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警惕地震伴生水患
作者:冯广宏
四、关注地震引发泥石流
1976年8月16~23日,四川松潘和平武县之间的山区,接连发生3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2级;第二次为6.7级;第三次又是7.2级。由于当地群众有了防震抗震的思想准备,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震措施,大大减轻了地震灾害程度。但是,由于地震会诱发各种环境变化,尤其是引发暴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与地震同时和紧接地震之后,当地又相继暴发了灾害性泥石流,对于灾区无异雪上加霜。
泥石流灾害比地震危害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松潘、平武共死亡38人,损失牲畜2800多头,毁坏耕地15000多亩,倒塌房屋5000余间,损坏桥梁30多处,涵洞200多座,小水电站多处,装机容量共2600多千瓦。其中房屋倒塌和人员死亡主要因地震造成;耕地、桥涵、小水电站等工程损失,则大部分是泥石流灾害造成的。例如松潘小河区一个乡损坏的6000多亩耕地中,有92%被泥石流所冲埋。泥石流覆盖的还有200多吨煤、1200吨钢材和11000立方米木材。震区在遭受地震危害的条件下,又连遭泥石流突然袭击,使公路交通及邮电通讯线路中断,救灾人员及物资均因断道受阻。虽然空军克服了云雾和高山造成的困难,飞至震区上空,投下大批救灾急需物资,也因泥石流阻隔道路,无法及时送到灾民手中。
当时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和泥石流损失林木1300公顷,大熊猫所食的箭竹生长区,很多地方遭到泥石流冲埋。
极震区内有个小河场,具有500多年的历史,地理位置特殊,东靠高山陡坡,西抵涪江岸边,地震发生时南北两头又遭受泥石流的夹击,曾使1500多人受困。
据历史文献记载,松潘、平武地区原先就是泥石流活动区,沿着涪江干流及其支流虎牙河、黄羊河、白马河上,有断层通过的次级支沟已有泥石流活动。松潘小河场一带在350年前、平武黄羊在200年前,就曾暴发过灾害性泥石流。泥石流活动时断时续,间歇期长短不一,有的几年、有的上百年才暴发一次。这次地震引起泥石流暴发,主要与降雨有关。据平武气象站记录,在1976年8月16日第一次7.2级地震发生前,从7月25日至8月11日,连续18天降雨308.7毫米,其中8月7日还出现过暴雨。8月19日至28日连续降雨11天,雨量共达272毫米,其中8月20日和23日又出现暴雨。这时正发生两次强震,因此22日至24日泥石流暴发最为集中。
地震对泥石流有复活、新生和加强3种作用。这次地震前长期未有活动的老泥石流沟,在强震诱发下又重新复活。如白马河支流胡家磨沟,地震前并不算泥石流沟,在强震下一变而成泥石流沟;又如极震区小河场北面的油房坝山根沟,近期是有活动的泥石流沟,由于地震作用,增大了泥石流的活动规模。黄羊河支流的草原小学支沟头,在第一次7.2级地震的同时发生滑坡,后来在滑坡体运动过程中转变成泥石流。
据专家研究,泥石流的分布密度,还受地震烈度的控制。以松潘、平武地区为例,在烈度9度区内,平均每公里河段有泥石流沟2.26条,各条泥石流沟相邻,密集成完整的一片。在烈度8度区内,平均每公里河段有泥石流沟1.48条,泥石流沟虽有小片密集,但不连续。在烈度7度区内,平均每公里河段只有泥石流沟0.64条,比较分散。而在烈度6度区内,平均每公里河段有泥石流沟0.15~0.09条,泥石流沟的分布零星分散。这一情况,说明泥石流沟密度大小,与地震烈度高低相一致。
地震后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值得密切注意,提高警惕。自古多难兴邦,震灾压不倒四川人,而中国人对于震灾也从不畏惧。不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防患于未然,仍然是我们的最佳抉择;所以地震伴生的水患需要加强研究,以求取得共同抗灾、减灾的显著效果。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