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孙中山是学贯中西的典范

作者:邓光汉



  早在1904年,孙中山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一文中明确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权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后来,孙中山又在三权之外,“加入中国的考试和监察权”,因为“这两个权是中国固有的东西。中国古代举行考试和监察的独立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绩”,[16]这样形成“五权宪法”。这是孙中山本人根据中西文化与政体而独创的学说,主张分权以限制个人专权。不过在制定《临时约法》时,孙中山的“五权学说”尚未被大家接受,采取的是 “三权分立”这种被资产阶级学者崇拜为神圣而绝无错误的原则。
  孙中山说:“从前君主时代,有句俗话叫做‘造反’。造反的意思,就是把上头反到下头,或者把下头反到上头。在君主时代,造反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五权宪法不过是上下反一反,去掉君权,把其中所包括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提出来作三个独立的权,来施行政治。在行政人员一方面,另外立一个执行政务的大总统,立法机关就是国会,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和弹劾与考试两个机关,同是一样独立的。”[17]从这也可以看出,孙中山为中华民国这个资产阶级国家设计的政权,是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分散,又依照中西历史上的一些成功办法而创设的。
  由此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孙中山先生在革命与政治上作出的卓越成绩,是与他先后接受中西式的正规教育多达20年之久,尤其是他在海内外所受到的英美式的科学教育分不开的。他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光辉典范。学贯中西正是他做出成绩,成为伟人的根基之所在。
  
  注释:
  [1][9]郑东梦:《檀山华侨》,第15页,第15页,《檀山华侨》编印社1929年版。
  [2]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1册,第188页。
  [3]《国闻周报》第10卷,第31期。
  [4][7]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下册,第1362页,第2085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5]黄季陆等编《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与史学》,第557页,(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5年版。
  [6]《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5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8]《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7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讲演》,上海《民生报》1912年5月14日。
  [11]尚明轩:《孙中山传》,第14-15页,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12]《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29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庄政:《孙中山的大学生涯——拥抱祖国、爱情和书的伟人》,第8页,(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14]《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2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224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5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09-51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级机关党校(成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