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
作者:葛新民
依愚见,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鸿门宴非寻常之宴,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决非可以快刀斩乱麻,“一刀切”的。虽说项羽在玩弄权谋方面远不及刘邦那样技高一筹,但绝不至于众人所说的愚笨到常人都能看得出、想得到,而他竟然看不出、想不到的地步。他毕竟是三军之帅、一世之雄,能得到半壁江山,不全是浴血奋战的结果,内中也玩弄了不少权谋。把他看成一介武夫,这本身就是个笑柄。鸿门宴上,他迟迟没有下手,确实有上面说的个性因素、心理因素,也有双方军事力量强弱、人心背向等外界因素。此外,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项伯施加的影响。
项伯虽是个缺乏远见、才智驽钝的平庸之辈,却也是信奉儒家伦理道德并身体力行者。由于他和张良都有“知恩必报”之心,使得刘邦于偶尔之中得以与他结识。刘邦看出他为人笃信不疑这点,对他百般笼络,并请他向项羽传达“臣之不敢倍德也”的虚情假意。这一招果然奏效,项伯即回营安排鸿门宴。项伯也确实看不到项、刘之间的生死存亡的利害关系。他想的是既要保全张良,还要使张良的恩主刘邦安然无恙,这样才算是“救人救到底”了。于是在此之前,他对项羽晓之以仁义,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而项羽为了改变留在世人心中“多行不义”的形象,也便出口千金一诺。这就为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埋下一重大伏笔。
项羽既然向叔父作了“善遇之”的应诺,即使他反复多变说话不算,但在叔父面前还得表示信用。再者他身为三军统帅,若再言而无信,不仅威信大失,而且人心大失,后果严重。所以宴上任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他只是“默然不应”(《史记·项羽本纪》),从而使刘邦最终逃过一劫。
秦汉之交,虽然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正统的伦理道德尚未确立,但“君臣、父子、夫妇”,“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宗法等级观念却早在秦汉以前就已形成了。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家对此多有阐述,如“仁者,爱人”;“敬长,义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故无分(等级)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大利)也”等。
项羽项伯侄叔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反秦的历史风暴使项氏家族卷入了这场斗争。项羽在军营中至高无上,可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在家族中他还得承认自己的位置。项伯虽是项羽的部下,在家族中却是项羽的叔父,其间的宗法等级关系是不可松动和逾越的。再者,项伯昔日为楚左令尹,是仅次于令尹的国家军政长官,今日虽官位不在,但身份还在,项羽是不能不买账的。项伯要项羽对刘邦“善遇之”,名为劝说,实为正告,不可不听。席间,项伯看项庄舞剑意在击杀刘邦时,即离座拔剑起舞,以身蔽护(参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对此亦无可奈何。倘若此时不是项伯而是别人,则将是另一番情景了。道理很简单,项伯者,季父也,其意不可违抗。
总的来说,鸿门宴上项羽未杀刘邦,项伯起了很大作用:是他提出了对刘邦“善遇之”的主张,是他使项羽对此作了承诺,是他以叔父的身份使项羽许下的诺言必须信守,又是他以叔父的身份在刘邦危急之时亲自出来保护,才使刘邦在鸿门宴上免于一死。而仁义、伦常、报恩等道德意识成了制约项羽行为的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却操纵在项伯这个似乎并不起眼的人物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