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乐俑风姿
作者:幸晓峰
说唱俑。汉代说唱俑是古代说唱艺术最早的表演者“俳优”的造型。《荀子·王霸》有:“俳优、侏儒、妇女三请谒以悖之。”《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秦二世看俳优表演之事:“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角抵、俳优之观。”《汉书·枚皋传》称:“谈笑类俳倡”,《汉书·霍光传》又云:“乐人击鼓歌唱,作俳倡”。可见俳优这种职业演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盛行于汉代,他们的表演形式是谈笑,或击鼓歌唱,表演特征是诙谐幽默、滑稽逗乐,类似今天的相声、滑稽戏。出土说唱俑造型夸张,赤膊大腹、挤眉弄眼,有的敲击小鼓,有的手拍大腹,神情憨态可掬,却又透着灵性的笑容,讨人喜欢惹人爱。
成都天回山、羊子山出土的说唱俑,是20世纪50年代出土文物,早已闻名全国,漂洋过海,周游世界。(图一)郫县宋家林1963年出土说唱俑形态拙朴,头上椎髻,大腹丰凸,敲击一个小花鼓,笑歪了嘴。绵阳出土的说唱俑,到1989年才重见天日,其中一件俑头带花瓣饰,双腿弓立,双手拍着突出的大肚皮,眯缝着小眼,笑弯了眉,让人越看越喜欢;另一件俑光着头,挺着露出肚脐的大腹,右手抱着头顶,左手拍着肚皮,抿着嘴,眯着眼,似睡似醒,似醉似晃,让人久看不厌,开怀大笑,可以送他们一个别名“滑稽俑”。说唱俳优这类同族兄弟都长着一副模样,隆出的肚皮,弯弯的眉毛,抿着嘴悄悄地笑,笑出了四川人的诙谐,笑出了四川人的幽默。(图二)
说书俑。说唱俑中还有一类,衣着整齐,跽座端庄,小鼓放在面前,一手握槌击鼓,一手拍击鼓面,扬着头,张着嘴,边说边唱,生动地演示了汉代说唱艺人的风貌。有的学者把这些衣着整齐的乐俑称作说书俑,以便与俳优形象区分,有一定道理。《墨子》中有两句话“能说书者说书,能谈辩者谈辩”,这是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说书”,它的含义和后世的说书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书”专指《四书五经》中的《尚书》,说书的人原指在帝王府中讲解经书的人;后来才把在民间说唱故事的艺人称作说书人。汉代出土的这些说书俑数量较多,应该是民间说书者的造型了。
1951年,资阳东汉墓出土一件说书俑,头戴一顶小方帽,身穿右衽宽袖长服,席地而坐,小鼓置膝间,右手拳握,左手拍击鼓面,扬着头,张着口。乐山九峰东岳庙1981年出土说书俑,带着方帽,右衽长服,鼓置膝间,左手拍击鼓面,右手举着小槌。看着他们面带笑容说唱之貌,谁又能说他不是汉代的说书人呢?(图三)
我国说唱艺术的萌芽状态以说唱俑为典型形象,它的发生从一开始就具有娱乐的功能,这是有别于音乐舞蹈源于祭祀仪式的。四川出土汉代说唱俑,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早期说唱艺人的造型,或称为说唱艺术的鼻祖。不过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说唱艺术的起源暂还定在唐代,我们姑且把这些“说书人”当作雏形吧!
乐俑。四川出土汉代乐俑有吹埙、吹管、吹笛、吹箫、吹笳、吹竽、吹笙、吹排箫等吹鸣乐器俑,弹琴、鼓瑟等弹拨乐器俑,“八音”中丝竹类乐器典型器物都可见到。出土歌唱俑和舞俑,在全国也数稀有珍品。
吹笛吹管吹笳俑。传说居住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是吹鸣乐器的创始人,她用玉制造了第一只吹管。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齐家文化喇家遗址墓葬中出土了2件白色玉管,现在还能吹出清晰的乐音。出土乐俑吹的管状乐器有几种形制:大多数管的形制相同,长短适中,我们统称为笛。汉代还没有横吹的笛子,文献上记载的笛,就是这种竖吹的管乐器,细分略有差异:一种是细长细长的管,竖吹,形制似现在使用的箫;另一种是短粗短粗的管,竖吹,似筚篥,清代统称为“管”或“管子”;还有一种形制,底部比较尖,像笳。笳是汉代出现的一种乐器,源于游牧少数民族,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卷芦叶为笳,吹之以作乐。”又:“胡笳,似筚篥而无孔。”《乐府诗集》中保存了《胡笳十八拍》歌词,传由汉代蔡琰(文姬)据胡笳乐曲所作琴曲,把匈奴游牧民族的乐曲与汉人琴曲结合起来,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图四)
吹埙俑。巫山巫福出土一件吹埙俑,头带小尖顶帽,跽坐,双手捧着一个圆球体的埙在吹,很形象地表现出当时吹埙艺人的表演方式。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吹埙俑,弥足珍贵。(题图)
吹竽吹笙俑。汉代的竽和笙是两种乐器。竽和笙的区别主要是管子的多少不同。竽管较少,一般13~18根,唐代以后统称为笙,其名称也少见于文献了。笙管一般36根,笙斗呈方形,分作三层,下大上小。乐俑中的笙的图像都是抱在左肩,看不见笙斗,因为现在还在使用笙这种乐器,形制变化也不大,也就不遗憾了,倒是吹竽的图像比较珍贵。
资阳吹竽俑。1973年资阳南市乡东汉墓出土,吹竽俑跽坐,双手捧着竽斗,双唇含着吹管顶端,腮帮子鼓起,用力吹奏,雕塑非常写实逼真。(图五)
笙歌乐俑。成都郊区出土一件画像砖,砖上刻三人(一人残),两人相对跽坐,一人头挽高髻,抚耳歌唱,另一人头着帻,双手捧笙,吹笙伴奏。吹奏乐器也比较像竽管,又有学者称为“吹竽”图像。
抚琴鼓瑟俑。出土的汉代抚琴俑数量较多,造型基本一样。抚琴者席地而坐,琴置膝上,右手弹拨,左手抚弦。有的俑张着口,好像在歌唱。鼓瑟乐俑数量较少。琴和瑟的区别,在图像上不容易分开,一般我们以是否有明显的弦柱做标准。另外瑟的形体比较大,鼓瑟的手形也略有区别。峨眉双福乡出土的鼓瑟石俑,通高57厘米,面带笑容,头略侧仰,口微微张开,双手按在弦上,瑟面上的丝弦有7根,是较小的瑟。瑟有7弦、13弦、25弦等规格。绵阳出土的抚琴俑,造型也很生动,双手拨弦,侧头仰面高歌。“八音”中的丝类乐器,主要就是指琴和瑟。(图六)
歌唱俑。四川出土的乐俑中还有一类,即歌唱俑。虽然出土数量最少,但是她们的神态乖巧可人。你看她们唱歌的姿态:有的婀娜而立,细腰宽袖,双手放在前身,自然交叉;有的一手抚掩着耳朵,一手略向后摆,面对着伴奏的琴师。汉代画像砖图像中也保留着歌唱俑的形象。(图七)
倚歌乐俑。汉代出现有伴奏歌唱的表演形式。1971年遂宁东汉墓出土一座演出陶楼,陶楼是二层,下层平台上雕塑一个击鼓说唱俑,上层平台上雕塑2个乐俑,一男乐俑跽座抚琴,另一女乐俑抚耳歌唱。《晋书·乐志》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是指有伴奏的歌唱演出,演唱者自己击节伴唱。这两个乐俑组合的表演形式,说明专事歌唱的女歌伎已经产生,独唱这种表演形式始于2000年前的汉代。
舞蹈俑。汉代舞蹈丰富多彩,出土画像砖图像上表现很全面。出土的陶舞俑有两种形态。多数舞俑为女性,头挽高髻或者挽成花卷形,身穿宽袖坠地大摆长裙,袖口和裙边绣着花饰,细腰紧束。舞者柳眉细眼,樱桃小口,面带微笑,右跨足,左提裙,翩翩起舞。(图八)
击缶舞俑。击缶舞有男舞和女舞。缶是一种陶罐,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音乐“击缶”而歌,汉代用缶作舞蹈。击缶舞俑,男、女服饰不同,舞蹈动作却一样,将陶罐置于两胯之间,左手提裙,右手外摆,造型优雅,想必其舞蹈是绕着陶罐而舞。
四川出土汉代说唱歌舞乐俑数量虽然不是太多,但保存完好,种类齐全,与四川出土汉代画像砖石上的乐舞图像,左呼右应,异曲同工,一展汉代四川社会和谐,歌舞升平的局面;也为中国汉代音乐舞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2.《巴蜀古代乐舞戏曲图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成都)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