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读《三国志.李严传》的困惑

作者:李殿元



  因军粮不继而中止的北伐有数次,为何独有李严这次让他受到了“废为民”的大处分呢?为何不是自贬几等,仍统前事呢?这其中的缘由与诸葛亮要大权独揽不无关系。诸葛亮在上关于处分李严的“表文”时,这样说: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12]
  这里实际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严与诸葛亮发生了权力之争。诸葛亮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只能对李严进行打击。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前,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要他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如果李严照办了,他的军队事实上就会被收编,成为诸葛亮统率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就势必彻底葬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由于江州是蜀汉东部与孙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与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的理由。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此时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调他及部队去汉中的要求,还乘机发起反击,要求将蜀汉东部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满的发泄。试想,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早已“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却只有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蜀国权力中心的江州,导致“统内外军事”的他对如北伐这样重大的军国行动竟没有发表意见的份。所以李严提出设立巴州,由他任巴州刺史,这样就大致可以与“领益州牧”的诸葛亮在地位上相似。诸葛亮当然不能同意李严的这一要求,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也只能不了了之。
  在诸葛亮的前三次北伐期间,李严其实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达。他在给孟达的一封信中曾这样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13]从这里可以知道李严一直很看重自己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地位。诸葛亮不将李严当回事,当然会引起李严的严重不满。
  李严为什么要改名为李平?后来又如何赴的汉中并为诸葛亮承运粮草?史书缺乏记载,后人难以知道内情。不过,两位“托孤”大臣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权力之争当是事实。而已经手握实权的诸葛亮为排除权力威胁,势必将李严赶出权力圈子也就是必然的行动了。因此,李严之所以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很可能就是中了排除异己的陷阱。
  本文提出读《李严传》的困惑,间接地推测了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之争,并非有意贬低诸葛亮的人品。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是人不是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执政过程中排除了异己,独掌了实权,从而才能全面贯彻自己的思想路线,并将蜀国治理成三国中“最有条理的一国”[14]。
  
  注释:
  [1][4][12][13]《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2][3][7][9][10][11]《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8]《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6]《华阳国志·巴志》。
  [1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