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弘扬传统孝道精华 建设现代孝道文化

作者:王世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优秀的孝道文化,其中有很多精华,应该大力弘扬。
  我国的孝道文化,其最可贵的核心是“缘人情”、“依人性”而确定的。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说:
  
  洋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尙矣。
  
  这是把美德礼仪从属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的卓越观点。古代统治阶级的文化体系固然是从治国的功利需要来确定道德规范,制定礼仪制度,为了“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才要“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形罚”(《史记·礼书》);但其确定道德规范和制定礼仪制度的最终根据还是“缘人情”和“依人性”。要国家强盛,固然是“非兵不强”,但仍然同时要强调“非德不昌”(《史记·太史公自序》)。“形势虽强,要以仁义为本”(《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所以,要“以德治国”并辅以“以法治国”,两者结合。所以,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建设现代的美德,而其中就包括了孝道这一美德。
  孝,是仁之本。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为仁之本欤!”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行之有常)而信(言之有实),泛(广)爱众,而亲(近)仁。”(《论语·学而》)《孝经》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就把孝提到天经地义、人伦之大道与核心的高度。
  《说文》解释:“孝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是说人子应该“善事父母”,承接上一代的事业和意愿的传宗接代。《孝经》解释:“孝,畜也。畜,养也。”就是要承担养老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还进一步指出,只是养还不够,因为动物也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不单能“养”,而且“善事父母”,帮父母做事,从内心喜爱、尊敬、体贴、关切父母,使他们快活舒心。《释名·释言语》进一步说得好:“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悦好也。”由衷地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才是难能可贵的核心。出自内心感情,又见诸实际,付诸行动,见于形象,这才是“美”。
  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
  孝,还常表述为孝敬和孝顺这两个连用词。孝敬和孝顺,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和物质事功两方面。传统孝道的精华还在于,要求孝敬和孝顺,也讲是非原则,并非无条件的,并非绝对的敬顺和盲从,并非提倡愚忠愚孝。《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样才能使父君免于无义无道,失其家和国,这才是真正的爱父爱君,为家国好。这就是说,如果父母合乎义理,则敬顺服从;不合义理,则要争。当然,这个争,不是凶残斗争,恶意争执,而是善意的诤言、商讨和规劝。即使拼死相争,也是为了大义。道理要争,话要说明,但态度要好,仍是出于爱心。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走极端,把孝敬、孝顺发展到无条件盲从,把等级权威强化到不合人情的地步,使孝道离开了原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根本,则是其流弊,而非其初衷。例如,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文集·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一》)后来再恶性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不讲道理,无条件服从,生死予夺,是绝对错误的。
  传统孝道,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将其可贵的出发基础和核心观念“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博爱思想,推而广之,指向不独孝其父母,而且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孝为仁之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可见孝要推广到博爱。
  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促进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到“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等思想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与时俱进,扬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例如:“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办喜事,要“二拜高堂”的磕头(现在新式婚礼都改为鞠躬了);父母逝世后,为官者要辞官归里,守孝三年;平时,要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今天有报效社会和国家,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已经淡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一姓一家“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观念。我们还要继续建设、促进和发展新时代的孝道文化。
  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敬老博爱,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风气。社会化的敬老爱老,也影响到古代官方采取很多优待老人的行为,例如在节日给老人送衣食钱帛,请老人赴宴,给老人尊荣的虚衔等等。在今天,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新民俗,有敬老院、养老院并有不断改善,提高质量的措施。现在,很多城市发放了老年优待证,让老人免费游公园,坐公交车等。
  随着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养老敬老的设施与内容形式,将不断改善和提高,使新时代孝道文化日益丰富,创造出日新又新的局面,以促进我们的社会日益幸福美满!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