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古人“言简而意尽”举隅

作者:笔帖式



  古人作文讲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结构紧凑、条理清楚、表意贴切、严谨平实,忌讳官样化和空话、套话。前代留下不少文字精练、言简意赅的范文,可供今人借鉴。
  
  一
  
  谢枋得《文章轨范》云:“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语本于欧阳修所谓“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久当收节,使简重严正。”能够作到简练,深刻,严肃,正当,就可以避免官样化和空话、套话。
  《后山诗话》记载:
  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这里是在提倡做好文章的开头,应取乔梦符所言的“风头”,也即开门见山,不必冗言。如果需要全面介绍滁州风景,不妨写出四面诸山情形;但是文章重点不在此,没有必要逐一介绍,就应该一笔带过,只需让读者知道“环滁皆山也”,腾出笔墨来写重点部分——醉翁亭。
  
  二
  
  作文写诗叙事抒情需用精练的语言。所谓精练,即言简而意尽。《唐子西文录》有段文字作了最具体的剖析:
  东坡诗,叙事言简而意尽。忠州有潭,潭有潜蛟,人未之信也。虎饮水其上,蛟尾而食之,俄而浮骨水上,人方知之。东坡以十字道尽云:“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言“渴”则知虎以饮水而召灾,言“饥”则蛟食其肉矣。
  唐子西以29字叙事:“潭有潜蛟,人未之信也。虎饮水其上,蛟尾而食之,俄而浮骨水上,人方知之”,已经相当简明,而苏轼的“潜鳞有饥蚊,掉尾取渴虎”,就更为高明,“潜”、“饥”、“渴”、“掉”,字字深义,引人思寻环境、事情、因果。唐子西真正是善读知音。故知读诗且不可大而化之,侈谈“意味”,而忽略遣词造句这一至要环节。
  
  三
  
  以诗词评论史事,文字相当精练,盖于每一字片中包蕴深意,使读者自去寻觅。
  某小说有咏岳王诗一首云:
  臣飞死,臣俊喜,臣俊片无言世忠靡,臣桧夜报四太子。臣构称臣自此始!
  诗中每句都有“臣”字,然而前五位是宋臣,忠臣岳飞被害死,权臣张俊暗喜,重臣张浚、韩世忠遭受打击,无可奈何;而奸臣秦桧里通外敌,阴谋得逞,报信邀功。结尾的“臣”赵构表面是宋国君主,究其作为,确属卖国奸臣:残害爱国将领,自毁长城,最终子孙称臣乞和,国亡家破,没有好下场。语,需要咀嚼寻觅深意,字字含褒贬,用笔严冷之至。
  
  四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十五岁时随长辈葛岭扫墓,先伯祖在湖舫述示祭文之简古者;且训之曰:“闻汝师述汝作文,动辄千言。少年‘举笔,固以充沛为主,然不可不知凝练之法。偶单数则,可以隅反。”
  《李观察祭欧阳太夫人文》为:孟轲亚圣,母之教也。夫人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
  祭文立意不凡,摈弃俗套,虽属旁敲侧击,确能突出关键:有子象贤,因为贤母善于教子。
  《陆放翁祭朱文公文》为: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倾长河入东
  古人作文讲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结构紧凑、条理清楚、表意贴切、严谨平实,忌讳官样化和空话、套话。前代留下不少文字精练、言简意赅的范文,可供今人借鉴。
  海之泪。路修齿髦,神
  往形留。公没不忘,庶
  其歆飨!
  由于朱熹的道德文章,尽人皆知,故而省略赞颂,只将自己沉痛心情凝聚为简短的比喻抒发。两组对偶句工整妥帖,言简意赅。
  《明武宗祭靳阁老文》为:
  朕在东宫,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江,闻先生讣。哀哉!尚飨!
  代笔者择其大端言之,“傅”有教导之恩,“辅”见赞助之劳,舍弃许多琐事,所谓善于拣选。四字为句,仄声落脚,声音低沉可传沉重悲悼之情,不需唠唠叨叨,敷衍塞责之语。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