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由《实庵自传》看清朝童试

作者:张秀允



  清代科举制度包括四部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清科举的第一部分,也是科举必走的一步。陈独秀先生生于1879年,作为一个“习儒业十二世”的“世家子”,早年走了科举这条路。其《实庵自传》中有相当笔墨涉及清朝童试。
  清朝童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与明朝童试相仿。考生被称为“童生”,是还没有进入官方学校的学生,参加童试仅为考取一个资格,以求进入官方学校。童试由三部分组成——县试、府试、院试。清朝童试三年两试:逢寅、巳、申、亥年举行“科试”,丑、辰、未、戌年举行“岁试”。童生可在三年内参加一次科试和一次岁试。经科试和岁试,他们依次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多在二月举行,一般考四场或五场,第一场通过者就可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政主持,通过者才可进入官方学校,成为一个地方生员。童试虽为清朝科举第一步,但也是一种竞争相当激烈的考试。好多人忙碌大半生连个秀才也没考中;考场中也不乏年过花甲者,年近七十者亦有之。陈独秀先生1896年参加县试,恰是丙申,为科试年。
  陈独秀先生在《实庵自传》中关于院试部分提到“经古”和“提堂”、“幼童”。“经古”是院试考前的一个测试科目。“经古”题目最初为经解、史论、诗赋,咸丰时增加性理、《孝经》论,同治十年(1871年)增加算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增加时务。考生只须选其中一门考试即可。同时,清朝科举制度规定,15岁以下的考生为“幼童”(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或源于此)。幼童不须考“经古”,他们考默经或背经。经文由学政指定,并且要由学政监考。学政看陈先生幼小,所以问为何不考幼童;但陈先生时年已17,不算幼童,所以考“经古”不考幼童。陈先生说他“经古”考取“提堂”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考前20名或30名者提考于县大堂。他们被称为“堂号”,由知县面试。县试最后一场考前10名者,他们府试时试卷要加盖“堂”字,其考场设于大堂。这被称为“提堂”。府试“提堂”与县试类似。“经古”考取“提堂”,即“经古”考试名次靠前(一般是前10名)。陈先生是通过其试卷上的“堂”字知道其“经古”考取“提堂”的。清朝县试、府试的“提堂”要在学政面前面试,“经古”考取“提堂”也要面试。
  关于“大宗师”,陈先生解释为学政的俗称。学政是“掌一省试习文风之政令”,主管一省教育文化事务。主持院试是其重要职责。学政由皇帝亲自选派,任期三年;一般由翰林充当。学政一般住省城,三年两次到地方上主持院试。
  学政参考院试成绩,根据录取名额来招收官学生员。被录取的学生称为附生,或茂才,或博士弟子,俗称秀才。秀才才有资格成为府学生或县学生。秀才的录取名额与当地的文风高下、钱粮丁口的多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秀才地位和境遇如何呢?陈先生言考取秀才后陈家欢天喜地,好事连连,陈家地位由此陡升。秀才没有劳役,不受里胥侵害,与县官平起平坐,出入公堂,结交官府,亲戚邻居都另眼相看。难怪陈母乐得掉眼泪,几家富户竞相求婚。用陈先生的话,“便是一步登天,也就是立下了将来做土豪劣绅的基础。”陈先生的祖父章旭是廪生,父亲陈衍中是秀才,叔父陈衍庶是举人,陈先生本人和哥哥孟吉都是秀才。看来陈家决非陈先生说的穷得“丁当响”、“小户人家”。陈先生家在省城,和省城富家大户相比可能穷了些;但陈家决非一般人理解的“穷”。郑超麟晚年也转变看法,接受了陈家决非小户人家的观点。[1]唐宝林的《陈独秀年谱》、朱洪的《陈独秀风雨人生》都说陈出生贫穷,本人不敢苟同。不知是谁没有读懂《实庵自传》? 陈先生说“大哥知道我不喜欢八股文章”,自嘲“像我那样的八股文程度”[2],云云。八股文是什么呢?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采用的一种文体,说明白一些,是一种对格式有特别要求的文体。它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破题是将题目之意破开。承题是将破题中紧要意义承接下来。起讲是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入手是引子,即把文章引入本题。这是八股以前的部分。接着的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又称为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相对偶的句子。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都需相对,共计八股,故称八股文。[3]朋;清考题多出自《四书》、《五经》,考生以这些书为依据借以八股格式来答题;因而那些以八股格式讲《四书》、《五经》的书成了童生的必修书。所以陈先生的哥哥才会把路德的文章与金黄和袁枚的“制艺”拿来给陈先生看。八股文仅能以题意揣摩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决不允许发挥个人独到见解,更不允许联系现实政治。考生皆是循规蹈矩。可笑的是,陈先生乱“填”一番,反而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陈先生完全掌握了八股格式。第二,清季科举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陈先生说他的考题是截答题“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为更好了解截搭题,我们先来看院试考试内容。清初院试考四书文(即以《四书》命题的八股文)、《孝经》各一篇。后多有变动,偶尔会从性理中的《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小论》中命题。有时还有策论等内容,但《四书》是必考内容。考生以《四书》为必修书,日日磨练;而命题者又以《四书》命题,应考时,考生只需把平时背熟模块默写下来就大功告成了。考生所记模块相同,考场出现雷同试卷也不足为奇了。为避免这种情况,命题者常避熟就生,割裂变化,创出别异题目。比如考题“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文句截自《孟子·梁惠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老丧死无憾也。”题目多端变化,考生又束于八股格式,考题对考生形成新的挑战。为了规范命题,降低难度,命题者把命题分为不同种类。每种题都有各自解题之法。考生只需准备各类题解法即可。题目被分三类:大题、小题、截搭题。乡试、会试多命大题,小考多命小题、截搭题。陈先生院试题目恰为截搭题。截搭题又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诸题。针对截搭题的解法则是调、渡、挽等。[4]
  童生通过院试才可进入县学、府学。新入学的学生要在地方官的带领下到学宫(学校)大成殿拜谒孔子,后到学宫明枪堂拜见授学老师。学官有“泮水”,因而学宫又有“泮官”之称,新生遂有“入泮”和“采芹”的别称。生员在学宫中仍要学习、考试。官学教学多流于形式,但其考试则严肃多了。生员考试分为岁考和科考。生员经岁考分出不同级别。一般分三等,一等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陈先生祖父为廪生),每年可从国库中领取“廪饩银”四两。二等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三等叫“附生生员”,简称“附生”。生员科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生员通过科考方可参加乡试。生员的法定服色为蓝袍,如受罚则穿青衫(也称青衣)。“青衣蓝袍”也就成了生员的代名词。
  陈先生面对考题“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竞考了第一名。由此观之,清朝科举制度出了问题。它形式呆板,内容有限,不能有效选拔人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深深揭露了清朝科举的弊端。再看看《实庵自传》中那个盘辫子口称“金科必中”的考生,所有人的想法可能都是废除科举制度。但我们亦应看到清朝科举承继前代,仍具有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特点。清朝科举也选拔了许多能臣,同治中兴的名臣哪一个不出身科举?不过,清朝科举的弊端毕竟超过其优点,所以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注释:
  [1]参见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33页。
  [2]陈独秀:《实庵自传》,任建树编《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0页。
  [3]参见宋元强:《清朝的状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4]参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页。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研究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