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意与古人会 画随时代新

作者:陈沫吾



  艺术的生命力,首要的是看画家创作出的作品是否能反映画家所处时代的生活。因而,一个画家的艺术生命,是与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人民生活、理想、情感和审美爱好的能力成正比的,人民才是艺术的真正主人。完璧之画才情并茂,酒香岂怕巷子深。先生虽然已离开人世作古多年,但现在谈到其人,读到其画,总是那么亲切、自然,使人崇敬和怀念。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艺术创作的认真负责和珍爱,其实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至少是善待自己生命的一种实质性的表现。完璧先生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功,既在于他对自己生存意义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更在于他对自己生命的善待。他一生为人正直,品格高尚,处世平和,待人真诚,既无傲世之气,也无浮夸之风,更无嫌贫之态。他的一生既是传奇的,又是奉献的、清贫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艺术遭遇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我国文艺界一度理论混乱、思想混乱,从而引起画家的认识混乱,什么笔墨等于零,中国画已面临穷途末路等等奇谈怪论一时蜂起。但是,赵完璧先生却不被这股潮流所动摇,他坚信中国画的传统是历史的积淀,是民族文化特征的浓缩,应该从现象、本体和理性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去发掘与现代有共性的因素。他认为,所谓现代应是中国的现代,属于民族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继承上的发展、发展中的继承;而不是将历史传统与时代发展相割断。
  通达则变,明白则化。变,方能推陈出新,持续不绝;不变,则凝固僵化,萎缩消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与非变化中存在的,中国画也不例外。同时,中国画的发展变化也不是孤立的,它也依赖于艺术家对各种姊妹艺术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为此,赵完璧除了对中国画本身进行认真学习探索外,还广泛涉猎于理论、篆刻、工艺美术和诗歌艺术,从中获取养料。惟其如此,他才能成其事于无形之中而不露痕迹。赵完璧先生在生前创作的作品总是显得那么高古典雅、自然时尚,大象无形、卓然成家。潘洁兹先生称其“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绘画方面,人物、山水、花鸟俱能,工笔、写意兼到。……精于书法金石之学,传统功底深厚,创作态度严肃,不随俗媚,表现出老一辈艺术家的严谨学风和铮铮风骨。”完璧先生确乎如此。他是一位充满智慧而不被世俗熏染的艺术家,在尺幅之间表现山川万物、广阔天地,似心淡若无,自然而然。虽然完璧先生已离世多年,但我要为这位蜀中的伟大艺术家感叹高兴、击节鼓掌。他生前未被忧患压倒、劫难击垮,一直顽强地操笔奋进,唯艺是从。如今,他创作的画作总是被那些慧眼者收藏。他将永远被我们怀念,其名字会永远铭刻于我们的心中,永远不会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被淹没忘却。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