死后,李顺被推为领袖,率军攻克成都,自称大蜀王,建元“应运”,部众发展至数十万人。宋太宗命宦官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率军两路入川镇压。第二年五月,宋军攻破成都,李顺被俘,与其同伴八人在陕西凤翔被残酷地处以剐刑。这在《宋史》、《续资治通鉴》及《宋史纪事本末》中亦有明确的记载。
  然而,这些记载却都受到稗官野史的挑战。
  在宋人笔记如陶毂《五代乱离记》、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王仁裕《洛城漫录》,吴曾《能改斋漫录》、王明清《挥麈录》、周密《志雅堂杂钞》中,都记载了当时流传于长安、洛阳一带的一个传说:黄巢兵败后并未被杀或自杀,而是削发逃脱,到洛阳去投奔他的老部下、时任河南尹的张全义。两人见面后都不敢明确相认。也有说是张全义于众僧中认出了黄巢;当然,他非但没有声张,还专门于洛阳城南的龙门山建了座南禅寺让黄巢安居。这样,黄巢改法名道价,人称翠微禅师。后来他又前往浙江明州雪窦山;那著名的雪窦禅师其实就是黄巢。总之,黄巢安然度过了晚年,活了八十多岁,直到宋初才生病去世。那邵博甚至在《邵氏闻见后录》中声称:“我多次来到南禅寺,壁间画的刃阶老僧就是黄巢,他的状貌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惟独与众不同的正蛇眼是个显著的标记。”接下来,他又听寺中老僧说:更稀奇的是寺中藏有数幅高僧的写真绢本,黄巢在自己的那幅上还题了一首诗:“犹亿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阑干看落晖。”这首诗亦有多种版本,在《挥麈录》中第一句为“三十年前山上飞”。《全唐诗》共收黄巢诗三首。幼年一首《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中年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首流传较广,被收入中小学教材。最后一首就是晚年的《自题像》了:“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洛城漫录》说:北宋开宝年间,德高望重的八十老僧道价,在圆寂前从容书写偈文,并伸出左足让人看。人们大吃一惊,原来其足底文有“黄巢”二字。
  再来看看李顺。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宋仁宗景祜年间(1034年-1038年),有人告发说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闻讯而往,将其捕获。其时距起义失败的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已经三四十年,李顺也已七十多岁了。“推验明白”后,陈文琏将他押送到汴京,经过再次核实,他的确就是当年的那个李顺。朝廷因为当年平蜀将士早已按功行赏,如果再重新追究,势必连累一大批人,于是就没有再事声张,只将李顺处斩、陈文琏官升二级了事。陈文琏是福建泉州人,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告老还乡。沈括认识他,并看到他家有《李顺案款》,因此将此案的前后本末记载得非常详细。
  那么,李顺当初是如何逃脱大难的呢?据《宋稗类钞》说,就在成都被宋军团团围困,即将攻破之际,李顺忽然召集城中数千名和尚,于府第中大做佛事以祈福。在这过程中,又让数千名童子剃度出家,并当即在府第中削去头发,发给僧衣。时近黄昏,那数千名和尚与新剃度的数干名童子都从府第的东、西两门而出。和尚们都走完了,李顺也已不知去向——他已削去头发,混于众僧中遁去。第二天宋军攻破成都,捉住一个满脸胡子、与李顺长得有点相像的,就把他当作李顺杀掉了。不过,这儿说的李顺真正被捕是在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距成都城破只有二十多年,地点倒是在岭南,与沈括所说的广州没有冲突;还有,他没有被押送汴京,而是被杀于岭南狱中。蜀中还有一个传说:李顺于起义失败后逃到荆襄一带,进入一座寺院,有个僧人熟视良久,说:“你有异相,应当做百日偏霸之主,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你快陕离开吧,如果今年不死,就还有数十年的阳寿呢!”据说王小波起义后曾对大家说:“我不过是上锅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岂能称霸一方?这儿有个李顺,是孟大王的遗孤咽,让他来统率你们吧!”原来后蜀主孟昶广政二十八年(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攻破成都,后蜀国亡,孟昶被俘送汴京。不久,有人大清早看见成都城东南的摩诃池上漂着一只锦箱,上面覆盖着锦被,拾起一看,里面有一个襁褓婴儿,一张纸条上则写着八个字:“国中义士,为我养之。”那人知道这只箱子是出于蜀官之中,婴儿必定是孟昶大王的遗孤了,就将他收养于家中,这就是李顺。王小波战死后,李顺就毫无疑义地成了义军领袖,并宣称恢复原来的孟姓。
  稗官野史材料丰富而又生动,可以大大弥补经典史籍之不足;然而,稗官野史多取材于民间传说,长时间的众口相传之中,其舛误讹错亦远远超过了经典史籍。在黄巢与李顺的传说中,就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讹错:
  黄巢与李顺生于哪一年,均不详。黄巢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响应王仙芝起义,加入义军时,少说也有十七八岁吧。那么,到他于唐僖宗中和四年,即公元884年兵败狼虎谷时,至少也有二十六七岁了。而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创建北宋,在位17年,先后用了建隆、乾德、开宝三个年号。开宝年号最长,共9年;即使算到开宝元年,也是公元068年了。其时距黄巢兵败狼虎谷已是84年,黄巢即使还活看,至少也有一百一十多岁了,怎可能在开宝年间还是个“八十老僧”呢?
  再说李顺。据《宋史·世家二·西蜀盂氏》所载:后蜀灭亡前,蜀后主盂昶派其弟孟仁贽去汴京向赵匡胤请求,给以像蜀汉后主刘襻及陈后主陈叔宝的降王待遇。赵匡胤不但一口应允,而且明确表示:“朕不食言,尔无他虑。”于是,47岁的孟昶与其年近七十的老母亲,除掉他已死的儿子玄宝外,另外两个儿子玄喆、玄珏,还有弟弟仁贽、仁裕、仁操都被送至汴京,受到比较隆重的接待。长子孟玄喆入末后官居检校太尉、泰宁军节度,并且跟随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征辽,屡受封赏,55岁时病逝。他的15个儿子中有4个进士及第。孟昶次子孟玄珏也病逝于滑州知府的任上。孟昶原是割据一方的皇帝,并且已经获准恩封降王,不像造反与叛逆,绝无灭族之虞。当他将老母、子弟等“中外骨肉二百余人”都托附给北宋王朝时,有必要让一个襁褓中的幼子流落民间吗——假如他有这样—个幼子的话。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传说故事而被当时或后世的文人们收入稗官野史呢?主要原因显然是,黄巢与李顺等奋起反抗暴政的义举获得人们比较普遍的拥护与支持,而他们的不幸失败又让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唐末政治之黑暗,统治阶级之骄奢淫逸,藩镇之专横跋扈,人民生活之痛苦,已有多书论及。那么,宋初的四川又是怎样—种情况呢?宋军刚刚灭掉后蜀,其军队统帅王全斌就擅杀降兵,豪夺妇女,广纳财货.暴行累累,又将蜀中府库之积全都输入汴京。而后来宋廷派到蜀地的官员又“竞喜功利,于常赋外更置博买务,禁商贾不得私市布帛”(《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六),弄得地狭民稠的蜀人虽尽力耕种,却难以养家活口,而兼并之风愈盛,贫富日益悬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小波、李顺起义打起“均贫富”的口号,队伍遂迅速从数百人发展到数十万人。为实行“均贫富”的主张,李顺又召集乡里富人大姓,让他们申报各自的粮食家财等,留下他们一家老小足用的,其余的都统一调拨,分发给贫苦群众。而自称“冲天平均大将军”的黄巢,其军队“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引日唐书·黄巢传》)。他们的这些举动,必然能获得穷苦百姓比较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尽管黄巢的军队在缺粮时也曾以人肉为食,李顺也曾怒斩打了败仗的三百士卒(他们倘若最终成功,也很可能是以暴易暴);但是,当人们在被暴政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时,谁起而反抗暴政,总是会被视为英雄而给予支持的,倘若失败,则会寄予深深的同情与怀念。而此后封建社会里的下层人民,怀念黄巢、李顺,怀念像黄巢、李顺那样敢于领着大家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认为他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希望他们再次站出来登高一呼,则自当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单位: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