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古今之“豆”

作者:吴会灵



  古代的豆是高足器物,大多有盖,也可无盖无耳,多为陶质,有少数为青铜或木、竹质,一般用来盛肉做的食物。《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博物馆中的传世铜豆,有的高四五寸,有的高八九寸,多数还铸有精美的花纹或庄重的铭文。豆有像盘一样的“腹”,可供把持的“校”,作为底部的“镫”。
  
  “豆”是通假字,通“斗”。《周礼·考工记·梓人》:“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郑玄注:“豆当为斗。”陆德明释文:“豆,依注作斗,旧音注亦多口反。”《礼记·乡饮酒义》记载,古时乡间饮酒,年龄六十岁者三豆,七十岁者四豆,八十岁者五豆,九十岁者六豆。年事越高,享用的豆就越多。
  豆在古代也用作装酒肉的祭器。《公羊传·桓公四年》:“一曰干豆。”何休注:“豆,祭器名,状如镫。”《史记·乐书》:“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
   唐张昭《汉宗庙乐舞辞》:“荐豆奉觞亲玉几,配天合祖耀璿枢。”宋陆游《柴怀叔殿院世彩堂》诗:“北斗为觞山作豆,凤竹鸾丝太中寿。”这里的“豆”可以理解为盛食物的容器。《礼记》“觞酒豆食”的“豆”是用豆盛的意思。《史记》、《论语》“俎豆之事”之中的“豆”指祭祀用的礼器,“俎豆之事”就引申为崇奉的意思。《考工记》所谓“食一豆肉,饮一豆酒”,前“豆”是食器,后“豆”是酒器。
   《仪礼·士丧礼》:“稻米一豆实于筐。”郑玄注:“豆,四升。”《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国有四种量器:“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豆列首位,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则为一钟。近代出土的齐国陶文,屡见“王豆”“公豆”,说明这些豆是历史上的标准量器,是公用的。又由此引申,豆还是一种重量单位。汉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可见是分量很轻的一个单位,并不常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房孺复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月给胭脂一豆,粉一钱。”吝啬之极。
  我们现在所指的地里种的各种“豆”,原来不叫“豆”,而叫“尗”。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加上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通用的“菽”。《诗经·大雅·生民》:“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左传·成公十八年》:“不能辨菽麦”,《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菽”。菽指的是今天吃的豆类,一说为大豆,一说为胡豆、豌豆。菽与豆的古音本相近,后来渐渐通用,大概到秦汉之际,“豆”就开始用做豆类的总称了。如《战国策·韩策一》:“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豆饭藿羹”就是以豆类为饭,以藿根为羹汤。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所谓种一顷豆就是种一百亩豆类作物。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太太取了十个金豆,三十个银豆,递与童奶奶道:‘这是宫里的,你拿到家里玩去。’”这是用金银做成的像豆一样的东西。现代比较常用的意义还有从豆类植物引申来的象征义“微小”,如荆浩《画山水赋》:“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这是将体积微小的对象比喻为小小的豆子。
  作者: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