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从汶川大地震看1933年叠溪大地震

作者:屈子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如其来8.0级大地震,最大烈度11度,严重破坏面积逾12万平方公里,造成8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约800万人无家可归。一时山河同悲,人神共泣,举世震惊。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在第一时间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当晚,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差不多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身影就出现在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转。这时时针指向5月12日20时30分,距离大地震过去仅6小时零2分。此后在不到一周之内,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政府就紧急调动10余万解放军与武警部队及其他力量,拨款100亿元人民币,以举国之力抗震救灾。与此相应,包括上百亿捐款和无数自愿者在内的各类援助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进灾区;成千上万人从废墟中获救,二十余万伤者得治,四五百万灾民受到临时安置,从而向全世界展示出一个具有空前凝聚力与战斗力的中国形象。5月18日,国务院又作出决定,将2008年5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天定为全国哀悼日,以使死者灵魂安息,生者坚强前行。6月8日,国务院公布《汶川地震灾害恢复重建条例》并自即日起施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急群众之所急;处理危机之迅速有力,应对灾难之科学有序,关爱人民、尊重生命之真挚虔诚,已为所有川人铭记,使全体国人振奋,令整个世界动容。
  
  十分凑巧的是,就在这次地震带(龙门山断裂带)之北的松坪沟断裂上,在紧邻汶川的茂县叠溪镇,75年前,亦发生了一次死亡达1.3万人的大地震(包括次生灾害)。然而,当时灾区百姓叫天天不灵、唤地地不应,茫然四顾,孤立无助的惨状;有关当局面对自然灾害的束手无策、怯懦不力,对亡灵及灾民的敷衍塞责、冷漠寡情,则让人扼腕太息。两相对照,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世情冷暖人自知啊!
  
  叠溪湖——陵谷变迁的记忆
  
  叠溪镇处于茂县(汶川之北)北部、岷江之滨,距县城56公里,时住居民百余家。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的松、理、茂、懋、汶屯垦督办公署(邓锡侯以军长兼督办)在镇上设有公安局。民国史上甚为惨烈的叠溪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时在1933年8月25日(民国22年农历七月初五)15时50分30秒,震中位置为北纬32.0°,东经103.7°。由此北至陕西西安,南至云南昭通,东到万县(今重庆万州),西抵马尔康,都强烈有感。后来判定这是一次7.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严重破坏面积约209平方公里。
  这次地震的地面破坏以山崩、山体滑坡为主,地面裂缝次之。最大的山体滑坡发生在叠溪城和点将台之间的阶地上,滑坡体长约400米,宽约1300米,滑坡体体积1.5亿立方米。[1]
  当时的茂县县长张雪岩后来撰有《叠溪大地震亲历记》一文,回忆这次地震的情况:
  
  地震发生时,我正兼任该县县长。当天正午时刻,突闻由远渐近发出一种有如万马奔腾的吼叫声,又似大海里狂涛巨浪席卷而来的潮声,直觉地使我一跃而起,穿屋奔出,屯署、县府职员,也不到3秒钟都一齐奔来;不少人立足不稳,沿路倒下,又急遽爬行;或经人扶持而出,咸呆视无言,幸未伤人。我们在府外的人都席地而坐。3株古槐,为明清时所植,可10人合抱,连干到枝四面摇晃,如指挥旗帜状。远见四山浓烟齐冒,尘雾迷空,天昏地暗,几不见人,而震声隆隆仍不绝于耳。有说是火山爆发,我辈末日已至,嘤嘤啜泣者大有其人。过了一刻,又稍稍平静,日光山色,略可清辨,即闻全城墙屋倒塌声,不断哀号呼救声,此时情景,任何人均感到肝肠俱裂,无可为计。又后一钟余,人可以立,可以行,报灾者麇集县府,皆面面相觑,垂头丧气。临时商议措置,苦乏善策。即用电话在上下路询问,但久无人接,知线路灾情不重。北路刚行10余里,山与河齐,无路可通,知北道系主要震区。又约隔一星期,有难民翻山越岭而出,略悉叠溪一带损失较重,然亦不得其详。再后难民便络绎不绝来集县城,惨痛之情,真令人目不忍睹。[2]
  
  张雪岩所描述的是他在茂县城里的感受。而后他才从灾民口中陆续得知,此次地震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叠溪古城全部下陷,所有278间房屋及居住于内的500余人瞬间消失。叠溪古城从此从地图上被抹去。张雪岩叹道:这真是“一幅沧海桑田,陵谷变迁之惊人画面。尤其在地质变化时的一种推移力(将人由这面山推向那面山),如非目击者口述,连我也不敢相信。往时,我常遇微震,但都无连续性。这次是每隔10分钟或半点钟继续震动,不过次数逐日减少,在两月以后,每昼夜尚有数次。震声初来时,地下轰轰吼鸣,愈近声愈大,最后即戛然一声而止,而屋宇登时动摇,人咸趋出以避。”[3]在叠溪古城陷落同时,岷江以西的黑水河(向东汇入岷江)与岷江之间的羌、藏民族的碉楼“倒塌尤多,损失更重”。包括茂县、黑水、松潘、北川、汶川、理县及马尔康等地在内,累计死亡6945人。不过后来知道,这次大地震的震中还不在叠溪,而是在距叠溪镇12公里的沙湾。因为叠溪古城及附近21个羌寨已完全陷落,形成一座长10余公里、宽0.69公里、深81米的堰塞湖——叠溪湖(即叠溪海子,由大、小海子连为一体)而令人震撼,人们遂将这次地震以叠溪命名,以为纪念。
  
  君子以自强不息
  
  
  汶川大地震中,在解放军和国家救援队尚未赶来之前,许多道路阻塞,形成“孤岛”的县城、乡镇、村落里的灾民都联起手来,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从倒塌的楼层、瓦砾下抢救出无数条生命……稍后,又强忍悲痛,积极投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这之中,包括乡、村一级在内的地方党组织、政府起到最为关键的领导与组织作用。都江堰市向峨乡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4]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这就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文化性格,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易·乾·象》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朴素而优秀的传统,乃在中华民族形成之初就已具备,甚至可以追溯到自中华大地生成人类社会之初。大禹(相传汶川、北川乃大禹故乡)继承其父鲧遗志领命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广大百姓亦前赴后继,踊跃参与,终“定高山大川”,“开九州,通九道”[5]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而大禹之妻女娇(即涂山氏)深明大义,不拖后腿,只是每日守候于涂山之阳,以“候人”歌祈盼夫君的传说[6],更是感人至深。迨入民国,1933年叠溪大地震后当地灾民的表现,亦可说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万难不屈、自强不息的秉性绵延不绝。
  据茂县县长张雪岩回忆,叠溪地震之后,岷江上10余公里长的河段被土石堵塞,形成上下3个大小湖泊;而茂县至松潘间道路也被震断,不仅商旅裹足,更重要的是导致政令不通,信息不达。于是屯督署提出“以工代赈”的办法打通道路。灾民纷纷响应,仅半个月就大体开通。至于岷江上由叠溪上行至太平(松潘属)的那段10余公里长的堰塞湖,则以舟船代步,从而开启了岷江上游行舟的历史。[7]
  叠溪地震发生后,有一对抱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大学师生不顾余震和山洪的威胁,相继深入震中地区进行考察,探究原委。其中一个是四川大学地质系教授周晓和,另一位则是川大学生。后者在茂县石大关遭遇堰塞湖决口,不幸遇难,连姓名也未留下。[8]差不多同时,著名地质学家常隆庆(时任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亦率队赶赴灾区调查研究,终成长篇报告《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向世人披露此次大地震成因与大灾详情。在75年前的那个艰难岁月,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严重自然灾害所表现出的一如既往的爱国热忱、牺牲品质与探索精神,至今犹令人怀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