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抗战时期的“虽残不废”运动
作者:苟兴朝
一、“虽残不废”运动的发轫
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伤愈官兵或重返疆场杀敌,或解甲归田。然而,那些重伤致残的官兵无法重返前线,此时为他们安排一份职业使其自食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时,“荣军”[2]的职业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上至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下至庶民百姓,都曾予以极大的关注。1943年7月26日,国民政府社会部部长谷正纲应“伤兵之友”社总社扩大征求伤兵之友运动演讲时,就要求总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虽残不废运动”上来。新生活运动九周年(1943年)纪念时,孔祥熙也做了《倡导“虽残不废”工作之重要》广播讲话。与此同时,诸如《中央日报》、《国民公报》、《时事新报》等各大报社,均纷纷发表社论、短评以及特写,为“虽残不废”运动大事宣传和鼓动。在此情形下,旨在使“残废者能另谋职业,自营生活,虽残而不废”的“虽残不废”运动也就应运而生。
二、段绳武与“虽残不废”运动
最早提出“虽残不废”运动设想的是段绳武先生。段绳武1897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家世务农,幼年肄读私塾,聪颖过人,品德醇厚,稍长益赋雄心”。抗战初期,由于身体状况欠佳的原因,段绳武得有机会从事伤兵工作。段绳武曾说过,“在持久抗战中,伤兵生活的处理,实是安定社会激励士气的重要工作。我不希望别的,只求能有机会给伤兵服务就好了”。1938年初,段氏被任命为政治部设计委员,负责设计伤兵政教工作。[3]对于伤兵工作,段绳武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伤兵教育当为伤兵问题之中心,而教育之道,首在使负伤者早日归队,残废者能另谋职业,自营生活,残而不废,如此方不致影响其抗战意志”[4]。
段绳武接管伤兵工作后,采取了以下五项具体措施:一是设立伤兵招待所。1938年8月,后勤政治部迁至长沙,鉴于武汉危急,交通工具缺乏,公路破坏,伤运困难,于是创立伤兵招待所制度,以解决沿途膳宿换药等问题。在各战区设立若干招待所,从作战前线每15公里设一招待所,向后一直延伸到后方医院。二是成立政治大队。大队队员思想较进步,经常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到各地伤兵医院慰问演出;还教伤员识字,开展代写书信等各种服务。三是成立伤兵教育委员会,聘请社会知名人士研究伤兵教育事业的设计、开展与推行。经过一年的努力,教育委员会编辑伤兵读物数百种,又办理了注音符号训练班,利用注音汉字,推行语文教育,扫除伤兵文盲。四是建立荣军职业协导会。1940年5月,段绳武发起组织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以便积极推动荣誉军人就业。五是设立监理员室,旨在防止后方医院、残废教养院的贪污、剥削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段绳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伤兵的尊重,伤兵亲切地称呼他为“荣军之父”。
三、与“虽残不废”运动相关的法规和文件
为更好地发动“虽残不废”运动,新生活运动总会“伤兵之友”社总社颁布了《“虽残不废”运动说明书》,阐述发起“虽残不废”运动的重要意义。“伤兵之友”社总社又拟定了《“虽残不废”计划书》,指出:在“扩大‘伤兵之友’运动的同时,展开‘虽残不废’工作,务使荣誉军人能在最短期内,因受训之功效而能达到:甲,虽残不废;乙,自食其力;丙,减轻国家之负担。”至于为使荣誉军人获得职业技能而予以职业训练的办法,《计划书》也有较为翔实的说明,主要有:向社会热心人士征募荣誉军人训练费;由伤友总社请求中国红十字会矫形外科中心派员详确检查荣誉军人的体格,根据“其体力与机能,分别确定其应授以某种技术之训练”;由伤友总社请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派员协助训练工作。另一方面,为有效地促进解决和保障荣誉军人的职业问题,重庆国民政府军政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荣誉军人服务计划纲要》、《荣誉军人服务加给暂行办法》、《荣誉军人服务办法》、《荣誉军人就学公立中等以上学校办法》以及《荣誉军人职业保障办法》。1945年5月19日国民党第六次全会又通过了《安抚伤残将士决议》。
《“虽残不废”计划书》和《“虽残不废”说明书》以及《荣誉军人服务计划纲要》、《荣誉军人服务办法》等文件宗旨均为:“崇其德,报其功,使其心有所安,身有所托,生活有保障,生产有计划”及“增强抗战建国力量,藉以减轻政府负担”。它们从法律上保障了荣军获得职业,进而对抗战期间及战后荣军的安置工作,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和生产事业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工作概况
为了推动荣誉军人职业运动的发展,段绳武先生主张应该由政府和社会联合组织一中心机构。通过他艰辛的努力,当时的各伤兵主管机关召开联席会议,经过数度讨论,决定这一中心机构定名为“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
1940年5月12日,“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在重庆正式成立。大会推举蒋介石为名誉会长,孔祥熙、宋庆龄、陈诚、陈立夫为名誉副会长;又公推何应钦将军为会长,许世英、谷正纲为副会长,陈良、魏益三等45人为理事。段绳武最初被推选为总干事,后因段氏病逝,改推郝子华为总干事。1941年5月12日协导会周年纪念日,谷正纲在开会辞中再次讲到该会成立的意义:(一)使为国家民族奋斗过的同胞(指荣誉军人)再有机会为国家民族贡献其力量;(二)使他们不但解决自己的生活,并且可以解决其家属生活;(三)使他们参加战时生产,藉以增加劳力。[5]
荣军职业协导会正式成立后就提出了“虽残不废”和“自力更生”的口号,其业务可以分为七项:(一)调查统计荣军之伤残种类、教育程度、固有技能;(二)调查研究适合荣誉军人之社会职业;(三)宣传荣誉军人服务之意义及成绩;(四)训练荣誉军人服务精神及技能;(五)介绍指导荣誉军人服务;(六)管理考核已服务之荣誉军人;(七)办理荣军福利及生产合作事业。[6]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协导会组织成立了职业训练所。训练所于1940年8月8日开始筹备,所址选在重庆市郊,房屋由一郭姓老先生提供。是年10月26日,第一期训练所正式开始。由于社会各界的需要和委托,从第二期开始,训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确定成立文书、手工艺、普通三班。……普通班因各方面的委托,科目也不得不增加,计有押运、管理、看守、传达、勤务、司阍等”[7]。在职业训练所成立后七年内,共举办各种训练所49班,受训结业者1000余人;荣军眷属受工艺训练者约100余人。该会所举办的训练科目有15种之多,分类如下:普通、文书、押运、雨伞、雕刻、会计、政工、手巾、藤工、纺织、卷烟、竹工、印刷、制鞋、造皂。
介绍和指导荣誉军人服务也是协导会的职责之一。经过训练而毕业或是具有相当能力、自愿服务的荣军,协导会设法为其介绍职业。“根据二十九年到三十三年统计,经协导会介绍而就业的荣军共一千四百零四人,分布八省,所任职务亦有十八种之多”[8]。同时,协导会还常与那些经其介绍而得到职业的荣军保持联系,经常予以有关生活、行动、思想上的指导。为了鼓励通过训练获得技能的荣军出院服务,协导会规定,凡是出院服务的,按伤残等级和职务高低每月发给不同数量的荣誉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